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40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相互卷绕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壳体内的空间被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隔成螺旋状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壳体的两端设分别置有自壳体的中部向下延伸的第一排液通道和第二排液通道,第一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第一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口,第二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第二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口。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排液通道和第二排液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的下部,能够将换热器中下半部分积存的物料排空,进而使得开始工作阶段的传热达到预定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由两张平行的金属薄板卷制而成,形成两个独立的螺旋形通道,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通过金属壁进行热交换。国内螺旋板式换热器按通道两端的密封情况可以分为I型不可拆式、II型可拆式和III型贯通式。对于I型不可拆结构,现有卧式安装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均存在着在停工时换热器中位于中心以下部分的每个半圈中的物料无法很方便地排出的问题;或者在通道清洗后上面所述通道中的清洗液无法方便地排出的问题。这种情况,对于间隙操作的工况尤为突出。换热器通道中积存的物料会对随后的正常开工造成影响。使得开始阶段的传热达不到预定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排空的卧式安装的螺旋板式换热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状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相互卷绕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定距柱,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隔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状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相互卷绕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定距柱,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隔成螺旋状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设分别置有自壳体的中部向下延伸的第一排液通道和第二排液通道,所述第一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状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相互卷绕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定距柱,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隔成螺旋状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设分别置有自壳体的中部向下延伸的第一排液通道和第二排液通道,所述第一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排液通道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上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封闭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沿着所述第一排液通道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空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口沿着所述第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元周家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