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31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手提拉杆以所述箱体的后部枢转设置有承重轮杆,所述承重轮杆及所述箱体底部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承重轮杆上转动设置有滑动斜杆,所述滑动斜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凹形滑槽内;所述凹形滑槽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及位于所述滑槽隔板前部的弹性材料的簧片,所述簧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隔板上,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隔板后部的簧片按钮;所述滑槽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簧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孔洞配合的簧片圆头状突起,并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圆头状突起相配合的圆形状凹陷。

Travelling device with double load bearing whee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vel device of double bearing wheel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rranged in the hand rod on the box to the rear of the box body to pivot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wheel rod, a pulley is the bearing wheel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x, the bearing wheel rod rotation equipped with a sliding inclined rod, the concave chut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ing inclined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x body through the slider; the inner concave chute is arranged in the chute partition and reed elastic material chute baffle in the front,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slide plate, the other connect one end of the chute at the rear part of the partition board reed button; the chute board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wherein the reed is arranged on the reed head protuberance matched with the holes, and the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The circular shape concave of the spring like round head is mat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旅行箱是由固定型箱体,手提拉杆、滑轮构成。固定型箱体的装载容量无法改变,不能很适宜的调节装载物品的容量,在使用上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仅有一个手提拉杆的存在,在箱体呈倾斜状态拉动时,装载物品的重量由拉杆和接地的两个滑轮共同承担,当装载物品重量过大时,拖动所需要的体力也会加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箱体易发生倾倒。为解决上述问题,以中国专利申请201620081919.2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轮架的旅行箱,在原有的箱体上增加了一个支撑轮架,该支撑轮架的承重轮杆的上端枢接在一加强箍上,所述加强箍固定在固定型箱体上。手提拉杆的底部枢接一支撑斜杆的一端,支撑斜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承重轮杆的中部位置。通过把手提拉手提拉杆使得拉杆带动支撑斜杆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从而向外支撑承重轮杆,使得承重轮杆展开。但该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1)当手提拉杆处于原位时,即未提升手提拉杆时,由于支撑斜杆的存在,使得承重轮杆不能较好的与箱体贴合,破坏了箱体的整体美观性。(2)当提升手提拉杆到某一高度时,该承重轮杆会支起某一角度,若选择箱体自身四个滑轮滑动这一行为方式时,斜起的承重轮杆不仅会破会箱体整体美观性,且在箱体滑动过程中,易造成误伤和不便。(3)承重轮杆支起的角度会随手提拉杆的提升的高度而加大,当手提拉杆拉于最高位置时,支撑斜杆的一端会与承重轮杆上端处于同一位置,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位于承重轮杆的中间部位,此时支撑斜杆则会丧失支撑承重轮架的作用,箱体重量大部分加在承重轮杆上,易发生转动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不仅具有伸缩式备用包,增大箱体装载容量,且具有双承重轮架,减轻拖动或推动箱体时的体力,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手提拉杆以所述箱体的后部枢转设置有承重轮杆,所述承重轮杆及所述箱体底部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承重轮杆上转动设置有滑动斜杆,所述滑动斜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凹形滑槽内;所述凹形滑槽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及位于所述滑槽隔板前部的弹性材料的簧片,所述簧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隔板上,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隔板后部的簧片按钮;所述滑槽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簧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孔洞配合的簧片圆头状突起,并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圆头状突起相配合的圆形状凹陷。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前部设置有伸缩式备用包。