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34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两侧设有开槽架,在两个开槽架之间设有固定有两个开槽装置的横梁,两个开槽装置分别设置在横梁的前后两侧,在横梁底部设有凹槽,在凹槽的两端设有气动顶杆,在两个气动顶杆的活动端部之间设有安装有条形毛刷板的安装座,在机架上设有废屑槽,在机架上设有左、右工作台面,在左、右工作台面中间位置设有移动板面,在移动板面后设有移动支撑板面,在左工作台面的左侧和右工作台面的右侧设有数个供侧边压板穿出的缺口,在左、右工作台面后端的机架上设有传送辊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薄板的板边进行固定使板面无压痕,确保产品质量,能够自动将开槽好的薄板传送走,节省人力。

Horizontal double head groov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rizontal adoublegroov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frame, slotted rack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ack, between two and two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beam frame slotted slotting device is fixed, two slot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eam,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eam, with the gas in the groove at both ends of the push rod at the end of the event, between the two pneumatic ejector is equipp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eat bar brush plate,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n the scrap,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left and right working table, on the left and right middle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working table board, the boar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mobile support in the mobile board, on the left the work tabl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tabl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ly through the gap in the frame, the left and the right table on the rear end of the conveying roll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fixation of the plate edge of the thin plate, no indent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guarantee of product qualit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the slotted thin plate,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的开槽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开槽机在对铝板装饰、电梯行业、橱柜、保险箱等行业中运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对用于装饰用的镜面板材进行开槽时不能在板面上留下压过的痕迹,目前在开槽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会向四周飞散,不变清理,同时还不便于收集利用,同时在开槽后难以及时不锈钢板、铝板等传送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薄板进行侧面固定、开槽后能够及时将薄板传送走的卧式双头开槽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两侧设置有开槽架,在两个开槽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有两个开槽装置的横梁,两个开槽装置分别设置在横梁的前后两侧,在横梁底部设置有凹槽,在凹槽的两端固定有气动顶杆,在两个气动顶杆的活动端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安装有条形毛刷板,在机架上料端设置有收集料屑的废屑槽,在废屑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左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在左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面,在移动板面后端的右工作台面左侧和左工作台面的右侧下方均设置有移动支撑板面,在左工作台面的左侧和右工作台面的右侧设置有数个供侧边压板穿出的缺口,在左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辊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横梁的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滚轴丝杠,在滚轴丝杠的上下两侧的横梁上均设置有滑轨,开槽装置通过安装在滚动丝杆和滑轨上的滑动底座固定在横梁上,在滑动底座两侧设置有限定板,限定板与滑动底座一体成型,在两个限定板之间的滑动底座上设置有滑动导杆,在开槽装置两侧设置的滑套套设在两个滑动导杆上,在滑动底座和限定板上端设置有支撑下压气缸的支撑板,下压气缸设置在支撑板上,下压气缸的活动端部穿过支撑板与开槽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两个开槽架下端均设置有滑块,在机架两侧设置有与开槽架下端的滑块配合使用的的线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左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下端的机架两侧均设置有控制数个侧边压板与机架侧之间面距离的底部丝杆,在底部丝杆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底部丝杆上,气缸固定座的两端套设在支撑杆上,在气缸固定座上固定有数个气缸,侧边压板固定在气缸的活动端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左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下端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动端部固定在移动支撑板面上,在左工作台面的右侧和右工作台面的左侧均设置有与移动支撑板面配合的缺口。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左工作台面与右工作台面之间的机架下端设置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气缸,在两个气缸的活动端部之间设置有固定块,移动板面固定在固定块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机架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槽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在机架上线轨上移动,使开槽装置实现了在X方向上移动,电机带动滚动丝杆转动使开槽装置实现了在Y轴方向上移动,在下压气缸的带动下开槽装置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在横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开槽装置,横梁后侧的开槽装置能够与横梁前侧的开槽装置同步对薄板进行开槽,缩短开槽时间,同时也能对薄板的同一个位置进行再次开槽,加深V型槽的深度,采用侧边压板对薄板进行固定,不会使薄板的表面留下痕迹,在薄板开槽完成后移动支撑板面在气缸的带动下两左侧工作板面和右侧工作板面收缩,移动板面在气缸的带动下顶起薄板并在丝杆的作用下将薄板向后传送,使薄板的前端传送到传送辊轮上时气缸带动移动板面下降,使薄板落在传送辊轮上,由传送辊轮继续向后传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薄板的板边进行固定使板面无压痕,确保产品质量,能够自动将开槽好的薄板传送走,节省人力,缩短加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做工作台面和右工作台面示意图。