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63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解决了现有油墨印刷机存在经过压印处理和烘干处理后的纸张会出现部分油墨未完全烘干的情况,如此一来,纸张在输送过程中就容易造成刮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送带、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的下压辊、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辊的正上方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上压辊,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形成有供纸张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压辊的外壁和所述下压辊的外壁上均包覆有带有柔性凸柱的外包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纸张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刮花现象的优点。

Paper pressing device for ink prin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ressing paper ink printing machine, printing machine has solved the existing ink after embossing processing and dried paper will be part of the ink is not completely dry, so that the paper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it is easy to cause scratch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ing conveyor belt and a fixed frame, and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pressing mechanism of the fixed frame, wherein the pres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rotatably connected under the pressure roller, an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roll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bracket on the roller, the roller between with the lower roll gap is formed through the outer wall for pap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roll and the lower press roll are coated with the flexible convex column with outsourc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paper in conveying The advantages of scraping in th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印刷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印刷后的纸张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纸张起伏的现象,从而导致纸张褶皱或者直接卡死在输纸机构中。为解决印刷的纸张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褶皱或者卡死的问题,授权公告号CN2042977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设备传送带的压纸装置,包括一体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固定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上的连接轴、以及通过连接轴固定在传送带上的压板,压板转动连接于连接轴,压板上面向传送带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滑动部。滑动部包括与开设在凹槽上的固定轴孔相配合的固定轴杆、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轴杆上的滚轮。压板上与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同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倾斜设置的凸起,凸起的底面与传送带相平行并与底面之间存有供纸张通过的间隙。在传输纸张时,滚轮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发生转动,滚轮在转动的同时对纸张产生一个向前的输送力并碾压纸张,使得纸张不会产生起伏;在纸张穿过凸起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时,凸起进一步对纸张产生按压,从而使纸张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平整性。纸张印刷后虽然会进行烘干处理,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部分油墨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如此一来,在滚轮碾压纸张时就容易出现刮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具有减少纸张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刮花现象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包括输送带、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的下压辊、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辊的正上方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上压辊,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形成有供纸张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压辊的外壁和所述下压辊的外壁上均包覆有带有柔性凸柱的外包带。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纸张的输送时,输送带带动上压辊和下压辊发生转动,上压辊和下压辊在转动的同时对纸张产生一个向前的输送力并碾压纸张,使纸张在输送的过程中保持平整;包覆在上压辊的外壁和下压辊的外壁上的外包带,将纸张与上压辊和下压辊的面接触,转换为纸张与柔性凸柱的点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从而具有减少出现刮花现象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上压辊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上连接管、以及套接在所述上连接管外的上压辊本体,所述上压辊本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管;所述下压辊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下连接管、以及套接在所述下连接管外的下压辊本体,所述下压辊本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管。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间较长后,外包带上的凸柱会磨硬,硬化后的凸柱会降低使用效果,此时,即需要对上压辊和下压辊上的外包带进行更换,通过解除上压辊本体和上连接管之间、下压辊本体和下连接管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从固定架上取下上压辊本体和下压辊本体,并进行外包带的更换;安装时,将上压辊本体套接在上连接管外,并通过固定组件将上压辊本体固定于上连接管,下压辊本体的安装方法与上压辊本体的安装方法相同;相较于上压辊本体的两端和下压辊本体的两端直接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方案,具有安装和拆除操作简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上连接管或所述下连接管螺纹连接的连接帽、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帽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供所述上连接管或所述下连接管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套穿接在所述上压辊本体或所述下压辊本体内,且与所述上压辊本体或所述下压辊本体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先将上压辊本体的两端分别套接在对应的上连接管外,然后转动连接帽使其带动连接套转动,使连接套螺纹连接于上压辊本体,上压辊本体即实现了与上连接管的固定;下压辊的安装方法与上压辊的安装方法相同;拆卸时,转动连接帽使其带动连接套转动,使连接套从上压辊本体内脱离,然后使上压辊本体脱离上连接管即可;下压辊的拆卸方法与上压辊的拆卸方法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同时贯穿于所述上连接管和所述上压辊本体或者同时贯穿于所述下连接管和所述下压辊本体的销钉、以及贯穿于所述销钉的锁紧件。