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东岭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25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它包括沉管本体,还包括凹管槽,Y形支架,沉管本体上纵向设置有凹管槽,凹管槽为长条状,凹管槽下端部为斜面底,斜面底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凹管槽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圆周方向上,每个凹管槽内设置有闭合状态的Y形支架,Y形支架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下端部的斜面底对应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筑基础施工沉管通过改进,能够增强桩孔内壁的稳固性、对于挤土效应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进而使得沉管灌注桩减少或者避免产生倾斜断裂甚至错位的结果,且本产品易于制作和操作,实用性强。

Immersed pipe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immersed tube, it includes tube body, including concave pipe, Y shaped bracket, a concave groove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on the tube immersed body, concave groove tube strip-shaped concave groov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clined tube bottom, bottom slope from inside ou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ilt, concave at least 3 distribution pipe groove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immersed body, each tube concav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Y shaped bracket closed, Y support frame at the bottom slope side, Y support frame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clined end and the concave tube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slo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mmersed by improving,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pile wall, the soil compaction effect produced a preventive effect, thus making the cast-in-place pile to reduce or avoid even inclined fracture dislocation results, and this product is easy to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
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工程的一种施工工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
技术介绍
沉管灌注桩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众多类型桩基础中的一种,是采用与桩的设计尺寸相适应的钢管(即沉管),在端部套上桩尖后沉入土中后,在套管内吊放钢筋骨架,然后边浇注混凝土边锤击拔管,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多用于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或利用振动器振动沉管、拔管成桩,这种方式除了事宜于上述地基外,还可用于稍密及中密的碎石土地基,利用拔管时的振动捣实混凝土最后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桩。与一般钻孔灌注桩相比,沉管灌注桩避免了一般钻孔灌注桩桩尖浮土造成的桩身下沉,持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桩身表面浮浆现象,另外,该方法也更节省材料,但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拔管过快容易造成桩身缩颈,而且由于是挤压土质而形成的桩,前期浇注好的桩易受到挤土效应而产生倾斜断裂甚至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对浇筑桩倾斜断裂甚至错位起到一定预防作用的沉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建筑基础施工沉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沉管本体,还包括凹管槽,Y形支架,沉管本体上纵向设置有凹管槽,凹管槽为长条状,凹管槽下端部为斜面底,斜面底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凹管槽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圆周方向上,每个凹管槽内设置有闭合状态的Y形支架,Y形支架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下端部的斜面底对应匹配。作为本是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管槽上端部为平面底。