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43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属于隧道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对隧道原有结构破坏力大、成本高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主框架、防护支架和设置于主框架上的多个第一动力装置,防护支架包括多个呈弧状的防护支架单元,每个防护支架单元连接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且可在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径向向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使得防护支架在张开与收缩状态间转换,防护支架处于张开状态时呈与隧道形状相适配的拱形以支撑隧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可以避免对既有隧道结构的破坏、且制作周期短、可重复利用、利用率高、成本低。

Temporary protection device for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orary protective device for a tunne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tunnel, which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damage force and high cost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in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tunnel temporary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power device main frame, door fram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frame of the door bracke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a door frame unit arc, driving each protection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brack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ower pla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ower plant along radial to the medial or lateral movement so that the door frame conversion in the opening and contraction state between the door bracket is in open state when a tunnel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arch to support tunnel. The temporary protective device for the tunne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damage to the existing tunnel structur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production cycle, repeated utilization, high utilization rat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大量公路山岭隧道的建成应用,运营隧道的病害处治与加固工程越来越多,隧道病害处治施工过程一般需要对衬砌结构进行临时支护,以保证隧道拆除作业的安全和保护部做加固的衬砌结构。传统的临时支护需要在隧道边墙部位进行打孔、锚固,这种临时防护方式对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同时,临时防护结构拆卸作业十分繁琐,可利用率比较低,作业周期长、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且登高作业,混凝土掉落等均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避免对既有隧道结构的破坏、利用率高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主框架、防护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上的多个第一动力装置,所述防护支架包括多个呈弧状的防护支架单元,每个所述防护支架单元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且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径向向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防护支架在张开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防护支架处于张开状态时呈与隧道形状相适配的拱形以支撑隧道。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支架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位于中部的顶防护支架单元和分别位于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两外侧的两个侧防护支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框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沿径向伸出后可抵接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从而为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提供沿径向的推力。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临时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底面的限位套筒,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上端始终处于所述限位套筒中。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防护支架单元上方分别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遮挡位于其下方的区域。进一步地,在所述防护支架处于张开状态时相邻的所述防护板间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临时防护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上的支撑件,所述防护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具有车轮。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底部设置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在所述主框架停放在预设位置后驱动所述主框架沿纵向升降。进一步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防护支架单元包括至少两榀平行设置的金属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在需要防护隧道时,将主框架停放至预设位置,然后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与其对应的防护支架单元沿径向向外运动直至防护支架处于与隧道形状相适配的拱形的张开状态以支撑隧道;在完成防护工作后,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与其对应的防护支架单元依序沿径向向内侧运动以收缩防护支架,然后将隧道临时防护装置从隧道中移走。这种结构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可以避免对既有隧道结构的破坏、且制作周期短、可重复利用、利用率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的俯视图。图中:1、主框架;2、防护支架;3、第一动力装置;4、第二动力装置;5、第三动力装置;6、限位套筒;7、支撑件;8、车轮;9、隧道;11、横梁;21、顶防护支架单元;22、侧防护支架单元;200、金属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优选实施例: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主框架1、防护支架2和设置于主框架1上的多个第一动力装置3,防护支架2包括多个呈弧状的防护支架单元,每个防护支架单元连接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且可在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径向向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使得防护支架2在张开与收缩状态间转换,防护支架2处于张开状态时呈与隧道9形状相适配的拱形以支撑隧道9。第一动力装置3优选但不局限为液压装置。每一防护支架单元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可以驱动第一支架防护单元沿径向运动即可,但优选为至少两个。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在需要防护隧道9时,将主框架1停放至预设位置,然后第一动力装置3驱动与其对应的防护支架单元沿径向向外侧运动直至防护支架2处于与隧道9形状相适配的拱形的张开状态;在完成防护工作后,第一动力装置3驱动与其对应的防护支架单元依序沿径向向内侧运动以收缩防护支架2,然后将隧道临时防护装置从隧道中移走。这种结构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可以避免对既有隧道9结构的破坏、且制作周期短、可重复利用、利用率高、成本低。防护支架单元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使得防护支架2在张开时呈拱形、在收缩时占用空间减小即可。但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优选地,防护支架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位于中部的顶防护支架单元21和分别位于顶防护支架单元21两外侧的两个侧防护支架单元22。优选地,在防护支架2张开时,顶防护支架单元21和侧防护支架单元22依次沿径向向外侧运动,在防护支架2收缩时,侧防护支架单元22和顶防护支架单元21依次沿径向向内侧运动。顶防护支架单元21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的连接方式没有具体限制,但优选地,防护支架单元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横梁11,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横梁1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顶防护支架单元21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于主框架1上的第二动力装置4,第二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沿径向伸出后可抵接顶防护支架单元21从而为顶防护支架单元21提供沿径向的推力。第二动力装置4优选但不局限为液压装置。由于顶防护支架单元21的两侧在沿径向向外侧运动时,位于其外侧部分的运动轨迹为非直线,为了保证第二动力装置4可以保持对顶防护支架单元21的推力,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隧道临时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于顶防护支架单元21底面的限位套筒6,第二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的上端始终处于限位套筒6中。限位套筒6与顶防护支架单元21之间优选为焊接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每个防护支架单元上方分别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遮挡位于其下方的区域,以防止隧道9中的混凝土掉块向下掉落,安全性更高。防护板与支架单元的连接方式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采用焊接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防护支架2处于张开状态时相邻的防护板间间隙配合。以避免在防护支架2收缩时相邻的防护板间相互干扰。每一防护支架单元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可以在张开时支撑隧道9即可。为了保证稳定性,其中至少一个防护支架单元包括至少两榀平行设置的金属架200。例如,在隧道9延伸方向共设置四榀金属架200,相邻的金属架200间的间距为1m。每一榀金属架200优选但不局限于均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来驱动其沿径向运动;每一榀金属架200优选但不局限于具有至少两个与其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来驱动其沿径向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金属架200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动力装置3。相邻的两榀金属架200之间可以通过金属连接筋连接,也可是相邻的两榀金属架200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而是均连接于与其对应的防护板上。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隧道临时防护装置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防护支架(2)和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上的多个第一动力装置(3),所述防护支架(2)包括多个呈弧状的防护支架单元,每个所述防护支架单元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且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径向向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防护支架(2)在张开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防护支架(2)处于张开状态时呈与隧道(9)形状相适配的拱形以支撑隧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防护支架(2)和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上的多个第一动力装置(3),所述防护支架(2)包括多个呈弧状的防护支架单元,每个所述防护支架单元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且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径向向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防护支架(2)在张开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防护支架(2)处于张开状态时呈与隧道(9)形状相适配的拱形以支撑隧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架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位于中部的顶防护支架单元(21)和分别位于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21)两外侧的两个侧防护支架单元(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21)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框架(1)上的第二动力装置(4),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沿径向伸出后可抵接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21)从而为所述顶防护支架单元(21)提供沿径向的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临时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崇帮万飞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