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60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包括:基部、第一分支部、第二分支部和弯折部;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均位于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分支部位于第一分支部和弯折部之间,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天线地点,另一个上设置有天线馈点;弯折部位于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包括与基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连接并向一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天线本体,以预定间隔与延伸部平行地设置,并且第二天线本体设置有用于接地或连接调谐器的接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天线是全频段左右手性能都平衡的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在的通信行业形成了2G\3G\4G并存的局面,移动终端通讯信号传输都是通过一定频率传输,而各个运营商所拥有的网络制式和频率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移动终端具有在多频段中工作的能力。移动终端的通信频段包括例如低频(LB):704~960MHZ,中频(MB):1710~2170MHZ,高频(HB):2300~2690MHZ。在这些多频段中工作的能力要求天线结构能够处理所有这些频率。而且,移动终端需要满足用户在用左手或右手握持通话时,均拥有良好的通话质量,而在用户手握移动终端时,如果握持位置与天线有重合之处,可能会影响天线的性能,导致信号急剧恶化。天线阻抗受到手机握持方式(即“头手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用者的身体也吸收功率,限制了天线的辐射效率。如果使用者把手指放在天线发射器上,产生“手效应”的影响,所谓手效应是指当手放在天线发射器附近时天线产生谐振点偏移(detuning),这个效应改变了天线的谐振频率,导致天线在预定工作频率严重失配。因此,移动终端需要通过OTA(OverTheAir)测试,OTA测试是一种远场测试,用于测试手机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在该规范中,为了模拟用户真实人手对终端天线的影响,而设计了多种模型,包括左手模型、右手模型、人头手模型,人头手模型模拟人分别在用左手拿手机靠近头部(简称左头手)、右手拿手机靠近头部(简称右头手)通话的情况,检测在这几种情况下的信号质量。也就是说,移动终端需要左右手天线性能平衡。而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左右手天线性能平衡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两种:一种是通过将天线本体尽量小型化,由此来尽量规避手握位置;另外一种是,通过设计环形天线,将敏感位置避开天线手握位置来平衡左右手性能。然而,目前的移动终端中,诸如USB的接口趋向于居中设计,前一种方案容易受到USB的影响,导致天线性能很差,并且中高频性能比较难以兼顾实现;而后一种对天线环境要求比较高,若天线环境较差,例如净空不够,中高频性能会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天线以及包括该天线的移动终端,其不仅能够在低、中、高的多个频段中工作,而且在用户左手握持或右手握持的情况下均能够保证信号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包括:基部、第一分支部、第二分支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均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天线地点,另一个上设置有天线馈点;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包括与所述基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一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天线本体,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延伸部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设置有用于接地或连接调谐器的接点。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弯折部为L形。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预定间隔为0.1~3mm,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10~25mm,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基部之间的间隔为0.5~3mm,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间隔为1~20mm,所述第二天线本体的长度为15~30mm。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分支部侧面时,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侧面的间隔为0.1~3mm。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分支部上方时,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顶面的间隔为0.1~3mm。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第一分支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之间的间隔为0.1~3mm,所述第一分支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分支部的侧面至所述基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之间的长度为5~18mm。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天线地点、所述天线馈点以及所述接点均为接触弹片。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靠近所述一侧的位置。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第一分支部中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缺口。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第二分支部中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缺口。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天线中,所述连接部中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包括非导体区,所述非导体区包括底部边框区域以及后盖靠近麦克风的下方区域,所述移动终端天线设置在所述非导体区内;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通过所述接点直接接地,或者通过所述接点连接调谐器,并且所述调谐器接地。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天线设置在所述底部边框区域。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天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边框区域。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个侧壁间隔预定距离。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靠近所述一侧的端部。可选地,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具有多个所述接点,并且每个所述接点分别与不同的调谐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第一天线本体中的弯折设计以及第二天线本体,不仅没有降低天线性能,反而提升了左右头手的天线性能。此外,通过将第二天线本体连接调谐器,进一步增强了在中频下的通信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天线是一个全频段左右手性能都平衡的天线,从而可提升用户手握时的用户上网/通话体验。另外,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频段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下方,可以在SAR测试(SpecificAbsorptionRate,电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时具有完胜优势,解决了天线业界都难以解决的头SAR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移动终端天线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天线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天线方案的总览示意图。图4示出了移动终端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移动终端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移动终端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天线对应的驻波比SWR调谐简易图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移动终端天线结构的示意图。移动终端天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终端天线和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包括:基部、第一分支部、第二分支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均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天线地点,另一个上设置有天线馈点;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包括与所述基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一侧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天线本体,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延伸部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设置有用于接地或连接调谐器的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包括:基部、第一分支部、第二分支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均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天线地点,另一个上设置有天线馈点;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包括与所述基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一侧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天线本体,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延伸部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本体设置有用于接地或连接调谐器的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间隔为0.1~3mm,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10~25mm,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基部之间的间隔为0.5~3mm,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间隔为1~20mm,所述第二天线本体的长度为15~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分支部侧面时,所述第二天线本体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