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姿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831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基于具有LDPD二极管的传感器(18)的数据分析姿态的方法。设置下述步骤:通过用于检测姿态的传感器(18),通过测量用于检测呈反射度数据形式的2D数据的第一外部光、用于检测呈间距数据形式的3D数据的第二激光和第三剩余光,进行顺序的测量;检测2D数据和/或3D数据中的运动伪影(20),所述运动伪影在运动的物体中通过剩余载荷引起;通过仅对运动伪影(20)的处理,探测运动;和关于可能的姿态分析探测到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在基于的任务是,降低在辨识姿态时的结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分析姿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姿态的方法、一种具有传感器的交通工具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具中,日益重视,简化从交通工具外部操纵、在此尤其操作执行器、如后盖板。可靠地辨识运动、尤其较快的运动并且将其识别为姿态是重要的,并且大多需要传感装置和/或计算功率方面的高的耗费。来自作用范围大约为20cm的电容型传感器的不充分的运动信息使在远的距离中、例如在应观察直至两米的距离时对不同的运动样式的探测变难。姿态辨识系统的电流消耗由于所需的计算功率是过高的。打开、关闭后盖板首先借助检测区域中的停留持续时间和单个物体的定向的运动进行。在每次脚踢时脚停留的时间或还有延迟区域中的时间使后盖板的打开变慢。光学系统借助反射性的方法工作,使得物体辨识与脚或腿的反射率相关。由此造成,脚与传感器的间距可能强烈偏差。为了从时间图像中减去矢量,提高现有处理器的所需的计算功率并且因此静态电流和处理器的所需的计算功率不成比例地增大。DE102008052928A1公开了一种用于辨识图像中的姿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霍夫变换器,所述霍夫变换器被设计用于将图像中的或图像的预处理的版本中的元素识别成已识别的姿态元素,随后将所述姿态元素与数据库进行比较。DE102011082881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机动车中以确定的视角示出机动车的环境的方法,其中例如借助于立体声三角测量法关于所拍摄的图像信息确定空间信息、例如深度信息或空间坐标。DE102013004073A1公开一种用于辨识视频流中所检测的活动的方法以用于监控。在此规定:针对场中的帧序列,关于帧差的数据被累加、在累加器区中确定梯度和/或值差间距并且从梯度中推断出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现在,本专利技术基于的任务是,降低在辨识姿态时的结构要求。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0的交通工具或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基于具有LDPD二极管的传感器的数据来分析姿态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用于检测姿态的传感器,通过测量用于检测呈反射度数据形式的2D数据的第一外部光、用于检测呈间距数据形式的3D数据的第二激光和第三剩余光,进行顺序的测量;-检测2D数据和/或3D数据中的运动伪影,所述运动伪影在运动的物体中通过剩余载荷引起;-通过仅对运动伪影的处理,探测运动;和-关于可能的姿态分析探测到的运动。通过顺序的测量,也称作为1抽头(截取)方法,运动伪影在速度较高时变得明显。因此,运动伪影的量化能够用于运动的以及速度的矢量计算。传感器数据的分析能够通过转换到1抽头序列上在计算功率小的情况下以高的精度提供近似数据和间距信息和运动矢量。传统地,用于3抽头的电路以3重实施方案实施。在此处提出的1抽头解决方案中,仅需要一个电路。因此,三个二极管以并联电路运行,并且被输送给电容器。取决于二极管的所述并联电路,真实图像的映像(Abbild)配备有图像序列的剩余载荷。因此,在手或脚快速运动时,示出平滑的图像。与光标可比较地,现在辨识运动的方向,即矢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下述优点,在没有传感器的3D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矢量辨识接近。因此,需要处理器的更小的计算功率并且静态电流下降。从对运动伪影的量化的分析中,能够基于边缘算出速度信息并且基于像素边界算出矢量。通过并行地分析运动伪影或滤波,虽然帧率高,仍能够产生准确的图像用于辨识物体。运动伪影能够从2D数据和3D数据中获得。在此,有利地,不必对整个图像区域进行继续处理,而是仅对检测到的运动伪影进行继续处理,这明显降低计算耗费。在运动物体的边缘处的运动伪影的量化能够用于计算运动矢量。在量化的范围中,例如能够在每次测量中、即在每个图像或帧中使用最靠近传感器的边缘或点。于是,所述边缘和点的连接得出运动矢量或运动轨迹。在运动物体的边缘处的运动伪影的量化可以用于计算运动物体向着传感器的接近速度。在帧率已知、例如每秒十图像的情况下,根据在各个图像中确定的边缘或点能够确定物体的速度。在辨识出至姿态区域的定向运动之后,能够接通滤波器用于减小运动伪影。可以的是,在辨识出定向运动之后,从探测接近本身和其速度的接近模式切换到应有针对性地辨识姿态的姿态模式。于是,在所述姿态模式中,过量的运动伪影能够进行干扰,所述姿态模式在相对小的并且靠近传感器、例如离传感器大约五至五十厘米布置的区域中实施。