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承重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723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承重墙,包括:承重墙,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构件,卡合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L型固定部和一止挡部,L型固定部的短部固定于承重墙上,止挡部垂直于L型固定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一弹性壳体和设置于弹性壳体内的依次排列的海藻层、活性炭层、活性污泥层,弹性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海藻层靠近于进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限制水流从进水口流入污水处理装置,从出水口流出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固定于卡合构件中,以固定于承重墙中。本装置一物多用,既能承重又能用于水质污染的预防和净化,且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净化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净化承重墙。
技术介绍
在城市或者交通建设中,经常需要建筑桥梁,支撑桥墩的承重墙一般只起到承重的作用,不具有多种功能。随着人口激增和环境的日益恶化,预防环境污染和及时治理环境污染变得异常重要。近年来,尤其是水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时候还会污染到人们的引用水源。如何及时、迅速地预防并治理水污染,以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件事情。而如何利用水源中已经存在或将要建设的建筑物来预防和治理水污染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承重墙。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承重墙,包括:承重墙,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L型固定部和一止挡部,所述L型固定部的短部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上,所述止挡部垂直于所述L型固定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一弹性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内的依次排列的海藻层、活性炭层、活性污泥层,所述弹性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海藻层靠近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限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固定于所述卡合构件中,以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承重墙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加强元件,每个加强元件均包括一带状的基体和各自分别位于所述基体两末端的两个环,其中一个环的直径大于另一个环的直径,且直径大的环在所述承重墙内被压缩。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元件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元件由碳纤维加强合成材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原件沿所述承重墙的纵轴线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卡合构件由混凝土或者钢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还包括:pH计,其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上,位于所述弹性壳体外;电导率仪,其设置在所述弹性壳体内,所述电导率仪的探头伸出所述弹性壳体外;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弹性壳体上,位于所述弹性壳体外。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海藻层包括的海藻种类为裙带菜、孔石莼和/或龙须菜。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桥梁的承重墙上设置有污水净化装置,当在位于水中的桥梁或者建筑物的承重墙上安装了污水净化装置时,其中的海藻层、活性炭层和活性污泥层能够对可能污染的水源进行净化,同时将净化后的水流出。并且,本技术上设置有电导率仪、pH计、和温度传感器等装置,能够监测水体的电导率、pH和温度的变化,一旦发生了异常,能够及时通知监测水质变化的机构,及时处理水质可能存在的污染。本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理水污染,杜绝水污染严重时人们才能发现的现象发生。本装置一物多用,既能承重又能用于水质污染的预防和净化,且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处理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承重墙1,包括:承重墙1,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L型固定部210和一止挡部,所述L型固定部210的短部固定于所述承重墙1上,所述止挡部垂直于所述L型固定部210设置;污水处理装置3,其包括一弹性壳体310和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310内的依次排列的海藻层320、活性炭层330、活性污泥层340,所述弹性壳体310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海藻层320靠近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限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3,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污水处理装置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3固定于所述卡合构件中,以固定于所述承重墙1中。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1中,所述承重墙1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加强元件4,每个加强元件4均包括一带状的基体410和各自分别位于所述基体410两末端的两个环421,422,其中一个环421的直径大于另一个环422的直径,且直径大421的环在所述承重墙1内被压缩。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元件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元件由碳纤维加强合成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加强原件沿所述承重墙1的纵轴线设置。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中,所述卡合构件由混凝土或者钢制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还包括:pH计350,其设置于弹性壳体310上,位于所述弹性壳体310外;电导率仪360,其设置在所述弹性壳体310内,所述电导率仪的探头伸出弹性壳体310外;温度传感器370,其设置在弹性壳体310上,位于弹性壳体310外。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污水处理承重墙1中,所述海藻层320包括的海藻种类为裙带菜、孔石莼和/或龙须菜。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技术的说明的。对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承重墙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水处理承重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墙,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L型固定部和一止挡部,所述L型固定部的短部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上,所述止挡部垂直于所述L型固定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一弹性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内的依次排列的海藻层、活性炭层、活性污泥层,所述弹性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海藻层靠近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限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固定于所述卡合构件中,以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墙,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L型固定部和一止挡部,所述L型固定部的短部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上,所述止挡部垂直于所述L型固定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一弹性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内的依次排列的海藻层、活性炭层、活性污泥层,所述弹性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海藻层靠近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限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固定于所述卡合构件中,以固定于所述承重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承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墙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加强元件,每个加强元件均包括一带状的基体和各自分别位于所述基体两末端的两个环,其中一个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华许大安陈斯流李剑男姜县吴永强马林罗涛郭兆麟赵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