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先将上压辊本体的两端套接在对应的上连接管外,然后利用销钉和锁紧件将上压辊本体和上连接管之间固定即可,下压辊的安装方法与上压辊的安装方法相同;拆卸时,首先拆除锁紧件及销钉,然后使上压辊本体脱离上连接管即可,下压辊的拆卸方法与上压辊的拆卸方法相同。作为优选,所述上压辊本体的两端和所述下压辊本体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耳,所述销钉同时贯穿于所述连接耳和所述上连接管或者同时贯穿于所述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管。采用上述方案,便于进行销钉的插入和取出操作。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为具有弹性的U形锁紧件,且所述锁紧件穿设在贯穿所述销钉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接。采用上述方案,施力于锁紧件使其发生形变,并穿入第二通孔内,撤去施加于锁紧件上的外力后,锁紧件恢复形变并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起到锁紧销钉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向外膨大,所述第一弹片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弹片的端部均向外弯曲延伸形成与所述销钉抵接的限制部。采用上述方案,向外膨大的连接部和限制部使锁紧件起到在上压辊和下压辊发生转动时,阻止锁紧件从第二通孔内脱落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压紧机构背向纸张输送方向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橡胶承托轴。采用上述方案,橡胶承托轴对纸张起到承托作用,并且橡胶承托轴具有一定的粘性,增大了纸张与承托轴之间的摩擦力,具有降低纸张与承托轴之间出现滑移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承托机构还包括底板和上盖,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纸张穿过的通槽,所述承托轴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之间,且所述承托轴与所述上盖之间存有大于纸张厚度的空隙。采用上述方案,纸张在穿过通槽时,纸张上印有图案和字体的一面与上盖之间存有空隙,从而减少出现刮花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均呈弧形,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的外凸方向相反。采用上述方案,底板和上盖之间形成空腔,承托轴位于空腔内,减少了承托轴沾染灰尘的几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包覆在上压辊外和下压辊外的带有柔性凸柱的外包带,将纸张与上压辊、纸张与下压辊的面接触,转换为纸张与凸柱的点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从而具有减少发生刮花现象的优点;其二,上压辊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上连接管、以及套接在上连接管外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上连接管的上压辊本体,下压辊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下连接管、以及套接在下连接管外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下连接管的下压辊本体,具有便于进行上压辊、下压辊的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其三,承托机构包括具有粘性的橡胶承托轴,能够减少纸张与承托轴之间出现滑移的现象;其四,承托轴还包括外凸方向相反的底板和上盖,底板和上盖之间形成空腔,橡胶承托轴位于空腔内,具有降低橡胶承托轴沾染灰尘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沿垂直于上压辊的轴向的方向的半剖图,用以显示承托机构的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一沿上压辊的轴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包括输送带(90)、固定架(100)、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00)上的压紧机构(20),其特征是:所述压紧机构(20)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00)转动连接的下压辊(2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辊(22)的正上方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0)的上压辊(21),所述上压辊(21)与所述下压辊(22)之间形成有供纸张(80)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压辊(21)的外壁和所述下压辊(22)的外壁上均包覆有带有柔性凸柱(71)的外包带(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包括输送带(90)、固定架(100)、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00)上的压紧机构(20),其特征是:所述压紧机构(20)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00)转动连接的下压辊(2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辊(22)的正上方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0)的上压辊(21),所述上压辊(21)与所述下压辊(22)之间形成有供纸张(80)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压辊(21)的外壁和所述下压辊(22)的外壁上均包覆有带有柔性凸柱(71)的外包带(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压辊(2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0)的上连接管(212)、以及套接在所述上连接管(212)外的上压辊本体(211),所述上压辊本体(211)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管(212);所述下压辊(2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0)的下连接管(222)、以及套接在所述下连接管(222)外的下压辊本体(221),所述下压辊本体(221)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管(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上连接管(212)或所述下连接管(222)螺纹连接的连接帽(3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帽(30)的连接套(40),所述连接套(40)上开设有供所述上连接管(212)或所述下连接管(222)穿设的第一通孔(41),所述连接套(40)穿接在所述上压辊本体(211)或所述下压辊本体(221)内,且与所述上压辊本体(211)或所述下压辊本体(22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印刷机的压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同时贯穿于所述上连接管(212)和所述上压辊本体(211)或者同时贯穿于所述下连接管(222)和所述下压辊本体(221)的销钉(50)、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鹏印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