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6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成本降低的连接器。连接器(F)包括:内壳体(11);端子零件(72),其固装于电线(71)的前端部,从后方插入到内壳体(11)内;外壳体(37),其与端子零件(72)不接触,且相对于内壳体(11)能相对移位地安装;以及一对弹性定位构件(55),其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37)定位,且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通过弹性部将收纳保持端子零件的端子侧壳体载体部和收纳电线的电线侧壳体载体部连结。该连接器当电线振动时,端子侧壳体载体部和电线侧壳体载体部一边使弹性部弹性变形一边相对移位,通过该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实现电线的振动衰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18617号公报在上述的连接器中,弹性部呈遍及全周连接的环状。因此,有如下问题:在制造弹性部时所使用的材料多,材料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是实现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端子零件,其固装于电线的前端部,从后方插入到所述内壳体内;外壳体,其与所述端子零件不接触,且相对于所述内壳体能相对移位地安装;以及一对弹性定位构件,其将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定位,且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专利技术效果将内壳体和外壳体定位的机构不是遍及全周连接的环状的构件,而是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弹性定位构件,所以能将材料成本抑制得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阴侧连接器(连接器)分解的状态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构成内壳体的壳体主体部与外壳体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内壳体的下表面组装有外壳体的半分割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阴侧壳体(壳体)中将前置止动体和端子零件以及橡胶栓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阴侧壳体(壳体)的主视图。图6是阴侧壳体(壳体)的后视图。图7是阴侧壳体(壳体)的俯视图。图8是从背面侧观看阴侧壳体(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将阴侧壳体(壳体)和阳侧壳体(对方侧壳体)嵌合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0是表示阴侧壳体(壳体)和阳侧壳体(对方侧壳体)的嵌合过程的侧剖视图。图11是沿图9的A-A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9的B-B线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9的D-D线的剖视图。图15是构成内壳体的壳体主体的侧视图现有例。图16是表示从斜上后方观看构成外壳体的上侧的半分割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从斜上后方观看构成外壳体的下侧的半分割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将构成外壳体的上下一对半分割构件分离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9是构成外壳体的上侧的半分割构件的俯视图。图20是前置止动体的主视图。图21是从斜前方观看橡胶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所述一对弹性定位构件配置成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内壳体,所述弹性定位构件构成为包括:基板部,其抵接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面;向内肋,其从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基板部的内侧面侧突出,在上下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被夹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及向外肋,其从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基板部的外侧面侧突出,在前后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被夹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根据该构成,在内壳体和外壳体相对移位时,向内肋和向外肋弹性变形。在此,因为向内肋和向外肋从基板部向相互相反侧突出,所以各肋能柔软地弹性变形而不会受到另一方肋的限制或影响。因此,弹性定位构件在抑制振动上优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所述基板部呈大致方形,所述向内肋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周的四边中平行的两边突出,所述向外肋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周的四边中与所述向内肋不同的平行的两边突出。根据该构成,因为向内肋和向外肋从基板部的外周的四边中相互不同的边突出,所以能柔软地弹性变形而相互不会受到另一方肋的限制或影响。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所述内壳体能与具有对方侧端子的对方侧壳体嵌合,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移位限制部,所述移位限制部限制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对方侧壳体的相对移位。根据该构成,因为内壳体相对于对方侧壳体以被限制相对移位的状态嵌合,从而端子零件和对方侧端子的相对移位被限制,所以能抑制端子零件与对方侧端子之间的微小滑动磨损。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所述内壳体构成为包括:壳体主体,其收纳所述端子零件;以及前置止动体,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前端部,限制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壳体主体拔出,所述移位限制部突出形成于所述前置止动体的外周面,能以塑性变形的状态贴紧于所述对方侧壳体的罩部的内周。根据该构成,因为在前置止动体上形成移位限制部,所以能简化壳体主体的形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包括:矛状部,其防止从后方插入到所述内壳体内的所述端子零件脱离;以及限制突起,其形成于所述前置止动体的前壁部,与所述端子零件的前表面抵接,在所述限制突起与所述矛状部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夹着所述端子零件而限制所述端子零件移动。根据该构成,能利用与壳体主体分体的前置止动体可靠地限制端子零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可靠地防止端子零件与对方侧端子之间的微小滑动磨损。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为,所述内壳体能与具有对方侧端子的对方侧壳体嵌合,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锁定臂,所述锁定臂通过与所述对方侧壳体卡定而保持与所述对方侧壳体的嵌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因为内壳体和对方侧壳体通过锁定臂锁定成嵌合状态,所以能抑制端子零件与对方侧端子之间的微小滑动磨损。<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21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7、9-12、15、19中的左方、图1-4、21中的倾斜左下方、以及图8、16、17中的倾斜右上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6、8-10、13-18、20、21中所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构成为包括能相互嵌合/脱离的阳连接器M和阴连接器F。<阳连接器M>如图9、10所示,阳连接器M构成为在阳壳体80上左右排列地安装有三根阳端子零件84。阳壳体80由合成树脂制成,包括端子保持部81和罩部82,罩部82从端子保持部81向与阴连接器F嵌合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图9、10中的右方)突出。在构成罩部82的上壁部的上表面(外表面)形成有锁定突起83。阳端子零件84具有从端子保持部81向罩部82内突出的形式的突片85作为与后述的阴端子零件72连接的连接机构。<阴连接器F>连接器F由三个导电路70的前端部和阴壳体10构成。各导电路70构成为具备:阴端子零件72,其通过压接与电线71的前端部连接;以及橡胶栓61,其外嵌于电线71的前端部,并压接于阴端子零件72的后端部。端子零件和橡胶栓61从后方插入到阴壳体10内。阴壳体10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内壳体11、橡胶制的密封环27、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37以及橡胶制的左右一对弹性定位构件55。<内壳体11>内壳体11通过将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左右对称形状的壳体主体12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左右对称形状的前置止动体30组装而构成。如图9所示,在壳体主体12内左右排列地形成有三室的端子收纳室13,阴端子零件72从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3。在壳体主体12内形成有:矛状部14,其为沿着端子收纳室13的下表面向前方呈悬臂状伸出的形式;以及挠曲空间15,其用于允许矛状部14向远离端子收纳室13的方向(下方)弹性变形。端子收纳室13的内周后端部成为用于使橡胶栓61贴紧的密封面16。如图3所示,在壳体主体12的上表面形成有锁定臂17。锁定臂17具有:左右一对支撑部18,其从壳体主体12的上表面向前方伸出;以及锁定部19,其在两支撑部18的前端部之间相连。在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端子零件,其固装于电线的前端部,从后方插入到所述内壳体内;外壳体,其与所述端子零件不接触,且相对于所述内壳体能相对移位地安装;以及一对弹性定位构件,其将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定位,且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9 JP 2016-016079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端子零件,其固装于电线的前端部,从后方插入到所述内壳体内;外壳体,其与所述端子零件不接触,且相对于所述内壳体能相对移位地安装;以及一对弹性定位构件,其将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定位,且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性定位构件配置成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内壳体,所述弹性定位构件构成为包括:基板部,其抵接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面;向内肋,其从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基板部的内侧面侧突出,在上下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被夹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及向外肋,其从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基板部的外侧面侧突出,在前后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被夹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部呈大致方形,所述向内肋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周的四边中平行的两边突出,所述向外肋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周的四边中与所述向内肋不同的平行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洋治郎中居和雄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