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Y形支架的由母条杆和子条杆构成,母条杆由粗杆、细杆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交汇处为直角,子条杆一端为锥形头,另一端为圆弧尾,子条杆与母条杆的细杆部分并行,且圆弧尾设置在母条杆的直角处,圆弧尾处设置有垂直于圆弧尾的尾轴,子条杆通过尾轴与母条杆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细杆端部为半圆形底,子条杆的锥形头的锥尖位于相对于母条杆的远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子条杆为两个以上前后设置,前子条杆的圆弧尾具体为椭圆弧尾,椭圆弧尾和后子条杆的锥形头相互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设置了凹管槽,在凹管槽内设置了Y形支架,凹管槽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圆周方向上,这样可以是桩孔的内壁上嵌入Y形支架,对桩孔内壁起到固定、阻挡作用,降低桩孔内壁挤土效应的发生以及挤土效应的造成的影响;Y形支架,展开后有一端收入桩孔内壁内,加强稳定效果;凹管槽下端部为斜面底,斜面底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Y形支架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下端部的斜面底对应匹配,这样有利于Y形支架脱离凹管槽,嵌入桩孔内壁;凹管槽上端部为平面底,阻止Y形支架在沉管时脱离凹管槽;Y形支架的由母条杆和子条杆构成,母条杆由粗杆、细杆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交汇处为直角,子条杆一端为锥形头,另一端为圆弧尾,子条杆与母条杆的细杆部分并行,使得整个Y形支架能完全的放置于凹管槽内,减少沉管是桩孔壁的摩擦影响,且圆弧尾设置在母条杆的直角处,圆弧尾处设置有垂直于圆弧尾的尾轴,子条杆通过尾轴与母条杆转动连接,这样可以限制子条杆的转动范围,使得子条杆与母条杆夹角最大为90度,这样子条杆能够垂直插入桩孔内壁,母条杆能够和桩孔内壁平行,同时也可以防止Y形支架过度的随沉管本体进行上移;细杆端部为半圆形底,便于Y形支架在沉管本体上升时滑出凹管槽,子条杆锥形头的锥尖位于相对于母条杆的远侧,有利于子条杆随沉管本体上移时能够抓住桩孔内壁并插入桩孔内壁;两个以上子条杆前后设置,前子条杆的圆弧尾具体为椭圆弧尾,椭圆弧尾和后子条杆的锥形头相互接触,可以增加子条杆抓取桩孔内壁着力点,同时椭圆弧尾能够和锥形头联动,前子条杆展开时促使后条杆展开,进而开始抓取桩孔内壁。总之,本技术建筑基础施工沉管通过改进,能够增强桩孔内壁的稳固性、对于挤土效应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进而使得沉管灌注桩减少或者避免产生倾斜断裂甚至错位的结果,且本产品易于制作和操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Y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沉管本体;2、Y形支架;3、凹管槽;4、斜面底;5、母条杆;6、子条杆;6-1、锥形头;7、前子条杆;8、后子条杆;9粗杆;10、细杆;11、尾轴;12平底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附图5,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它包括沉管本体1,凹管槽3,Y形支架2,沉管本体1上纵向设置有凹管槽3,凹管槽3为长条状,凹管槽3下端部为斜面底4,斜面底4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凹管槽3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1圆周方向上,每个凹管槽3内设置有闭合状态的Y形支架2,Y形支架2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2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3下端部的斜面底4对应匹配,Y形支架2的由母条杆5和子条杆6构成,母条杆5由粗杆9、细杆10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交汇处为直角,子条杆6一端为锥形头6-1,另一端为圆弧尾,子条杆6与母条杆5的细杆10部分并行,且圆弧尾设置在母条杆5的直角处,圆弧尾处设置有垂直于圆弧尾的尾轴11,子条杆6通过尾轴11与母条杆5转动连接。细杆10端部为半圆形底,子条杆6的锥形头6-1的锥尖位于相对于母条杆5的远侧。子条杆6为两个以上前后设置,前子条杆7的圆弧尾具体为椭圆弧尾,椭圆弧尾和后子条杆8的锥形头相互接触。实施时,Y形支架2折叠使得子条杆6和母条杆5呈一字形,放入凹管槽3内,使得Y形支架2的底端的斜面端与斜面底4对应,在使得整个沉管本体1下降到预定的位置,下降过程由于Y形支架2本身的重量以及Y形支架2置放凹管槽3内,则Y形支架2不会滑出凹管槽3。拔管成桩过程中,沉管本体1向上移动,则子条杆6一端的锥形头6-1通过尾轴11转动并由锥形头6-1刺入桩孔内壁,随着沉管本体1的上移,斜面底4托起Y形支架2的底端,并使得锥形头6-1深入桩孔内壁,由于Y形支架2受到阻力增大,则Y形支架2的底端滑出凹管槽3,Y形支架2的母条杆5稍微变形,则Y形支架2整体滑出凹管槽3外,在凹管槽3上端部设置为平底面12时,细杆10端部为半圆形底,则更方便整个Y形支架2滑出凹管槽3。Y形支架2滑出凹管槽后,由于沉管本体1的挤压,则Y形支架2楔如桩孔内壁,多个的Y形支架2分布在桩孔内壁,对桩孔内壁起到固结、稳固作用。子条杆6是要插入桩孔内壁的,过长受到的阻力大,则子条杆6和母条杆5之间的夹角较小,子条杆6深入桩孔内壁的垂直深度不多,增加子条杆6的个数,可以增加抓取桩孔内壁的着力点增加,同时每个子条杆6的阻力相对小,则子条杆6和母条杆5夹角增大,相对而言子条杆6深入的深度较多,两个以上前后设置,前子条杆7的圆弧尾具体为椭圆弧尾,椭圆弧尾和后子条杆8的锥形头相互接触,前子条杆7展开,会促使后子条杆8的展开。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包括沉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管槽,Y形支架,沉管本体上纵向设置有凹管槽,凹管槽为长条状,凹管槽下端部为斜面底,斜面底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凹管槽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圆周方向上,每个凹管槽内设置有闭合状态的Y形支架,Y形支架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下端部的斜面底对应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包括沉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管槽,Y形支架,沉管本体上纵向设置有凹管槽,凹管槽为长条状,凹管槽下端部为斜面底,斜面底为从内上向外下方向倾斜,凹管槽至少3个以上分布在沉管本体圆周方向上,每个凹管槽内设置有闭合状态的Y形支架,Y形支架的底端为斜面端,Y形支架底端的斜面端与凹管槽下端部的斜面底对应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管槽上端部为平面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施工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形支架的由母条杆和子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岭何江马丽丽包纯
申请(专利权)人:张东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