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34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5:51
一种紧固结构,螺栓的外螺纹部依次穿过第一止转孔、第一通孔、附体通孔、母体通孔、第二通孔与螺母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第一弯折部的第三止转部抵挡在附体的外侧平面上、第二弯折部的第六止转部抵挡在母体的外侧平面上,螺栓头部分置入第一止转孔中,第一止转部与第二止转部配合禁止螺栓与螺栓止转套相对转动,第三止转部与附体的外侧平面配合禁止螺栓止转套相对附体转动,第四止转部与第五止转部配合禁止螺母与螺母止转套相对转动,第六止转部与母体的外侧平面配合禁止止转件相对母体转动,卡条与卡槽配合禁止螺母止转件相对止转件转动;螺栓与螺母不可转动地把附体与母体安装在一起。

Anti loosing fastening component and fastening structure

A fastening structure, the outer screw part of the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stop in the thread hole to hole, the first through-hole and the attachment holes, paren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nu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ending part third rotation stopping part in the lateral plane of the resist against maternal turn on the later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sixth, part of the bolt head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locking hole, the first stop part and the second stop part is matched with the bolt and the bolt locking sleeve against relative rotation, the rotation stopping part and lateral plane third attachment bolt locking sleeve with the ban of relative rotation the fourth part and the fifth stop part is matched with the nut and nut locking sleeve prohibit relative rotation, lateral plane rotating part and the sixth check matrix with the ban stopping part relative maternal rotation, and with the card slot ban nut stopping part rotation relative stop piece The bolt and nut are rotatably attached to the moth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螺栓是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在现有的螺栓连接方式中,常常采用螺栓防松垫圈防止螺栓松动。当螺栓所在的设备振动频繁时,难以避免部分螺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从而引发设备故障甚至现场事故。在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中,传输高压电流的连接线夹通过4个螺栓连接,当发生螺栓松动时,会造成连接线夹接触不良并引发热缺陷,甚至发生断线事故。由于螺栓松动引发的输变电设备被迫停止供电或事故停止供电,其损失往往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应用于特高压线路连接线夹的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在不更换现有螺栓和螺母的基础上加装该防松装置便能实现螺栓的永久防松,解决目前输电系统因螺栓松动造成的隐患和损失。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包括螺栓、螺母、螺栓止转套、螺母止转套、与螺母止转套配合的止转件,螺栓依次为螺栓头、外螺纹部,螺母的轴心位置为与外螺纹部配合的内螺纹孔,螺栓止转套、螺母止转套、与螺母止转套配合的止转件,螺栓止转套上设有阶梯孔,阶梯孔依次为与螺栓头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一止转孔、与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一通孔;螺栓头的外周面形成第一止转部,第一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二止转部,在螺栓止转套的一侧背离第一止转孔垂直凸出与第一止转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朝向第一止转孔的平面形成第三止转部;螺母止转套上设有与螺母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二止转孔,螺母的外周面形成第四止转部,第二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五止转部,在螺母止转套的外周同向凸出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条,卡条的端面设有朝向第二止转孔轴线的钩抓部;止转件上设有与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止转件的外周设有与多个与卡条配合且位置关系一一对应的卡槽,在止转件的一侧垂直凸出与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朝向第二通孔的平面形成第六止转部。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止转件的第二通孔的两端的外周均设有圆环形凸台。作为方案一的改进,螺母止转套为钣金件。作为方案一的改进,螺栓为外六角螺栓,第一止转孔为内六角形孔。作为方案一的改进,螺母为外六角螺母,第二止转孔为内六角形孔。作为方案一的改进,卡槽截面为梯形。一种包含方案一至六任一项的防松紧固组件的紧固结构,还包括附体与母体,附体上设有最少一个与外螺纹部配合的附体通孔,母体上设有与附体通孔一一位置关系对应的与外螺纹部配合的母体通孔;螺栓的外螺纹部依次穿过第一止转孔、第一通孔、附体通孔、母体通孔、第二通孔与螺母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第一弯折部的第三止转部抵挡在附体的外侧平面上、第二弯折部的第六止转部抵挡在母体的外侧平面上,螺栓头部分置入第一止转孔中,螺栓与螺母将螺栓止转套、附体与母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螺母止转套的卡条朝向止转件通过第二止转孔套在螺母的外周,卡条伸进并通过卡槽,钩抓部抵挡在止转件背离螺母的端面上形成对螺母止转套的轴向限位;第一止转部与第二止转部配合禁止螺栓与螺栓止转套相对转动,第三止转部与附体的外侧平面配合禁止螺栓止转套相对附体转动,第四止转部与第五止转部配合禁止螺母与螺母止转套相对转动,第六止转部与母体的外侧平面配合禁止止转件相对母体转动,卡条与卡槽配合禁止螺母止转件相对止转件转动;螺栓与螺母不可转动地把附体与母体安装在一起。作为方案八的改进,附体与母体分别为输电线路线夹的两个夹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螺栓穿过螺栓止转套并通过旋转螺栓使其头部和螺栓止转套的第一止转孔相配合后从线夹的一端穿过,接着在线夹的另一端套入止转件,并将螺母拧紧至额定扭矩。最后将螺母止转套的每个半卡条的钩抓部对准止转件的卡槽后,施加外力压入。由于螺母止转套的卡条有一定的弹性,卡条外张一定角度后钩抓部进止转件的内端。