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结构及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31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5:46
一种减震结构及其风扇,减震结构包含一支撑体、一固定座及一弹性元件,该支撑体具有一下端,该固定座具有一管部,该管部具有一凸伸端及一容置空间,该凸伸端对应该支撑体的下端,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底部,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管部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支撑体及该固定座之间,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接触该支撑体的下端及该容置空间的底部,该减震结构应用于风扇内,进而大幅减少风扇运转之震动。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fan thereof

A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fan damp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supporting body, a fixing seat and an elastic element, the suppor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end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ipe, the pip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end and a holding space of the protrusive end should b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body, the volume the space has a bottom, the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in the containing space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support body and the fixing seat, the two ends of the elastic component respectively contact the bottom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body and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damping structure is applied to the fan, thereby greatly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fan ru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结构及其风扇
本技术有关一种减震结构及其风扇,特别是一种降低风扇于转动时所产生之震动的减震结构,及具有此减震结构的风扇。
技术介绍
于现今资讯技术蓬勃发展下,大量的资讯数据需要被计算、整合、传输与储存,为应付如此庞大的数据技术使得伺服器的基台因应而生;根据不同的计算能力,伺服器又分为工作群组级伺服器,部门级伺服器和企业级伺服器。伺服器作为硬体来说,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计算能力,能够提供给多个用户使用的电脑,和普通的PC相比,伺服器需要连续的工作在7X24小时环境。这就意味着伺服器需要更多的稳定性技术以确保资料传输。伺服器内磁碟机为了确保读写的正确性,会侦测震动的大小,以回馈读写头的控制,如此将会影响读写的速度。各储存设备或伺服器厂商,为了追求最高的读写效率,就以硬碟的旋转震动(RotationVibration,RV)来评估硬碟震动的大小,一般如要提高读写效率,除了主动加强硬碟本身的结构特性外,也会被动的外加垫片或减震材质以降低震动对硬碟的影响。另一震动来源即为伺服器内部所需之散热风扇,各风扇厂家也从主动的马达效率与扇叶着手改善降低震动传递至硬碟,或被动于风扇支架上加垫片或减震材质,以降低因风扇所造成的震动以提升硬碟读取效率。但整体来看效果依然有所局限,可能降低了震动却牺牲了散热能力,或是因为外加机构件而造成成本上升。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技术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可降低风扇运转时产生之震动现象的减震结构。本技术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之风扇。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应用于具有至少一轴承之风扇,该减震结构包含:一支撑体、一固定座及一弹性元件,所述该支撑体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该上端支撑该轴承,该固定座具有一管部及一固定部,该管部具有一凸伸端及一容置空间,该凸伸端对应该支撑体的下端,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底部,该固定部设置在该管部的一外侧,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管部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支撑体及该固定座之间,该弹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支撑端接触该支撑体的下端,及一第二支撑端接触该容置空间的底部。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风扇,其包含:一框体、一定子组、一转子组、一支撑体、一固定座及一弹性元件;该框体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设有一基座,该基座上设有一轴筒及一受接部,该轴筒内设有至少一轴承,该定子组套设在该轴筒外,该转子组跟该定子组对应,且具有一心轴插设在该轴筒内贯穿该轴承,该支撑体设于该轴筒内且位于该轴承的下方,该支撑体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该上端支撑该轴承,该固定座设于该轴筒内且具有一管部及一固定部,该管部具有一凸伸端及一容置空间,该凸伸端对应该支撑体的下端,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底部,该固定部设置在该管部的一外侧且跟该受接部对接结合,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管部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支撑体及该固定座之间,该弹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支撑端接触该支撑体的下端,及一第二支撑端接触该容置空间的底部。前述下端形成一阶部及一限位部,该阶部套设在该凸伸端内,该限位部形成在该阶部的外侧对应该凸伸端,该凸伸端界定一内径大于该阶部的一外径,该凸伸端与该限位部之间具有一轴向缓冲间隙,该弹性元件包括一液态阻尼器、一气压阻尼器及一弹簧阻尼器其中之一。