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直流内阻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参数,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电池结构等因素均会对电池直流内阻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可以直流放电方法检测电池的直流内阻,即通过采用2个不同的大电流对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测量电池的压降,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池直流内阻。大电流的放电对电池会造成损害,如果为了检测电池而频繁测试,对电池的损害将会积累,反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以实现对电池组的电池直流内阻的安全准确测量,用于解决现有通过直流放电法中采用大电流的放电时会对电池会造成损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包括:采集样本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和样本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电池开路电压、电池交流内阻、电池容量以及电池放电末端温升;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样本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和样本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电池开路电压、电池交流内阻、电池容量以及电池放电末端温升;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电池直流内阻;利用所述样本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和第二电池数据对构建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选择训练误差小于阈值且所述训练误差最小的神经网络作为目标神经网络;采集测试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将所述测试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输入到所述目标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预测所述测试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样本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和样本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电池开路电压、电池交流内阻、电池容量以及电池放电末端温升;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电池直流内阻;利用所述样本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和第二电池数据对构建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选择训练误差小于阈值且所述训练误差最小的神经网络作为目标神经网络;采集测试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将所述测试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输入到所述目标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预测所述测试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的过程,包括:按照预设充电标准对待采集的目标电池进行充电至满电状态;其中,所述目标电池为所述样本电池或者所述测试电池;测量所述满电状态下所述目标电池的电池开路电压和电池交流内阻;按照预设放电标准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放电至预设的截止电压;采集所述目标电池在放电截止电压时的放电末端温度;根据所述放电末端温度和当前室温,计算所述目标电池的电池放电末端温升;测量所述目标电池的电池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池数据的过程,包括:在预设的荷电状态下,分别采用不同的放电电流对所述目标电池放电到相同的时间间隔;其中,不同的放电电流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在每次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放电到所述时间间隔后,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回充以使其返回所述荷电状态;测量放电前和放电到所述时间间隔时所述目标电池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目标电池每次放电时的电流值;根据测量到的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所述目标电池的电池直流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满电状态下的所述目标电池的电池开路电压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目标电池静置预设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之前,对所述第一电池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充电标准对待采集的目标电池进行充电至满电状态之前,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