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9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包括板体及用于连接板体和轮椅的安装件,其中:所述板体的前侧垂直开设通孔,板体的后侧形成凹面,该板体的一侧铰接手型复健模型该板体的底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固定环及第一螺母,在该板体的底部安装“L”形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从材料、设计安装、角度、颜色、支杆以及使用均结合了康复训练的原理及护理要求,长期使用该板能够维持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延长康复训练时间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预防肩、肘、手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是患者日常生活及自我康复训练的必要工具,值得推广应用。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oard for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a wheelchair, which comprises a board body and an installation piece, a connecting plate body and a wheelchair for the front side of the plate body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 rear side plate body forms a concave side of the plate body, hinge type over the rehabilitation model of th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of the fixed ring and nut first, install the \L\ shaped rod in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from material, design, installation angle, color, and the use of struts are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of Kang Fu and nursing training, long-term use of the plate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Kang Fu, Kang Fu extended training time to daily lif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of shoulder and elbow, hand the occurrence,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is a necessary tool for daily life with Kang Fu and self training,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
技术介绍
既往患有脑卒中、脑外伤、上肢关节受损、外周神经损伤或者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轮椅时只能借助小餐桌进行就餐和简单日常生活活动;而坐位平衡较差的患者通常是使用约束带防止向前跌倒;普通小餐桌安装及固定困难,功能简单,设置缺乏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普通轮椅小餐桌与康复功能训练有机整合的轮椅用康复训练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包括板体及用于连接板体和轮椅的安装件,其中:所述板体的前侧垂直开设通孔,板体的后侧形成凹面,该板体的一侧铰接手型复健模型该板体的底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固定环及第一螺母,在该板体的底部安装“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环内,通过第一螺母将“L”形杆与固定环形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件具有一带有开孔的插环及第二螺母,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伸入该插环内,通过第二螺母将“L”形杆与安装件形成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通孔内安装复健用杯。优选地,所述的板体的上表面覆设标志层。优选地,所述的安装件上设有卡箍。优选地,所述的安装件上设有固定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多功能康复训练板以普通木板作为材料,成本低廉,制作简单。该训练板重量约为1.5kg,安装简单方便,固定快速安全,根据患者身高、视野、空间缺失区域、偏瘫部位、痉挛畸变部位等不同进行个体化调整。一、颜色:手型复健模型设计成鲜明的颜色,给予患者视觉的刺激,有助于视野、空间感觉缺失患者的康复训练。二、感觉训练:在板的表面,黏贴不同的膜布结合作业治疗的模具,可以进行浅、深感觉刺激训练。三、上肢功能维持:该板能有效托起患侧上肢,使之处于一个功能位,有效保护肩、肘以及腕关节和手功能,并可以进行主动运动功能训练。四、安全防护:有效保护正确的轮椅坐姿,延长坐位时间,可以防止坐位平衡功能差患者跌倒,保证坐位训练安全。五、上肢作业训练:在双侧手部位置各挖出一个茶杯大小的通孔,通孔内可以放置装有弹珠或豆子的茶杯,患者可以在轮椅上用手抓取弹珠或者用对指法分拣豆子的方式训练上肢及手精细动作和作业能力。六、辅助言语及认知训练:通过在多功能训练板上放置彩色卡片、书刊以及拼图模具等辅助患者进行自我构音和言语训练,延长康复训练时间,加强了患者对物品色彩、形状、自感等的刺激,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七、娱乐休闲:该训练板同时具有普通餐桌的功能,进行进食、饮水、看电视或听音乐等约了休闲活动。总之,该多功能训练板从材料、设计安装、角度、颜色、支杆以及使用均结合了康复训练的原理及护理要求,长期使用该板能够维持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延长康复训练时间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预防肩、肘、手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是患者日常生活及自我康复训练的必要工具,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板体11-通孔12-凹面13-固定环14-第一螺母2-安装件21-插环22-第二螺母3-“L”形杆100-手型复健模型200-复健用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及用于连接板体1和轮椅的安装件2,其中:所述板体1的前侧垂直开设通孔11,板体1的后侧形成凹面12,该板体1的一侧铰接手型复健模型100该板体1的底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固定环13及第一螺母14,在该板体1的底部安装“L”形杆3,所述“L”形杆3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环13内,通过第一螺母14将“L”形杆3与固定环13形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件2具有一带有开孔的插环21及第二螺母22,所述“L”形杆3的另一端伸入该插环2内,通过第二螺母22将“L”形杆3与安装件2形成紧固连接;所述的通孔11内安装复健用杯200。所述的板体1的上表面覆设标志层。所述的安装件2上设有固定夹。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及用于连接板体(1)和轮椅的安装件(2),其中:所述板体(1)的前侧垂直开设通孔(11),板体(1)的后侧形成凹面(12),该板体(1)的一侧铰接手型复健模型(100)该板体(1)的底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固定环(13)及第一螺母(14),在该板体(1)的底部安装“L”形杆(3),所述“L”形杆(3)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环(13)内,通过第一螺母(14)将“L”形杆(3)与固定环(13)形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件(2)具有一带有开孔的插环(21)及第二螺母(22),所述“L”形杆(3)的另一端伸入该插环(21)内,通过第二螺母(22)将“L”形杆(3)与安装件(2)形成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用康复训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及用于连接板体(1)和轮椅的安装件(2),其中:所述板体(1)的前侧垂直开设通孔(11),板体(1)的后侧形成凹面(12),该板体(1)的一侧铰接手型复健模型(100)该板体(1)的底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固定环(13)及第一螺母(14),在该板体(1)的底部安装“L”形杆(3),所述“L”形杆(3)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环(13)内,通过第一螺母(14)将“L”形杆(3)与固定环(13)形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件(2)具有一带有开孔的插环(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春梅王晨明朱伟明吴水生何雷沈清华张诗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