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64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筒架,该纱筒架包括立柱和套设在立柱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呈圆锥台形设置且中部镂空形成头部和尾部,所述底座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夹设有多个用于抵压纱筒内壁的圆形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从头部到尾部呈渐大设置,具有能适应于带孔的纱筒快捷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Cr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bbin creel, the frame comprises an upright post and a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column, the base is in a cone shape is provided and hollow form the head and tail, sandwiched between the base of the head and tail of a plurality of circular elastic sheet pressed against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um, the elastic from head to tail was gradually set up, can adapt to the bobbin with a hole in the quick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纱筒架
本技术涉及络筒机中纱筒固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筒架。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其通过纱筒与络筒的抵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通过络筒带动纱筒转动,从而将纱线卷绕在络筒上。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当于二十多只管纱。筒子可用于整经,并捻,卷纬,染色,无梭织机上的纬纱以及针织用纱等。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纱会造成停台时间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装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产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二是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棉纺厂生产的纱线上存在着一些疵点和杂质,比如粗节,细节,双纱,弱捻纱,棉结等。络筒时利用清纱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查,清除纱线上对织物的质量有影响的疵点和杂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授权公告号为CN203474074U、申请日为2013年9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络筒机用纱筒架,包括锥台形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套设有弹性撑套,弹性撑套包括顶部端环以及设置在顶部端环上的至少三片向外张开的弹性撑片,弹性撑片周向均布。上述的纱筒架通过三片向外张开的弹性撑片设置,在弹性撑片向外弹力的作用下将纱筒抵住,实现纱筒的安装固定,而由于固定仅通过弹性撑片抵住,在拆卸时直接拔出即可,非常方便。但实际中部分纱筒其上设置有很多通孔使得纱筒的侧壁呈网格状,通过向外张开的弹性撑片设置会使得弹性撑片的端部插入到通孔中,不仅会影响纱线卷绕到纱筒上,且在拆卸时很容易造成弹性撑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筒架,具有能适应于带孔的纱筒快捷安装和拆卸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纱筒架,包括立柱和套设在立柱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呈圆锥台形设置且中部镂空形成头部和尾部,所述底座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夹设有多个用于抵压纱筒内壁的圆形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从头部到尾部呈渐大设置。如此设置,在将纱筒套设到底座上后,沿头部向尾部方向将纱筒套到底座上,在套设过程中由于纱筒的直径逐渐减小,在底座上的弹性片会与纱筒的内侧壁抵触,继续推动纱筒,直到纱筒内侧壁与头部和尾部的侧壁也抵触,此时弹性片变形,在形变力的作用下压住纱筒内侧壁,使纱筒在套设在底座上;同时,由于弹性片的作用,底座与纱筒间的阻力较大,不易发生相对滑动,可以提高绕线效果,降低打结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部和尾部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抵接筒,在所述抵接筒与头部以及抵接筒与尾部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弹性片的压板。如此设置,通过抵接筒的两端与头部、尾部抵接将弹性片夹住,在弹性片磨损后,可以通过松动连接使得抵接筒与头部、尾部间的夹持力消失,方便弹性片取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片上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压板的直径,所述弹性片上设置有多个与通孔连通的缺口。如此设置,由于需要夹持,使得通孔必定会比压板的直径小,通过缺口的设置,使得弹性片可以在不将抵接筒与头部取出的情况下,只需要松动抵接筒与头部,松开对弹性片的夹持,即可将弹性片取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抵接筒两端的压板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弹性片的凸起。