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213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19:29
本新型涉及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包括培养基材、定位板、承载托盘、虹吸管及导流管,其中定位板若干,环绕承载托盘轴线均布在承载托盘上表面,并与承载托盘构培养槽,虹吸管若干,并均布在承载托盘上,且虹吸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表面相互垂直分布,且虹吸管至少1/4长度部分嵌于培养槽中,导流管至少四根,并环绕培养槽轴线均布在定位板上,且导流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培养基材嵌于培养槽内。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蚯蚓养殖及污染土壤表层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利用蚯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定及无害化操作,同时增强增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Earthworm ecological culture bed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pairing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arthworm breeding bed effective remediation of soil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including culture substrate, positioning plate, bearing tray, rainbow Straw and diversion tube, wherein the positioning plate number around the axis bearing tray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tray bearing surface, and the bearing tray structure slot, Hong Straw number, and cloth in carrying on the tray, and the tray surface of each axis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ainbow Straw bearing,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length of the 1/4 rainbow Straw embedded in the culture tank, the diversion pipe at least four, and around the trough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axis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guide tube axis and the bearing tray axis parallel distribution, embedded in the culture substrate train tank.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earthworm and soil pollution harmless treatment,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fixed and harmless oper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using earthworm, and enhancement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improve soil fer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净化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
技术介绍
随着当前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一方面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混入地下水及粮食作物中,严重威胁人们身体监控,另一方面由于由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高,导致植物根部受损和土壤肥力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并导致粮食作业产量降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当前出现了多种的的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和设备,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当前所使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设备及方法,往往一方面操作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且见效慢,另一方面易出现在治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同时,造成其他污染物对土壤及周边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当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缺乏一种有效且成本低廉的治理设备,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成本低且见效快,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蚯蚓养殖及污染土壤表层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利用蚯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定及无害化操作,同时增强增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包括培养基材、定位板、承载托盘、虹吸管及导流管,其中定位板若干,环绕承载托盘轴线均布在承载托盘上表面,并与承载托盘构成轴向截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的培养槽,承载托盘包括承载网及可降解膜,可降解膜包覆在承载网外表面,承载网的网孔总面积为承载托盘表面积的70%—95%,虹吸管若干,并均布在承载托盘上,且虹吸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表面相互垂直分布,且虹吸管至少1/4长度部分嵌于培养槽中,导流管至少四根,并环绕培养槽轴线均布在定位板上,且导流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培养基材嵌于培养槽内,且培养槽上端面高出培养基材上表面1—10厘米,培养基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分为过渡砂土层、复合粘土层、有机养料层、表层覆土层,其中渡砂土层和表层覆土层厚度均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10%—15%,有机养料层厚度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3%—15%,剩余的为复合粘土层,复合粘土层包括粘土基材及硬质颗粒,硬质颗粒均布于粘土基材中,且硬质颗粒总体积不大于粘土基材总体积的50%,虹吸管嵌于培养槽内部分的上端面嵌于培养基材的渡砂土层和复合粘土层之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虹吸管管径为1—30毫米,其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坡口结构,所述的虹吸管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大于虹吸管管径的1/2。