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975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3:10
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能够抑制因与在轴向上被弹簧施力的人字齿轮啮合的齿轮与周边部件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行星齿轮装置(10)具备:形成有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与另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相反的齿列的第一小齿轮(12)和第三小齿轮(14)。第一小齿轮(12)在一侧面具备第一弹簧圈(32)。第一弹簧圈(32)将第一小齿轮(12)朝向轴向上的一方向A弹性按压。第三小齿轮(14)在另一侧面具备第三弹簧圈(34)。第三弹簧圈(34)朝向与一方向A相反的另一方向B弹性按压。

Planetary gear unit

A planetary gear device is provided to suppress the sliding resistance generated by the engagement of a gear with a peripheral member in engagement with a herringbone gear engaged by a spring in an axial direction. Planetary gear device (10) includes a first small gear tooth toward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everse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the tooth toward the reverse direction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oth of the gear (12) and third (14). The first pinion (12) has a first spring ring (32) on one side. The first spring ring (32) presses the first pinion (12) in a direction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A is elastically pressed. The third gear (14) with third coils on the other side (34). The third spring ring (34) is oriented toward another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one direction B, and the A is elastically pres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齿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形成有人字齿轮列的小齿轮的行星齿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所使用的齿轮传动装置中,为了使啮合了的一对齿轮平滑且顺利地旋转,需要在其齿面间具有称为齿隙(英文:backlash)的游隙。然而,在从发动机等原动机向驱动对象传递动力的齿轮列中,有时相互啮合着的齿轮的齿面会因原动机的旋转变动而碰撞,产生敲击声和/或振动。以往,作为齿轮传动的齿隙防止装置,已知有一种如下装置:将人字齿轮固定于平行地配置的驱动轴和被驱动轴中的一方,将分别与人字齿轮中的相互向相反方向倾斜的齿啮合的一对斜齿轮安装于另一方的轴,在一对斜齿轮之间架设有在轴向上按压所述一对斜齿轮的弹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0-834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的齿轮传动的齿隙防止装置为了消除游隙而使被在轴向上施力的一对斜齿轮与人字齿轮啮合。然而,在上述的齿轮传动的齿隙防止装置中,通过相对于一方的斜齿轮而被在轴向上弹簧施力了的另一方的斜齿轮的齿面,人字齿轮被在轴向上按压。因此,有可能人字齿轮的侧面会与在轴向上存在的、例如周边部件接触而产生滑动阻力。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该行星齿轮装置能够防止或抑制因与为了消除游隙而被在轴向上施力的人字齿轮啮合的对方侧齿轮的侧面与周边部件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具备多个形成有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与另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相反的齿列的小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轴向上的一方向弹性按压;以及第二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剩下的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弹性按压。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由所述第一按压部件按压的小齿轮和由所述第二按压部件按压的小齿轮以所述第一按压部件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件的按压力相互抵消的方式来确定数量和位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将多个小齿轮分别配置于以小齿轮的公转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例如等分割位置,以使合计了由第一按压部件向一方向按压小齿轮的力的合力、和合计了由第二按压部件向另一方向按压小齿轮的力的合力抵消的方式来决定第一按压部件及第二按压部件的按压力。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按压部件及所述第二按压部件成为用于通过厚度来消除在所述小齿轮的侧面所产生的间隙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弹性的部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备:第一按压部件,其将多个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轴向上的一方向弹性按压;以及第二按压部件,其将剩下的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另一方向弹性按压。