能够为了辨识静止的物体对3D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在静止的物体的情况下不出现运动伪影,在该特殊情况下切换到3D测量。在重新运动时,又可以切换到2D测量。分析切换能够在辨识快速的物体时从2D数据至3D数据进行。在此,考虑2D数据或2D测量用于间距测量,该间距测量本来基于3D数据或3D测量。现在,当物体或运动对于2D测量变得过快时,这被辨识并且能够切换到3D测量,以便也准确地辨识快速的运动。除了借助2D数据的运动探测之外,能够进行借助3D数据的运动探测,并且能够对结果进行可信度测试。例如当对测量的精度或姿态的辨识提出特殊的要求时,能够选择所述变型形式。也能够将并行的2D和3D分析用于校准或训练姿态和/或人员。可以规定,在探测到的接近之后和/或在探测到的姿态之后,操作执行器。对操作执行器大多提出高的安全要求,所述安全要求通过在此提出的方法简单地并且快速地实现。此外可以规定,传感器被布置在交通工具中并且在通过无钥匙的进入方法成功识别实施接近和/或姿态的人员之后才操作交通工具的执行器。所述应用情况对于该方法是特别注定的,因为在此多个可能的用户和姿态遇到具有通常更小的计算功率的控制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工具包括具有LDPD二极管的传感器和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设备,其中控制设备被设立用于执行在上文中描述的方法。与在上文中描述的相同的优点和修改方案适用。当在交通工具的计算单元或控制设备上实施程序产品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在上文中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代码。与在上文中描述的相同的优点和修改方案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的设计方案从其余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到的特征中得出。只要在个别情况中没有另作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在本申请中提到的不同的实施方式能够有利地彼此组合。附图说明下面在实施例中根据所属的附图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具有传感器的交通工具的示意图;图2示出静止物体的两个传感器数据组的示意图;图3示出运动物体的四个传感器数据组的示意图;图4示出运动物体的四个时间错开的传感器数据组的示意图;和图5示出用于分析姿态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交通工具10的一个区域,诸如轿车的后保险杠的局部。此外,将载重车辆、公交车、摩托车、轨道交通工具以及空运和水运交通工具视作为交通工具。交通工具10包括用于辨识姿态的设备12。设备12此外能够被构造用于外部操作交通工具10的执行器14。执行器14例如是用于打开或关闭行李舱盖板的电动机。设备12此外包括控制设备16,所述控制设备与执行器14直接地或经由其他元件、诸如其他控制设备连接。此外,设备12包括传感器18,所述传感器具有辐射灵敏的、尤其光灵敏的二极管。例如使用光电二极管、适合于激光的光电二极管或在此在该示例中为LDPD二极管(LateralDrift-FieldPhotodetectorDiode,横向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分析姿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基于具有LDPD二极管的传感器(18)的数据分析姿态的方法,具有下述步骤:‑ 通过用于检测姿态的传感器(18),通过测量用于检测呈反射度数据形式的2D数据的第一外部光、用于检测呈间距数据形式的3D数据的第二激光和第三剩余光,进行顺序的测量;‑ 检测所述2D数据和/或所述3D数据中的运动伪影(20),所述运动伪影在运动的物体中通过剩余载荷引起;‑ 通过仅对所述运动伪影(20)的处理,探测运动;和‑ 关于可能的姿态分析探测到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4 DE 102016100075.21.一种用于基于具有LDPD二极管的传感器(18)的数据分析姿态的方法,具有下述步骤:-通过用于检测姿态的传感器(18),通过测量用于检测呈反射度数据形式的2D数据的第一外部光、用于检测呈间距数据形式的3D数据的第二激光和第三剩余光,进行顺序的测量;-检测所述2D数据和/或所述3D数据中的运动伪影(20),所述运动伪影在运动的物体中通过剩余载荷引起;-通过仅对所述运动伪影(20)的处理,探测运动;和-关于可能的姿态分析探测到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动物体的边缘处的运动伪影(20)的量化被用于计算运动矢量。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动物体的边缘处的运动伪影(20)的量化被用于计算运动物体向着所述传感器(18)的接近速度。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辨识出至姿态区域的定向运动之后,接通用于减小所述运动伪影(20)的滤波器。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3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埃特V温切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