进一步的,所述表层覆土层内设植物种子。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成本低且见效快,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蚯蚓养殖及污染土壤表层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利用蚯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定及无害化操作,同时增强增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包括培养基材1、定位板2、承载托盘3、虹吸管4及导流管5,其中定位板2若干,环绕承载托盘3轴线均布在承载托盘3上表面,并与承载托盘3构成轴向截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的培养槽6,承载托盘3包括承载网31及可降解膜,可降解膜32包覆在承载网31外表面,承载网31的网孔总面积为承载托盘3表面积的70%—95%,虹吸管4若干,并均布在承载托盘3上,且虹吸管4轴线与承载托盘3表面相互垂直分布,且虹吸管4至少1/4长度部分嵌于培养槽6中,导流管5至少四根,并环绕培养槽6轴线均布在定位板2上,且导流管5轴线与承载托盘3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培养基材1嵌于培养槽6内,且培养槽6上端面高出培养基材1上表面1—10厘米,培养基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分为过渡砂土层11、复合粘土层12、有机养料层13、表层覆土层14,其中渡砂土层11和表层覆土层14厚度均为培养基材1总厚度的10%—15%,有机养料层13厚度为培养基材1总厚度的3%—15%,剩余的为复合粘土层12,复合粘土层包12括粘土基材121及硬质颗粒122,硬质颗粒122均布于粘土基材121中,且硬质颗粒122总体积不大于粘土基材121总体积的50%,虹吸管4嵌于培养槽4内部分的上端面嵌于培养基材1的渡砂土层12和复合粘土层13之间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虹吸管4管径为1—30毫米,其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坡口结构,所述的虹吸管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7,所述透孔7孔径不大于虹吸管管径的1/2。本实施例中,所述表层覆土层14内设植物种子8。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对待治理土壤根据培养槽的结构和体积,开挖预埋沟,然后将培养槽放置到预埋沟中,并通过虹吸管实现培养槽内部环境与外部重金属污染土壤层时间连通,然后将培养基材嵌入到培养槽内,最后将活体蚯蚓放置到培养基材的复合粘土层中即可,前期通过培养基材内的养分为蚯蚓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利用虹吸管逐步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中金属离子渗透到培养基材中,使蚯蚓一方面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定和无害化,另一方面使蚯蚓逐步适应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环境中生存,达到长期稳定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固定的目的,与此同时,蚯蚓的排泄物也可有助于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恢复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成本低且见效快,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蚯蚓养殖及污染土壤表层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利用蚯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定及无害化操作,同时增强增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包括培养基材、定位板、承载托盘、虹吸管及导流管,其中所述的定位板若干,环绕承载托盘轴线均布在承载托盘上表面,并与承载托盘构成轴向截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的培养槽,所述的承载托盘包括承载网及可降解膜,所述的可降解膜包覆在承载网外表面,所述的承载网的网孔总面积为承载托盘表面积的70%—95%,所述的虹吸管若干,并均布在承载托盘上,且所述的虹吸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表面相互垂直分布,且虹吸管至少1/4长度部分嵌于培养槽中,所述的导流管至少四根,并环绕培养槽轴线均布在定位板上,且所述的导流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培养基材嵌于培养槽内,且培养槽上端面高出培养基材上表面1—10厘米,所述的培养基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分为过渡砂土层、复合粘土层、有机养料层、表层覆土层,其中所述的渡砂土层和表层覆土层厚度均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10%—15%,所述的有机养料层厚度为培养基材总厚度的3%—15%,剩余的为复合粘土层,所述的复合粘土层包括粘土基材及硬质颗粒,所述的硬质颗粒均布于粘土基材中,且硬质颗粒总体积不大于粘土基材总体积的50%,所述的虹吸管嵌于培养槽内部分的上端面嵌于培养基材的渡砂土层和复合粘土层之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蚯蚓生态养殖床包括培养基材、定位板、承载托盘、虹吸管及导流管,其中所述的定位板若干,环绕承载托盘轴线均布在承载托盘上表面,并与承载托盘构成轴向截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的培养槽,所述的承载托盘包括承载网及可降解膜,所述的可降解膜包覆在承载网外表面,所述的承载网的网孔总面积为承载托盘表面积的70%—95%,所述的虹吸管若干,并均布在承载托盘上,且所述的虹吸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表面相互垂直分布,且虹吸管至少1/4长度部分嵌于培养槽中,所述的导流管至少四根,并环绕培养槽轴线均布在定位板上,且所述的导流管轴线与承载托盘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培养基材嵌于培养槽内,且培养槽上端面高出培养基材上表面1—10厘米,所述的培养基材按照从下到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