因此,第一按压部件以及第二按压部件的按压力相互抵消而能够防止或减少在轴向上对与小齿轮啮合的对方侧齿轮、例如太阳轮和/或齿圈进行按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行星齿轮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在图1中说明了的行星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包含第一小齿轮的行星齿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包含第三小齿轮的行星齿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弹簧圈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弹簧圈弹性变形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行星齿轮装置的整体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使用了奇数个由弹簧圈按压的小齿轮的另一实施例的行星齿轮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使由弹簧圈按压的小齿轮和未被按压的小齿轮混合后得到的另一实施例的行星齿轮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装置的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0、40、58…行星齿轮装置,11…太阳轮,20…齿圈,12~15、41~43、51~54…小齿轮,32~35…弹簧圈。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行星齿轮装置10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装置10为包括太阳轮11、第一小齿轮12~第四小齿轮15、第一小齿轮轴16~第四小齿轮轴19以及齿圈20的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装置。第一小齿轮轴16~第四小齿轮轴19各自对第一小齿轮12~第四小齿轮15分别进行支承,详细而言构成后述的齿轮架的一部分。齿圈20在太阳轮11的外周侧相对于太阳轮11的旋转轴21配置于同心圆上。第一小齿轮12~第四小齿轮15分别配置于以太阳轮11的旋转轴21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四等分了的各位置处,且每一个小齿轮分别与太阳轮11及齿圈20啮合。图2表示在图1中说明了的行星齿轮装置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2中,为了防止附图的繁杂化,省略了齿圈20、第二小齿轮13、第四小齿轮15等。第一小齿轮12为形成有轴线方向16a上的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与另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相反的齿列的、例如人字齿轮。第三小齿轮14为形成有与第一小齿轮12相同或同样的齿列的、例如人字齿轮。太阳轮11为形成有与第一小齿轮12及第三小齿轮14啮合的齿列的、例如人字齿轮。此外,第二小齿轮13、第四小齿轮15及齿圈20形成有与第一小齿轮12相同或同样的齿列、例如人字齿轮列。图3是表示包含第一小齿轮12的行星齿轮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小齿轮12具备朝向旋转轴21的轴向上的一方向A弹性按压的第一弹簧圈32。此外,第二小齿轮13为与图3所示的形状相同的截面形状,且具备朝向一方向A弹性按压的第二弹簧圈33(参照图1)。在第一小齿轮12的中心孔25中,插通有第一小齿轮轴16。在第一小齿轮轴16的外周面与中心孔25的内周面之间,安装有轴承26、例如滚针。第一小齿轮12经由轴承26由第一小齿轮轴16支承为旋转自如。第一小齿轮轴16的两端由一对第一侧板27及第二侧板28支承。一对第一侧板27及第二侧板28配置成以旋转轴21为中心地旋转自如,并支承第二小齿轮轴17~第四小齿轮轴19的两端。一对第一侧板27、第二侧板28及第一小齿轮轴16~第四小齿轮轴19构成齿轮架30。齿轮架30因与第一小齿轮12~第四小齿轮15的公转相伴的旋转力而以旋转轴21为中心进行旋转。图4是表示包含第三小齿轮14的行星齿轮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第三小齿轮14具备朝向轴向上的与一方向A相反的另一方向B弹性按压的第三弹簧圈34。此外,第四小齿轮15为与图4所示的形状相同的截面形状,并具备朝向另一方向B弹性按压的第四弹簧圈35(参照图1)。此外,第一弹簧圈32~第四弹簧圈35具有将在第一小齿轮12~第四小齿轮15的轴向上产生的游隙或间隙消除的作用。此外,在图4中对与在图3中说明了的部件相同或同样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图5是表示第一弹簧圈32的剖视图。此外,第一弹簧圈32~第四弹簧圈35呈相同的形状,因此在不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简称为弹簧圈32。弹簧圈32具有成为小径d1的开口的小径部36和成为直径比小径部36的直径大的大径d2的开口的大径部37,并为使小径部36及大径部37在开口中心线38方向(厚度T方向)上错开了的截面形状。并且,弹簧圈32由在厚度T方向上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对于弹簧圈32,其端面为方形,并安装成使小径部36的角部在小齿轮12的侧面滑动、另外使大径部37的角部在齿轮架30的第二侧板28滑动,从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行星齿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具备多个形成有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与另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相反的齿列的小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轴向上的一方向弹性按压;以及第二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剩下的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弹性按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09 JP 2016-0225591.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具备多个形成有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与另一侧的齿的扭转方向的朝向相反的齿列的小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轴向上的一方向弹性按压;以及第二按压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小齿轮中的剩下的小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小齿轮朝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弹性按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按压部件按压的小齿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守弘冢野聪弘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