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79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套筒、固定元件及外套管,其中该套筒内部的穿孔装设有固定元件,其固定元件具有位于套筒上方处的头部,并在头部周缘朝外凸设有固持块,且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再在头部底面延伸有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的固定部,而头部上射出成型有外套管,其外套管内部所形成的作动空间上方处凹设有供固持块结合定位的固定槽,且外套管外侧表面的扳动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即成型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扳动面,以具有较大握持面积来供徒手握持、操控,进而方便供使用者轻易地以徒手的方式将第一板体组装或拆离于第二板体上,达到不易受到空间、工具限制的效果。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leeve, fixing element and the outer sleeve, wherein the slee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erforated fixing element, the fixing element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head sleeve, and head circumference in the outward convex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and the holding block is arranged outside of at least one group of two relative to the clamping surface then, at the head of the bottom surface extends a fixed portion of the rod body and the rod body is threaded into the hole, and the head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is formed by the outer tube, the outer casing tube inside the actuator space above the concave groove for fixing block is fixed with the positioning, and the outside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casing of the Department is in the plural clamping surface direction is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group of two relative to the surface, has a larger area for holding, holding hand manipulation, and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easily by hand way The first plate is assembled or detached from the second plate to achieve an effect that is not easily limited by space or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指套筒内部穿设的固定元件头部上装有外套管,而头部的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使成型出的外套管的扳动部即具有与复数卡固面形成对正的复数扳动面,以具有较大握持面积来供徒手操作,达到方便锁固或解锁的目的。
技术介绍
按,一般的面板(板对板)于进行组合时,系利用具备有旋钮、套环及螺钉的定位螺丝予以锁接,即可将螺钉、套环固定于第一面板上,并旋动于旋钮使螺钉为锁入于第二面板中形成预置定位,再利用手工具将螺钉锁紧后,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锁接固定成为一体,且可运用在电信局机柜、工业电脑、工作母机等利用复数装置、机构所组构成的设备上作板对板连接使用。再者,便有业者研发出此种为由套帽、螺杆及定位座所组成的浮动螺丝,并将浮动螺丝的定位座扣固于板材的穿孔中后,再利用螺杆来锁接于另一板材上形成固定,并当使用者卸下板材时,浮动螺丝仍可通过定位座固定于板材的穿孔中而不会造成遗失,请参阅图9所示,是现有固定装置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套筒A内部为组装有一锁接件B,并在套筒A外部套设有一弹性体A1,且弹性体A1一端为抵持于套筒A的止挡凸环A2上,而弹性体A1另一端则抵持于锁接件B的帽头B1内侧处,便可将帽头B1一侧处所延伸的螺杆B2穿入于套筒A内部的容置空间A0中,并使套筒A位于容置空间A0内侧处所设的止挡体A3挡止于锁接件B的螺杆B2与套筒A之间,且锁接件B的螺杆B2穿出于套筒A的容置空间A0外部,再在螺杆B2上锁接有一螺帽C,即可通过套筒A位于止挡凸环A2底部所形成的焊接段A4焊设于板材D上,并利用锁接件B锁接于另一配合板材上后结合成为一体。但是,由于锁接件B的帽头B1厚度相当薄小,以致于周缘施力面的面积也相对窄小,即不利于使用者徒手握持施力面来旋转帽头B1,导致相当容易发生滑手、脱落现象,所以将锁接件B锁接于板材上时,大都会搭配手工具或电动工具的操作应用,然而,因手工具或电动工具容易受到操作空间与使用场所的限制,进而造成使用者在拆装作业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及人力,以致于不利于快速拆卸、组装的过程,且若组装现场未准备适当的手工具或电动工具,或者使用者未携带适当的手工具或电动工具,则将会影响板材的组装、拆卸作业进度延迟,造成相关作业的耗时不便之外,同时也会造成所需的工时与成本的提高,对于现今讲求工作效率及作业速度的竞争市场而言,作业时间及方便性的考量,即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重视的课题。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固定装置的新型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固定元件及外套管,其中:该套筒内部具有纵向贯穿的穿孔,并在穿孔下方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第一板体的孔洞处的定位部;该固定元件具有位于套筒上方处的头部,并在头部周缘处朝外凸设有固持块,且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再在头部底面延伸有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且杆身下方延伸有供固定于预设第二板体的锁孔内的固定部,而固定元件与套筒之间弹性撑抵有弹性体;该外套管内部形成有罩覆于套筒及固定元件外部的作动空间,并在作动空间上方处凹设有供固持块结合定位的固定槽,再在外套管外侧表面设有扳动部,且扳动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扳动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的穿孔上方周缘处朝外形成有平整状的顶持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相对于定位部另一侧处设有朝穿孔内斜伸的环形阻挡部,且环形阻挡部上、下二侧表面处分别形成有推顶面及止挡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外部相邻于定位部上方处一距离位置设有环凸部,并在环凸部顶面形成有平整状且供弹性体一端撑抵的阻挡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的环凸部位于阻挡面下方处凹设有环凹槽,并在环凹槽内装设有止挡垫圈,而该外套管的作动空间下方开口处延伸有向内弯折且供抵持于止挡垫圈下方处的环形抵持体。