进一步地,所述手提拉杆靠近箱体的后部与所述承重轮杆同侧,所述滑动斜杆朝向远离箱体的一侧伸出所述凹形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轮杆为两根且其上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斜杆和所述滑轮,所述凹形滑槽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后部设置有加强箍,两根所述承重轮杆均枢接于所述加强箍上,两根所述承重轮杆下端通过加强横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横杆上设置有调节帆布,所述调节帆布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进一步地,当所述滑动斜杆位于所述凹形滑槽内的最高处时,所述承重轮杆与所述箱体贴合,所述承重轮杆底部的滑轮接触地面。进一步地,所述簧片为L型,上端部分簧片穿过所述滑槽隔板与所述簧片按钮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旅行箱增加的伸缩式备用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大旅行箱的装载容量,不增加物品时,备用包呈收缩状态,整体美观实用;推动箱体时,双承重轮架可与箱体紧密贴合,双承重轮架下端的滑轮与地面接触,箱体仍可直立滑动,方便实用;拖动箱体时,双承重轮架下端两个滑轮及箱体底部的两个滑轮与地面接触,共同承担箱体重量,减轻人体体力的付出,省力且稳定性好;双承重轮架下端与箱体之间连接的调节长短的帆布,可兼做临时杂物或包储存点,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直立滑行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倾斜滑行时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凹形滑槽及滑块连接位置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簧片正面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簧片侧面图。图中:1、手提拉杆;2、箱体;3、箱体底部滑轮;4、伸缩式备用包;5、加强箍;6、承重轮杆;7、承重轮杆滑轮;8、加强横杆;9、调节帆布;10、凹形滑槽;11、滑动斜杆;12、簧片;13、簧片圆头状突起;14、簧片按钮;15、滑槽隔板;1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在图1中,箱体底部滑轮3接于箱体2底部的四个角位置,伸缩式备用包4接于箱体2远离手提拉杆1的一侧。所述伸缩式备用包4的伸缩机理类似于手风琴风箱,由含有一定数量褶的软质材料制成。当不放入物品时,该部分处于收缩状态,轻便易携;当需携带较多物品时,可作为箱体2的备用包,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箱体2的承载容量,简单实用。图1中的箱体加强箍5接于箱体2靠近手提拉杆1的中部位置,所述加强箍5的1/3及2/3处,各枢接了一个承重轮杆6,两承重轮杆6下端固定了一根加强横杆8进行连接,且两承重轮杆6底端各接了一个承重轮杆滑轮7。两滑动斜杆11一端枢接于两承重轮杆6,另一端接于箱体2上的凹形滑槽10内。通过滑动斜杆11在凹形滑槽10内的上下滑动,即可带动承重轮杆6运动,与箱体2形成不同程度的倾角。加强横杆8与箱体2底部之间,由调节长短的帆布9连接。图2所示的是箱体2直立滑行方式侧面图。当采用箱体2直立滑行时,通过调节滑动斜杆11在凹形滑槽内10的位置,即将其滑于凹形滑槽10内的最高处,带动承重轮杆6运动,使其贴合箱体2,此时两个承重轮杆滑轮7接触地面,与4个箱体底部滑轮3共同承担箱体重量,推动手提拉杆1即可将箱体滑动。图3所示的是箱体2倾斜滑行方式侧面图。当箱体2倾斜滑行时,调节滑动斜杆11在凹形滑槽10的位置,即手提拉杆1高度适合人体高度时,滑动斜杆11带动双承重轮杆6与箱体形成某一倾角,此时双承重轮杆6下端的两承重轮杆滑轮7接地,加上靠近手提拉杆1的箱体2下端的两个滑轮,拖动手提拉杆1上端的把手,旅行箱即可倾斜滑行。采用此种方式滑行时,箱体2底部与双承重轮杆6底端的加强横杆8之间连接的调节帆布9展开,便可作为物品的临时置放点。图4、5、6所示的是分别为凹形滑槽10及滑块16正视图、侧视图及俯视图。凹形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包括箱体(2)及设置在所述箱体(2)上的手提拉杆(1)以所述箱体(2)的后部枢转设置有承重轮杆(6),所述承重轮杆(6)及所述箱体(2)底部均设置有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杆(6)上转动设置有滑动斜杆(11),所述滑动斜杆(11)的另一端通过滑块(16)连接于所述箱体(2)的凹形滑槽(10)内;所述凹形滑槽(10)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15)及位于所述滑槽隔板(15)前部的弹性材料的簧片(12),所述簧片(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隔板(15)上,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隔板(15)后部的簧片按钮(14);所述滑槽隔板(15)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簧片(12)上设置有与所述孔洞配合的簧片圆头状突起(13),并且所述滑块(16)上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圆头状突起(13)相配合的圆形状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包括箱体(2)及设置在所述箱体(2)上的手提拉杆(1)以所述箱体(2)的后部枢转设置有承重轮杆(6),所述承重轮杆(6)及所述箱体(2)底部均设置有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杆(6)上转动设置有滑动斜杆(11),所述滑动斜杆(11)的另一端通过滑块(16)连接于所述箱体(2)的凹形滑槽(10)内;所述凹形滑槽(10)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15)及位于所述滑槽隔板(15)前部的弹性材料的簧片(12),所述簧片(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隔板(15)上,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隔板(15)后部的簧片按钮(14);所述滑槽隔板(15)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簧片(12)上设置有与所述孔洞配合的簧片圆头状突起(13),并且所述滑块(16)上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圆头状突起(13)相配合的圆形状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前部设置有伸缩式备用包(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承重轮架的旅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拉杆(1)靠近箱体(2)的后部与所述承重轮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雯王通行张晓敏梁皓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