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820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该支座包括上封板、承压囊体、下封板,承压囊体上端、下端分别密封固定连接上封板、下封板。其设计要点在于承压囊体的内腔设有气囊,气囊内填充气体,且承压囊体内腔与气囊外壁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密实填充固态颗粒,且气囊在固态颗粒包围挤压下定位于承压囊体内腔的中部。当该支座承受竖向激振时,由所述承压囊体及内腔的固态颗粒和气囊共同承载激振力,固态颗粒间形成摩擦,即形成耗能阻尼,固态颗粒包围气囊,使气囊外壁仅承受压力,同时气囊对固态颗粒的挤压传力形成弹性支撑,对该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形成弹性力和恢复力,以此实现减振隔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隔振装置,是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投资和发展领域之一。随着各大、中型城市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振动问题,影响了地铁邻近建筑的室内舒适度和古建筑的安全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地铁运行时以竖向高频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且建筑物的体量和质量一般较大,因此设置在建筑物基础部位的隔振支座不仅应具有竖向减振和隔振功能,且应具有足够大的抗压承载力。传统的隔振支座主要包括板式橡胶支座、空气弹簧和油阻尼钢弹簧组合支座。其中,板式橡胶支座虽具有足够大的抗压承载力和水平向隔振功能,却难以做到竖向减振与隔振;空气弹簧虽具有竖向隔振功能,但抗压承载力和阻尼系数不足,仅适用于质量较轻的机械设备和临时建筑;油阻尼钢弹簧组合支座虽具有竖向减振隔振功能,但钢弹簧的极限抗压承载力较难提高,且其耐介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为此,有待设计一种新的隔振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支座抗压承载能力欠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包括上封板(1)、承压囊体(2)、下封板(3),承压囊体上端、下端分别密封固定连接上封板、下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的内腔设有气囊(5),气囊内填充气体,且承压囊体内腔与气囊外壁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密实填充直径为0.1~0.25mm的固态颗粒(8),且所述气囊在固态颗粒包围挤压下定位于承压囊体内腔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包括上封板(1)、承压囊体(2)、下封板(3),承压囊体上端、下端分别密封固定连接上封板、下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的内腔设有气囊(5),气囊内填充气体,且承压囊体内腔与气囊外壁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密实填充直径为0.1~0.25mm的固态颗粒(8),且所述气囊在固态颗粒包围挤压下定位于承压囊体内腔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沿竖向分布形成至少两段囊体,相邻囊体间通过套接腰环(9)形成内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的各段囊体内腔中部均设有气囊(5)。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通过充气管路沿上封板(1)或下封板(3)导通至承压囊体(2)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外壁与充气管路(7)密封结合处,以及气囊外壁与该密封结合相对的另一侧,均通过碳纤维增强橡胶(6)补强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涛李水明侯姗姗王建超王卫国陈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