【附图说明】图1A为减震结构立体分解图;图1B为减震结构组合剖面图;图2A为风扇立体分解图;图2B为风扇分解剖面图;图2C为风扇组合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为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立体分解图;图3B为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组合剖面图;图4A为再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立体分解图;图4B为再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组合剖面图;图5A为串接风扇组合正视图;图5B为串接风扇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减震结构1支撑体11上端111下端112阶部1121限位部1122固定座12管部121凸伸端1211容置空间1212底部1213固定部122凸伸臂1221插扣1222旋扣1223弹性元件13第一支撑端131第二支撑端132风扇2框体21第一开口211第二开口212基座213轴筒2131轴承21311受接部2132定子组22转子组23心轴231轴向缓冲间隙A。【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图1A为减震结构立体分解图;图1B为减震结构组合剖面图;图2A为风扇立体分解图;图2B为风扇分解剖面图;图2C为风扇组合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为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立体分解图;图3B为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组合剖面图;图4A为再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立体分解图;图4B为再另一实施基座及固定座之组合剖面图;第5A图串接风扇组合正视图;图5B串接风扇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A至图1B所示,本技术之减震结构1包含一支撑体11、一固定座12及一弹性元件13,该支撑体11具有一上端111及一下端112,该上端111及下端112方向相互背离(相反),且该下端112形成一阶部1121及一限位部1122,该阶部1121为一内凹结构,而限位部1122为一挡壁。该固定座12具有一管部121及一固定部122,固定座12沿轴向形成该管部121,该管部121具有一凸伸端1211及一容置空间1212,该容置空间1212内具有一底部1213,该固定部122具有一凸伸臂1221,该凸伸臂1221从该管部121外侧径向延伸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形成一插扣1222。该弹性元件13位于该支撑体11及该固定座12之间并设置在容置空间1212内,该弹性元件13具有一第一支撑端131及一第二支撑端132,该第一支撑端131接触该支撑体11的下端112,该第二支撑端132接触该容置空间1212的底部1213,该弹性元件13例如但不限制为一液态阻尼器、一气压阻尼器或一弹簧阻尼器。前述该阶部1121套设在该凸伸端1211内,该限位部1122形成在该阶部1121的外侧并对应该凸伸端1211,该凸伸端1211界定一内径,该内径大于该阶部1121之一外径,使该阶部1121可于该管部121内进行轴向移动,该弹性元件13处于未受力状态下,该凸伸端1211与该限位部1122之间具有一轴向缓冲间隙A,当该弹性元件13处于受力状态下,该轴向缓冲间隙A会缩短,且该凸伸端1211与该限位部1122将会相接触,该轴向缓冲间隙A的长或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定。请参阅图2A至图2C,并辅以参考图1A及图1B,为本技术之风扇2,风扇2结合了上述之减震结构1,该风扇2包含了一框体21、一定子组22及一转子组23,该框体21具有一第一开口211及一第二开口212,该第二开口212设有一基座213,该基座213上设有一轴筒2131及一受接部2132,该轴筒2131内设有至少一轴承21311,该定子组22套设于该轴筒2131外,该转子组23跟该定子组22对应,且具有一心轴231插设在该轴筒2131内贯穿该轴承21311。上述该支撑体11设于该轴筒2131内且位于该轴承21311的下方,该上端111支撑该轴承21311,该固定座12于基座213结合,在此实施例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结构及其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结构,应用于具有至少一轴承之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减震结构包含:一支撑体,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该上端支撑该轴承;一固定座,具有一管部及一固定部,该管部具有一凸伸端及一容置空间,该凸伸端对应该支撑体的下端,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底部,该固定部设置在该管部的一外侧;一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管部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支撑体及该固定座之间,该弹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支撑端接触该支撑体的下端,及一第二支撑端接触该容置空间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结构,应用于具有至少一轴承之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减震结构包含:一支撑体,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该上端支撑该轴承;一固定座,具有一管部及一固定部,该管部具有一凸伸端及一容置空间,该凸伸端对应该支撑体的下端,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底部,该固定部设置在该管部的一外侧;一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管部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支撑体及该固定座之间,该弹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支撑端接触该支撑体的下端,及一第二支撑端接触该容置空间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端形成一阶部及一限位部,该阶部套设在该凸伸端内,该限位部形成在该阶部的外侧对应该凸伸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伸端界定一内径大于该阶部的一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伸端与该限位部之间具有一轴向缓冲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包括一液态阻尼器、一气压阻尼器及一弹簧阻尼器其中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凸伸臂从该管部外侧径向延伸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形成一插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凸伸臂从该管部外侧径向延伸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形成一旋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为一外螺纹。9.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体,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设有一基座,该基座上设有一轴筒及一受接部,该轴筒内设有至少一轴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栢灏陈佑慈王仲澍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