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头部顶面设有作动部,且作动部内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纵切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头部底面处凸设有抵持块,且抵持块外侧平行或垂直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侧切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杆身下方处为延伸有外径较大固定部,并在固定部表面设有外螺纹,且固定部顶面相邻于杆身处设有一靠合面。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杆身及固定部上套设有弹性体,其弹性体的外径小于头部的外径,而大于套筒的外径。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外套管的固定槽内壁面设有供复数卡固面抵贴的挡止面。本技术的主要优点乃在于该套筒内部具有纵向贯穿的穿孔,并在穿孔下方设有定位部,再在套筒上方处设有固定元件所具的头部,而头部周缘处朝外凸设有固持块,且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再在头部底面延伸有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的固定部,而头部上即可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出外套管,其外套管内部所形成的作动空间上方处凹设有供固持块结合定位的固定槽,而外套管外侧表面的扳动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即成型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扳动面,其扳动面便可提供较大的握持面积,以供使用者方便握持、操作,进而供使用者轻易地以徒手的方式将第一板体组装或拆离于第二板体上,而可不需通过使用手工具或电动工具,以达到操作应用时较不易受到空间、工具上限制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优点乃在于该头部的固持块为嵌固于外套管作动空间上方的固定槽内,当使用者握持于扳动部上并使其旋转时,即可通过固持块外侧的复数卡固面来供固定槽内壁面的复数挡止面抵靠,以提供支撑面来使外套管能够轻易地旋动,进而达到提升整体的操作性及拆装速度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固定元件的头部底面处凸设有抵持块,且抵持块外侧平行或垂直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侧切面,当头部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型有外套管时,便可利用复数侧切面的结构设计来方便塑料进料,以达到方便成型出外套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锁入前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锁入后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锁入后的侧视剖面图。图9是现有固定装置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11-穿孔;111-顶持面;12-定位部;13-环形阻挡部;131-推顶面;132-止挡面;14-环凸部;141-阻挡面;142-环凹槽;143-止挡垫圈;2-固定元件;21-头部;211-固持块;2111-卡固面;212-作动部;2121-纵切面;213-抵持块;2131-侧切面;22-杆身;23-固定部;231-外螺纹;232-靠合面;24-弹性体;3-外套管;30-作动空间;301-固定槽;3011-挡止面;31-扳动部;311-扳动面;32-环形抵持体;4-第一板体;41-孔洞;5-第二板体;51-锁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固定元件及外套管,其中:该套筒内部具有纵向贯穿的穿孔,并在穿孔下方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第一板体的孔洞处的定位部;该固定元件具有位于套筒上方处的头部,并在头部周缘处朝外凸设有固持块,且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再在头部底面延伸有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且杆身下方延伸有供固定于预设第二板体的锁孔内的固定部,而固定元件与套筒之间弹性撑抵有弹性体;该外套管内部形成有罩覆于套筒及固定元件外部的作动空间,并在作动空间上方处凹设有供固持块结合定位的固定槽,再在外套管外侧表面设有扳动部,且扳动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扳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固定元件及外套管,其中:该套筒内部具有纵向贯穿的穿孔,并在穿孔下方设有供定位于预设第一板体的孔洞处的定位部;该固定元件具有位于套筒上方处的头部,并在头部周缘处朝外凸设有固持块,且固持块外侧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卡固面,再在头部底面延伸有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且杆身下方延伸有供固定于预设第二板体的锁孔内的固定部,而固定元件与套筒之间弹性撑抵有弹性体;该外套管内部形成有罩覆于套筒及固定元件外部的作动空间,并在作动空间上方处凹设有供固持块结合定位的固定槽,再在外套管外侧表面设有扳动部,且扳动部对正于复数卡固面方向剖设有至少一组二相对的扳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穿孔上方周缘处朝外形成有平整状的顶持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相对于定位部另一侧处设有朝穿孔内斜伸的环形阻挡部,且环形阻挡部上、下二侧表面处分别形成有推顶面及止挡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外部相邻于定位部上方处一距离位置设有环凸部,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