由此,螺栓因受到螺栓止转套的限制无法旋转;螺母止转套因在圆周方向受到止转件的卡槽的阻挡也无法旋转,从而导致与之嵌合的螺母也无法旋转,从而达到了防松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不需更换原有螺栓螺母,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可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紧固结构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紧固结构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包括螺栓1、螺母2、螺栓止转套6、螺母止转套7、与螺母止转套7配合的止转件8,螺栓1依次为螺栓头3、外螺纹部4,螺母2的轴心位置为与外螺纹部4配合的内螺纹孔5,螺栓止转套6上设有阶梯孔,阶梯孔依次为与螺栓头3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一止转孔9、与外螺纹部4配合的第一通孔10;螺栓头3的外周面形成第一止转部11,第一止转孔9的内侧面形成第二止转部12,在螺栓止转套6的一侧背离第一止转孔9垂直凸出与第一止转孔9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弯折部13,第一弯折部13朝向第一止转孔9的平面形成第三止转部14;螺母止转套7上设有与螺母2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二止转孔15,螺母2的外周面形成第四止转部16,第二止转孔15的内侧面形成第五止转部17,在螺母止转套7的外周同向凸出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条18,卡条18的端面设有朝向第二止转孔15轴线的钩抓部19;止转件8上设有与外螺纹部4配合的第二通孔20,在止转件8的外周设有与多个与卡条18配合且位置关系一一对应的卡槽21,在止转件8的一侧垂直凸出与第二通孔20的轴线平行的第二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2朝向第二通孔20的平面形成第六止转部23。止转件8的第二通孔20的两端的外周均设有圆环形凸台24。螺母止转套7为钣金件。螺栓1为外六角螺栓1,第一止转孔9为内六角形孔。螺母2为外六角螺母2,第二止转孔15为内六角形孔。卡槽21截面为梯形。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包含实施例1的紧固组件的紧固结构,还包括附体30与母体31,附体30上设有四个阵列分布的且与外螺纹部4配合的附体通孔32,母体31上设有与附体通孔32一一位置关系对应的与外螺纹部4配合的母体通孔(未示出);螺栓1的外螺纹部4依次穿过第一止转孔9、第一通孔10、附体通孔32、母体通孔(未示出)、第二通孔20与螺母2的内螺纹孔5螺纹连接且第一弯折部13的第三止转部14抵挡在附体30的外侧平面33上、第二弯折部22的第六止转部23抵挡在母体31的外侧平面34上,螺栓头3部分置入第一止转孔9中,螺栓1与螺母2将螺栓止转套6、附体30与母体3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螺母止转套7的卡条18朝向止转件8通过第二止转孔15套在螺母2的外周,卡条18伸进并通过卡槽21,钩抓部19抵挡在止转件8背离螺母2的端面上形成对螺母止转套7的轴向限位;第一止转部11与第二止转部12配合禁止螺栓1与螺栓止转套6相对转动,第三止转部14与附体30的外侧平面33配合禁止螺栓止转套6相对附体30转动,第四止转部16与第五止转部17配合禁止螺母2与螺母止转套7相对转动,第六止转部23与母体31的外侧平面34配合禁止止转件8相对母体31转动,卡条18与卡槽21配合禁止螺母2止转件8相对止转件8转动;螺栓1与螺母2不可转动地把附体30与母体31安装在一起。附体30与母体31分别为输电线路线夹的两个夹板。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包括螺栓与螺母,所述的螺栓依次为螺栓头、外螺纹部,所述的螺母的轴心位置为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内螺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止转套、螺母止转套、与螺母止转套配合的止转件,所述的螺栓止转套上设有阶梯孔,所述的阶梯孔依次为与所述的螺栓头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一止转孔、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的螺栓头的外周面形成第一止转部,所述的第一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二止转部,在所述的螺栓止转套的一侧背离所述的第一止转孔垂直凸出与第一止转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的第一弯折部朝向第一止转孔的平面形成第三止转部;所述的螺母止转套上设有与所述的螺母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二止转孔,所述的螺母的外周面形成第四止转部,所述的第二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五止转部,在所述的螺母止转套的外周同向凸出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条,所述的卡条的端面设有朝向第二止转孔轴线的钩抓部;所述的止转件上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止转件的外周设有与多个与卡条配合且位置关系一一对应的卡槽,在止转件的一侧垂直凸出与所述的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的第二弯折部朝向第二通孔的平面形成第六止转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包括螺栓与螺母,所述的螺栓依次为螺栓头、外螺纹部,所述的螺母的轴心位置为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内螺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止转套、螺母止转套、与螺母止转套配合的止转件,所述的螺栓止转套上设有阶梯孔,所述的阶梯孔依次为与所述的螺栓头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一止转孔、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的螺栓头的外周面形成第一止转部,所述的第一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二止转部,在所述的螺栓止转套的一侧背离所述的第一止转孔垂直凸出与第一止转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的第一弯折部朝向第一止转孔的平面形成第三止转部;所述的螺母止转套上设有与所述的螺母的外周形状配合的第二止转孔,所述的螺母的外周面形成第四止转部,所述的第二止转孔的内侧面形成第五止转部,在所述的螺母止转套的外周同向凸出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条,所述的卡条的端面设有朝向第二止转孔轴线的钩抓部;所述的止转件上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部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止转件的外周设有与多个与卡条配合且位置关系一一对应的卡槽,在止转件的一侧垂直凸出与所述的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的第二弯折部朝向第二通孔的平面形成第六止转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转件的第二通孔的两端的外周均设有圆环形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止转套为钣金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为外六角螺栓,所述的第一止转孔为内六角形孔。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春尚涛江志波郑武略吴阳阳赵付亮黄海谢守辉宋丹郑晓陈浩姜旭翁珠奋汤杰周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