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96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金属圈、第一电路板和阻流元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圈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接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圈上的静电可以经由所述阻流元件释放到主地,当充电电流漏电时,所述阻流元件可以隔绝大漏电电流,从而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可以隔绝漏电电流,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模组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笔记本电脑、超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设备等移动终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模组通常是将金属圈直接连接至电路板的主地上,构成静电释放回路将静电排出。若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生漏电,则漏电流会经由静电释放回路进入金属圈,从而接触人体,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的静电释放回路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将金属圈上的静电释放的同时,隔绝充电时的漏电流,提升指纹识别模组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指纹识别模组的移动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金属圈、第一电路板和阻流元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圈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接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靠近所述金属圈的一侧设置有补强环,所述金属圈连接于所述补强环上,并经由所述补强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其中,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阻流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路板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焊盘,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焊盘,使得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印刷线路板。其中,所述阻流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接地走线。其中,所述阻流元件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或电容器。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通过环氧树脂胶封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金属圈之间通过所述环氧树脂胶绝缘。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保护盖板和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金属圈和第一电路板和阻流元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圈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连接,所述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接地设置。所述金属圈上的静电可以经由所述阻流元件释放到主地,当充电电流漏电时,所述阻流元件可以隔绝大漏电电流,从而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移动终端可以隔绝漏电电流,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有图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移动终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组100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金属圈20、第一电路板30和阻流元件50。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设置于所述金属圈20中。也就是说,所述金属圈20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的外围。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与所述金属圈20之间相互绝缘,以防止金属圈20将静电传导至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避免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被静电击穿、死机或损坏的现象。具体的,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10与所述金属圈20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并经由所述环氧树脂胶绝缘设置。所述指纹是被芯片组件10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0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电路板30中设置有接地走线31,所述金属圈20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0中的接地走线31电性连接。所述接地走线31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50,所述阻流元件50接地设置。所述接地走线31经所述阻流元件50后接地设置,从而将静电导入主地。当人体和外界所积累的静电电荷通过与所述金属圈20的接触进入移动终端后,可以依次经金属圈20、接地走线31和所述阻流元件50后排入主地,从而实现静电的释放。而在移动终端位于充电状态并发生漏电时,充电电流的会受到阻流元件50的阻流作用,大电流无法通过阻流元件50。进而隔绝了漏电电流与人体的接触,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100和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金属圈20可以为封闭的或开放的环形结构。所述金属圈20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或圆形(环)。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流元件50可以为电容器。在移动终端位于充电状态并发生漏电时,由于充电电流的频率较低(通常为50Hz左右),因而充电电流无法通过电容器,进而隔绝了充电电流与人体的接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流元件50可以为瞬态抑制(TransientVoltageSuppressor,缩写:TVS)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亚纳秒级)和相当高的浪涌吸收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金属圈、第一电路板和阻流元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圈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接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组件、金属圈、第一电路板和阻流元件,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圈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接地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靠近所述金属圈的一侧设置有补强环,所述金属圈连接于所述补强环上,并经由所述补强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阻流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的接地走线连接至所述阻流元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焊盘,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