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723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滴液收集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滴收集箱,且液滴收集箱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分别与支柱的左右侧壁连接,该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微流控芯片和微流管,可以使不同液滴在不同的微流管内流动,不会发生液滴在流动过程中相互融合的现象,不会影响得到的液滴的单分散性和形状,而且液滴在不同微流管内流动,流动速度快,多种液滴同时汇聚在液滴收集箱内,可以大量制备聚合物粒子。

A droplet collection device based on microfluidic ch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fluidic droplet coll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based on the liquid collecting devic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op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pillar,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collecting box, and the liquid collecting box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two sets of the fixed block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 pillar, the microfluidic droplet collection device, based on reasonable design, strong practicability, using microfluidic chip and micro flow pipe, can make different droplet in different micro flow pipe flow. No drop in the flow process of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phenomenon, the droplets are monodisperse and shape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droplet in different micro flow pipe flow, flow speed, a variety of droplet together in liquid A large amount of polymer particles can be prepared in a drop collection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滴液收集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微流控技术是制备微乳液的新兴技术,它是通过数十到数百微米尺度的通道来处理或者操控少量流体的科学和技术体系。通过改变油或水溶液的组分,可制备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中的微乳液,而将乳液进行聚合就得到多功能的聚合物粒子,目前,微流控技术制备微乳液的过程是首先在微流控芯片中产生前驱体乳液液滴,然后,液滴通过外接管道进入接收液中收集,而制备光聚合的微乳液通常是将微乳液收集到器皿中进行光照或在管道内直接进行光聚合。然而,在液滴流经管道时,由于流体的扰动,液滴融合现象非常明显,严重影响得到的液滴的单分散性和形状。另外,经上述过程产生液滴的速度较慢且液滴数量少,难以大量制备聚合物粒子,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传统的液滴流经管道时,由于流体的扰动,液滴融合现象非常明显,严重影响得到的液滴的单分散性和形状,产生液滴的速度较慢且液滴数量少,难以大量制备聚合物粒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滴收集箱,且液滴收集箱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分别与支柱的左右侧壁连接,所述液滴收集箱的左右侧壁均开有中空内腔,两组所述中空内腔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光固灯珠,两组所述支柱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顶部均匀插接有微流管,所述微流管的底端贯穿于微流控芯片的底部,且微流管的底端插接于液滴收集箱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均匀开有与微流管相配合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腔横向安装有过滤层。优选的,所述液滴收集箱为透明钢化玻璃箱,且液滴收集箱的外壁设置有黑色遮光纸层。优选的,所述光固灯珠为UVLED灯珠。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微型超滤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微流控芯片和微流管,可以使不同液滴在不同的微流管内流动,不会发生液滴在流动过程中相互融合的现象,不会影响得到的液滴的单分散性和形状,而且液滴在不同微流管内流动,流动速度快,多种液滴同时汇聚在液滴收集箱内,可以大量制备聚合物粒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3液滴收集箱、4固定块、5中空内腔、6光固灯珠、7连接块、8微流控芯片、9微流管、10导流板、11导流槽、12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滴收集箱3,且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两组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分别与支柱2的左右侧壁连接,所述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侧壁均开有中空内腔5,两组所述中空内腔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光固灯珠6,两组所述支柱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两组所述连接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微流控芯片8,所述微流控芯片8的顶部均匀插接有微流管9,所述微流管9的底端贯穿于微流控芯片8的底部,且微流管9的底端插接于液滴收集箱3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的顶部均匀开有与微流管9相配合的导流槽11,所述导流槽11的内腔横向安装有过滤层12。其中,所述液滴收集箱3为透明钢化玻璃箱,且液滴收集箱3的外壁设置有黑色遮光纸层,黑色遮光纸层防止外界光线使收集液发生固化,所述光固灯珠6为UVLED灯珠,所述过滤层12为微型超滤膜层,过滤层12过滤掉液滴中微颗粒。工作原理:分别将两种互不相容的液滴通过导流槽11注入到多个微流管9内,过滤层12在导流槽11内对液滴过滤,注入到微流管9内的液滴形成单乳液,并形成稳定的液流体,由于液流体重力的作用经过微流控芯片8的内腔后,再快速的通过微流控芯片8底端的微流管9进入到液滴收集箱3内,与滴液收集箱3内的收集液融合,之后打开光固灯珠6,通过光固灯珠6的照射,将滴液收集箱3内的收集液固化,制成聚合物粒子。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滴收集箱(3),且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两组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分别与支柱(2)的左右侧壁连接,所述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侧壁均开有中空内腔(5),两组所述中空内腔(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光固灯珠(6),两组所述支柱(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两组所述连接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微流控芯片(8),所述微流控芯片(8)的顶部均匀插接有微流管(9),所述微流管(9)的底端贯穿于微流控芯片(8)的底部,且微流管(9)的底端插接于液滴收集箱(3)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的顶部均匀开有与微流管(9)相配合的导流槽(11),所述导流槽(11)的内腔横向安装有过滤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滴收集箱(3),且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两组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分别与支柱(2)的左右侧壁连接,所述液滴收集箱(3)的左右侧壁均开有中空内腔(5),两组所述中空内腔(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光固灯珠(6),两组所述支柱(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两组所述连接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微流控芯片(8),所述微流控芯片(8)的顶部均匀插接有微流管(9),所述微流管(9)的底端贯穿于微流控芯片(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叶张真胡增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