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023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将弹性体设计为中空管体结构,液态金属填充其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导电密封件作为导线的两电极端。该弹性导线兼具高电导率与高拉伸性能,并且制备简单,性能稳定,能够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实现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以及提高携带与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导线
本技术涉及导线
,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导线,可应用于可拉伸耳机线、可拉伸充电线、可拉伸导电线路等。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与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柔性、可伸缩器件是未来电子器件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弹性导线是柔性器件发展的关键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报道的弹性导线,主要由弹性体和导电体组成。导电体主要由金属薄膜,以Ag纳米线为代表的纳米线、纳米管、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离子导体及其它材料等。弹性导线的复合结构主要有褶皱结构、螺旋结构、网状结构和直线结构等。其中,褶皱结构是把弹性体预拉伸后生长金属薄膜为导电体,释放后形成褶皱的导线;螺旋结构即类似于电话线结构;网状结构是采用金属纳米网为导电体的弹性导线。这三种弹性导线都是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实现可拉伸的目的,但是存在导电性差、拉伸性能相对较差、以及体积较大等问题。直线结构采用弹性性能好的弹性体,如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弹性体等,通过与离子导体等复合的方式实现大的拉伸性能,但是离子导体的导电性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弹性导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弹性导线,该弹性导线兼具高电导电性与高弹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弹性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称为弹性管,液态金属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导电材料,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所述的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可拉伸,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也可以是热固性弹性体,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硅胶、橡胶、水凝胶、聚氨酯、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液态金属材料是在室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汞、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以及过渡族金属、固态非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掺杂的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等。所述的密封件材料不限,包括铜、银、铟等。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密封件由与所述管体内壁结构相匹配的密封头,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头周边的凸起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导线的横截面直径为0.5mm-10mm。作为优选,所述的液态金属粘附在管体内壁,此时液态金属的体积优选占管体中空部体积的5%-10%。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内壁面进行粗化处理,使其内壁面不平整,呈粗化结构,这样的处理有利于提高液态金属与管体内壁的粘附性,使大部分或者全部液态金属粘附在管体内壁,一方面能够减少液态金属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避免导线一旦剪裁或者破裂,液态金属将溢出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管体内壁面包含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的结构不限,其横截面可以呈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等。本技术还提供了以下三种制备上述弹性导线的方法:(1)气压法:采用气压法,在气压作用下将液态金属注射进弹性管中,然后用密封件密封管体两端。在这种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管内壁面经过粗化处理。作为另一种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的弹性管的内壁面设置若干凸起。作为进一步优选,待液态金属填充弹性管后静置一段时间,使液态金属粘附在弹性管内壁,然后控制气压使部分液态金属,即游离的液态金属移出弹性管。(2)熔融挤出法:弹性体采用热塑性材料,加热熔融该弹性体,使弹性体和液态金属同步挤出,并且弹性体位于液态金属的外壁,待弹性体固化后用密封件密封管体两端。在这种方法中,优选采用挤出模具,所述的挤出模具是同轴套接在一起的两个中空管体,外部管体用于弹性体挤出,内部管体用于液态金属挤出。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的外部管体内壁面经过粗化处理。作为另一种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的外部管体的端面内壁设置若干凸起。在此基础上,作为更加优选,挤出完毕后静置一段时间,使液态金属粘附在弹性管内壁,然后沿轴向抽出或者吸出位于管体中部的部分液态金属,即游离的液态金属。(3)电场法:采用导电溶液,电极阳极与阴极置于该导电溶液中,通电状态下形成导电回路;将液态金属置于该导电溶液中靠近阴极一侧,将弹性管置于该导电溶液中,通电状态下,在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往阳极方向移动,从而使液态金属进入弹性管中,然后用密封件密封管体两端。在这种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弹性管内壁面经过粗化处理。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弹性管的内壁面设置若干凸起。作为进一步优选,待液态金属填充弹性管后断电静置一段时间,使液态金属粘附在弹性管内壁,然后通电使部分液态金属,即游离的液态金属移出弹性管。本技术结合液态金属与弹性体构成弹性导线,将弹性体设计为中空管体结构,液态金属填充其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导电密封件作为导线的两电极端,具有如下优点:(1)液态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其电导率达到2×106S/m;同时,液态金属具有优异的“柔性”,作为导电体不会限制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因此本技术的弹性导线兼具高电导率与高拉伸性能,其电导率可达到3.4×106S/m,拉伸倍率可高达3200%;(2)本技术采用结构优化,能够降低导线中液态金属的含量,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安全性,有利于实用化。(3)本技术的弹性导线制备简单,性能稳定,能够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例如将其以用于耳机线、电源线、电路线等,能够实现这些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以及提高携带与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弹性导线中的弹性体与液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弹性导线中的密封件与管体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侧横截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弹性导线的拉伸应变和电阻值关系;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弹性导线的伸长倍率与拉伸应力的关系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导线中的弹性体与液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利用电场法制备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导线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弹性导线中的弹性体与液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利用同步挤出法制备本技术实施例3弹性导线的挤出模具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右侧横截面结构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4弹性导线中的弹性体与液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5中制得的耳机线未拉伸、拉伸一倍和拉伸两倍时耳机的频谱响应范围。其中,附图标记为:1弹性体、2液态金属、3管体中部、4凸起、5密封头、6弹性管孔、7密封头凸起、8玻璃器皿、9氢氧化钠溶液、10阳极、11阴极、12挤出模具的头部、13外部管体、14内部管体、15模具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弹性体为热塑性弹性体TPE,液态金属为GaInSn合金。如图1所示,弹性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液态金属2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如图2与3所示(为了清楚起见,图2与图3较图1的尺寸比例进行稍许放大),管体两端设置密封件,本实施例中密封件由与管体内壁结构相匹配的金属密封头5,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头周边的凸起7组成,密封头5与液态金属2形成电接触,凸起7经弹性管两端的弹性管孔6伸出。本实施例中,制备上述弹性导线的具体步骤为:(1)用熔融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导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其特征是:弹性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液态金属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由导体材料构成的密封件,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导线,采用液态金属与弹性体,其特征是:弹性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液态金属填充在管体的中空部,管体两端设置由导体材料构成的密封件,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导线,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件由与所述管体内壁结构相匹配的密封头,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头周边的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丹刘宜伟胡超秦琴尚杰李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