图3是移动板面示意图。图4是侧边压板示意图。其中:1-机架,2-开槽架,3-开槽装置,4-安装座,5-条形毛刷板,6-废屑槽,7-左工作台面,8-右工作台面,9-移动板面,10-移动支撑板面,11-侧边压板,12-传送辊轮,13-滚轴丝杠,14-滑动底座,15-下压气缸,16-底部丝杆,17-支撑杆,18-气缸固定座,19-丝杆,20-安装板,21-固定块,22-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两侧设置有开槽架2,在两个开槽架2之间设置有固定有两个开槽装置3的横梁,两个开槽装置3分别设置在横梁的前后两侧,在横梁底部设置有凹槽,在凹槽的两端固定有气动顶杆,在两个气动顶杆的活动端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座4,在安装座4上安装有条形毛刷板5,在机架1上料端设置有收集料屑的废屑槽6,在废屑槽6后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在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面9,在移动板面9后端的右工作台面左侧和左工作台面7的右侧下方均设置有移动支撑板面10,在左工作台面7的左侧和右工作台面8的右侧设置有数个供侧边压板11穿出的缺口,在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后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辊轮12,移动板面9设置在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之间,在移动板面9后端座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之间设置有移动支撑板面10,移动支撑板面是通过设置在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下端的支撑架,移动支撑板面10通过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伸缩气缸的带动下对薄板进行支撑,两个移动支撑板面10的宽度相加与移动板面9的宽度相同,在对薄板进行开槽时两个移动支撑板面10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向中间移动并相互贴合,在薄板开槽完成后移动支撑板面10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向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移动,当移动支撑板面10移动到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上的缺口处时停止,此时移动支撑板面10的外侧与右工作台面8的左侧、左工作台面7的右侧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移动板面9通过电机在丝杆19的带动下能够向前或者后移动,在开槽结束后通过控制安装板20上的两个气缸,使气缸升起顶起薄板,在通过控制电机带动丝杆19将薄板向前传送,避免薄板与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发生摩擦,在丝杆19的两侧设置有数个支撑安装板20的支撑块,在支撑块的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块,在安装板20下端设置有滑槽,在丝杆10带动安装板20移动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对安装板20起到支撑作用,当薄板被移动板面传送到设有传送辊轮轴的机架上方时,设置在传送辊轮下方的机架上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薄板时移动板面9停止移动,同时气缸带动移动板面9下降传送辊轮12带动薄板向前传送,在横梁的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滚轴丝杠13,在滚轴丝杠13的上下两侧的横梁上均设置有滑轨,开槽装置3通过安装在滚动丝杆和滑轨上的滑动底座14固定在横梁上,在滑动底座14两侧设置有限定板,限定板与滑动底座14一体成型,在两个限定板之间的滑动底座14上设置有滑动导杆,在开槽装置3两侧设置的滑套套设在两个滑动导杆上,在滑动底座14和限定板上端设置有支撑下压气缸15的支撑板,下压气缸15设置在支撑板上,下压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两侧设置有开槽架(2),在两个所述开槽架(2)之间设置有固定有两个开槽装置(3)的横梁,两个所述开槽装置(3)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在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有气动顶杆,在两个所述气动顶杆的活动端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座(4),在所述安装座(4)上安装有条形毛刷板(5),在所述机架(1)上料端设置有收集料屑的废屑槽(6),在所述废屑槽(6)后端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在所述左工作台面(7)和所述右工作台面(8)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面(9),在所述移动板面(9)后端的所述右工作台面左侧和所述左工作台面(7)的右侧下方均设置有移动支撑板面(10),在所述左工作台面(7)的左侧和右工作台面(8)的右侧设置有数个供侧边压板(11)穿出的缺口,在所述左工作台面和所述右工作台面后端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辊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两侧设置有开槽架(2),在两个所述开槽架(2)之间设置有固定有两个开槽装置(3)的横梁,两个所述开槽装置(3)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在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有气动顶杆,在两个所述气动顶杆的活动端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座(4),在所述安装座(4)上安装有条形毛刷板(5),在所述机架(1)上料端设置有收集料屑的废屑槽(6),在所述废屑槽(6)后端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左工作台面(7)和右工作台面(8),在所述左工作台面(7)和所述右工作台面(8)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面(9),在所述移动板面(9)后端的所述右工作台面左侧和所述左工作台面(7)的右侧下方均设置有移动支撑板面(10),在所述左工作台面(7)的左侧和右工作台面(8)的右侧设置有数个供侧边压板(11)穿出的缺口,在所述左工作台面和所述右工作台面后端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辊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卧式双头开槽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滚轴丝杠(13),在所述滚轴丝杠(13)的上下两侧的所述横梁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开槽装置(3)通过安装在所述滚动丝杆和滑轨上的滑动底座(14)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在所述滑动底座(14)两侧设置有限定板,所述限定板与所述滑动底座(14)一体成型,在两个所述限定板之间的所述滑动底座(14)上设置有滑动导杆,在所述开槽装置(3)两侧设置的滑套套设在两个所述滑动导杆上,在所述滑动底座(14)和所述限定板上端设置有支撑下压气缸(15)的支撑板,所述下压气缸(1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下压气缸(15)的活动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吉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