如此设置,通过凸起设置,来径向定位弹性片,同时可以将通孔的直径扩大,减小夹持的面积,使得其在缺口的作用下,更加方便取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凸起的厚度小于弹性片的厚度。如此设置,避免在凸起的干扰下,压板无法夹紧弹性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部和尾部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如此设置,通过轴承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在立柱上转动,且摩擦力很小,进而降低对纱筒与络筒间摩擦传动的影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如此设置,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抵消夹持弹性片是产生的轴向作用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立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底座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与头部上轴承抵接的挡片。如此设置,通过固定螺栓的和挡片来实现底座的连接以及弹性片的夹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弹性片的作用下,纱筒的安装和拆卸非常简单,且可以适应于带孔的纱筒;同时,弹性片在需要更换是只需要松动固定螺栓即可,弹性片的安装和拆卸也非常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纱筒架正向的结构;图3是本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纱筒架背向的结构。图中,1、立柱;2、底座;21、头部;22、尾部;23、抵接筒;3、弹性片;31、通孔;32、缺口;4、固定螺纹;5、挡片;6、压板;7、圆锥滚子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纱筒架,如图1所示,立柱1和底座2,底座2呈圆锥台形,在底座2的轴心线方向上设置有一插孔,通过插孔底座2套设在立柱1上并可在立柱1上转动,纱筒插设在底座2上并与底座2的侧壁配合抵接。参照图2,底座2的中部镂空形成头部21和尾部22,中部镂空部位呈圆柱状。底座2被分割成三段,分别为头部21、尾部22和抵接筒23,抵接筒23位于头部21和尾部22之间,在抵接筒23与头部21的连接处夹设有弹性片3,在抵接筒23与尾部22的连接处也夹设有弹性片3,两弹性片3呈圆环形且垂直立柱1的轴心设置,且沿头部21到尾部22两弹性片3的直接呈渐大设置,在纱筒的内壁与底座2的侧壁贴合时,弹性片3变形在纱筒内壁上产生压力。参照图1和图2,在抵接筒23、头部21和尾部22上均设置有压板6,压板6设置在抵接筒23于头部21和尾部22间相互抵接的端面上用来夹持弹性片3,压板6的直径大于抵接筒23的直径。在弹性片3上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的直径小于压板6的直径大于立柱1的直径,在抵接筒23两端的压板6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卡接弹性片3的凸起,凸起的直径与通孔31的直径相同,凸起高度小于弹性片3的厚度,通过凸起对弹性片3进行径向定位避免弹性片3安装时偏离轴心。弹性片3上设置有多个与通孔31连通的缺口32,缺口32程长方形且沿弹性片3的圆心呈均匀分布。其中,弹性片3的圆心与缺口32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压板6的最大直径。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头部21和尾部22上分别嵌设有一个轴承,轴承设置在底座2的两端,选用圆锥滚子轴承7。如图2所示,在立柱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一挡片5,挡片5的直径大于立柱1的直径,固定螺栓带动挡片5压紧头部21上的圆锥滚子轴承7使得头部21、尾部22和抵接筒23三种压紧。在安装纱筒时,只需要将纱筒套设到底座2上后,沿头部21向尾部22方向将纱筒套到底座2上,在套设过程中由于纱筒的直径逐渐减小,在底座2上的弹性片3会与纱筒的内侧壁抵触,继续推动纱筒,直到纱筒内侧壁与头部21和尾部22的侧壁也抵触,此时弹性片3变形,在形变力的作用下压住纱筒内侧壁,此时纱筒即可稳定的套设在底座2上;拆卸时直接将纱筒沿反方向取出即可。在更换弹性片3时,松动固定螺栓,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纱筒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筒架,包括立柱(1)和套设在立柱(1)上的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呈圆锥台形设置且中部镂空形成头部(21)和尾部(22),所述底座(2)的头部(21)和尾部(22)之间夹设有多个用于抵压纱筒内壁的圆形弹性片(3),所述弹性片(3)从头部(21)到尾部(22)呈渐大设置;所述头部(21)和尾部(22)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抵接筒(23),在所述抵接筒(23)与头部(21)以及抵接筒(23)与尾部(22)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弹性片(3)的压板(6);所述弹性片(3)上设置有通孔(31),且通孔(31)的直径小于压板(6)的直径,所述弹性片(3)上设置有多个与通孔(31)连通的缺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筒架,包括立柱(1)和套设在立柱(1)上的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呈圆锥台形设置且中部镂空形成头部(21)和尾部(22),所述底座(2)的头部(21)和尾部(22)之间夹设有多个用于抵压纱筒内壁的圆形弹性片(3),所述弹性片(3)从头部(21)到尾部(22)呈渐大设置;所述头部(21)和尾部(22)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抵接筒(23),在所述抵接筒(23)与头部(21)以及抵接筒(23)与尾部(22)间相互抵接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弹性片(3)的压板(6);所述弹性片(3)上设置有通孔(31),且通孔(31)的直径小于压板(6)的直径,所述弹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广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