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411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包括敞口的盒体(1)、与盒体适配的盒盖(2)、挂杆(3)、加湿盒(5)和食物盒(4);盒体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出蜂口(11),盒体的敞口上相对的两边开有对应的挂杆插孔(12),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挂杆插孔中;加湿盒为敞口防水盒,设置于盒体底部;食物盒贴设于靠近出蜂口的盒体内侧壁上,食物盒上开有取食口(41)。上述丽蚜小蜂释放装置避免了季节气候环境对丽蚜小蜂的羽化、成活的影响,改善了羽化的环境,避免采用虫卡,从整体上提高了丽蚜小蜂的羽化率、成活率和产卵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规模生产应用,还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Releasing device for aphid wasp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 crop pest control equipment fiel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e.formosa releas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1), open the box cover and the box body adapter (2), (3), hanging rod (5) and humidifying box food box (4) on one side; the wall of the box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bee mouth (11), the box open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orresponding open hanging rod jack (12), both ends of the hang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hanging rod jack; humidifying box is an open waterproof box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food box out of the box body is mounted on the side wall near the mouth of the bee, the food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41). The e.formosa release device can avoid the influence of seasonal climate environment on the emergence, survival of Encarsia, improve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 avoid the use of insect card, improves the overall Encarsia emergence rate, survival rate and oviposition rat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can be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also can be recyc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丽蚜小蜂是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将其虫卵产在粉虱的虫卵中,其幼虫成长时吸食粉虱虫卵的营养,从而将粉虱消灭。利用丽蚜小蜂防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粉虱危害是近年来重点研究的一项生物防治技术,其防治效果显著,科学及时地释放丽蚜小蜂,能够有效控制粉虱的危害。传统的释放方式,主要采用直接释放带丽蚜小蜂蜂蛹的叶片或带丽蚜小蜂蜂蛹的卡片,即虫卡,这样的释放方式很容易受外界高温、雨水等因素的影响,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存活率较低,尤其是在粉虱发生的高温低湿季节影响更加严重。并且,由于蜂蛹被胶粘附在虫卡上,也会影响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成活率,从而间接地制约了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现有技术中丽蚜小蜂在田间释放时羽化率和存活率低,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释放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丽蚜小蜂在田间释放时的羽化率和存活率。具体地,提供了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包括敞口的盒体、与盒体适配的盒盖、挂杆、加湿盒和食物盒;盒体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出蜂口,盒体的敞口上相对的两边开有对应的挂杆插孔,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挂杆插孔中;加湿盒为敞口防水盒,设置于盒体底部;食物盒贴设于靠近出蜂口的盒体内侧壁上,食物盒上开有取食口。进一步地,上述加湿盒内铺垫花泥层。进一步地,上述食物盒内填充海绵块。进一步地,上述盒盖与盒体可拆卸连接,盒盖顶部安装有挂接件。进一步地,上述盒体的侧壁底部开有与加湿盒适配的加湿盒插入口。进一步地,上述加湿盒的侧壁上设有抽拉件。进一步地,上述加湿盒的敞口上方设有有纱网层。上述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在使用时,将带有丽蚜小蜂蜂蛹的叶片悬挂于依次悬挂于挂杆上,并且在盒体底部的加湿盒中加水或铺设带有水的花泥、海绵或棉花等吸水介质,在食物盒中加入蜂蜜水或放入带有蜂蜜水的海绵、棉花等吸水介质,盖上盒盖,将释放装置置于田间,待丽蚜小蜂羽化后,从食物盒中摄取食物,并从出蜂口迁出释放装置。丽蚜小蜂的蜂蛹羽化时,盒盖与盒体共同遮蔽日晒、雨水和大风,避免高温、雨水等因素影响其在田间的羽化率和成活率。同时盒体底部的加湿盒自然蒸发产生水汽,为释放装置内部提供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提高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成活率。设置在出蜂口附近的食物盒在丽蚜小蜂迁出释放装置之前,为其提供能量补给,从而进一步保证丽蚜小蜂迁出后正常生长和繁衍,提高丽蚜小蜂的成活率和产卵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的盒体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的盒体的A-A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盒体1;出蜂口11;挂杆插孔12;加湿盒插入口13;盒盖2;挂杆3;食物盒4;取食口41;海绵块42;加湿盒5;抽拉件51;纱网层6。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结合图1至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包括敞口的盒体1、与盒体1适配的盒盖2、挂杆3、加湿盒5和食物盒4;盒体1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出蜂口11,盒体1的敞口上相对的两边开有对应的挂杆插孔12,挂杆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挂杆插孔12中;加湿盒5为敞口防水盒,设置于盒体1底部;食物盒4贴设于靠近出蜂口11的盒体1内侧壁上,食物盒4上开有取食口41。上述的挂杆插孔,当插孔为半开口时,即为插槽;当插孔为闭口时,即为插孔,无论是插孔还是插槽均包含在上述挂杆插孔的覆盖范围之内。上述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在使用时,将带有丽蚜小蜂蜂蛹的叶片悬挂于依次悬挂于挂杆3上,并且在盒体1底部的加湿盒5中加水或铺设带有水的花泥、海绵或棉花等吸水介质,在食物盒4中加入蜂蜜水或放入带有蜂蜜水的海绵、棉花等吸水介质,盖上盒盖2,将释放装置置于田间,待丽蚜小蜂羽化后,从食物盒4中摄取食物,并从出蜂口11迁出释放装置。丽蚜小蜂的蜂蛹羽化时,盒盖2与盒体1共同遮蔽日晒、雨水和大风,避免高温、雨水等因素影响其在田间的羽化率和成活率。同时盒体1底部的加湿盒5自然蒸发产生水汽,为释放装置内部提供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提高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成活率。设置在出蜂口11附近的食物盒4在丽蚜小蜂迁出释放装置之前,为其提供能量补给,从而进一步保证丽蚜小蜂迁出后正常生长和繁衍,提高丽蚜小蜂的成活率和产卵率。上述丽蚜小蜂释放装置避免了季节气候环境对丽蚜小蜂的羽化、成活的影响,改善了羽化的环境,避免采用虫卡,从整体上提高了丽蚜小蜂的羽化率、成活率和产卵率,采用传统的虫卡、蜂卡等进行田间释放,羽化率约40~50%,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释放装置羽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该释放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规模生产应用,还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作为优选,加湿盒5内还铺垫有花泥层。与棉花、海绵相比,花泥更加细腻,蒸发量相对较小,避免因为蒸发量过大导致释放装置内湿度过高,形成有利于白粉病等病害传播的环境。同时,也由于花泥更加细腻,少部分刚刚羽化从叶片上落下的丽蚜小蜂,不会因为加湿盒5中吸水介质的缝隙过大,落于缝隙中无法脱出而导致死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丽蚜小蜂的成活率。作为优选,食物盒4内填充有海绵块42。海绵块42的挥发量较大,沁出的汁液多,蜂蜜水更容易析出来,从而有利于丽蚜小蜂更快速便捷地取食,进一步提高丽蚜小蜂的成活率和产卵率。此外,海绵块42的清洗也较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盒盖2与盒体1可拆卸连接,盒盖2顶部安装有挂接件。例如,盒体1与盒盖2可以是翻盖式结构,盒盖2的一边与盒体1活动铰接,另一边卡扣或粘扣等结构将盒盖2整体覆盖固定于盒体1上;又例如,盒盖整体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与盒体连接;当盒盖及盒体呈圆形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的盒体(1)、与盒体适配的盒盖(2)、挂杆(3)、加湿盒(5)和食物盒(4);盒体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出蜂口(11),盒体的敞口上相对的两边开有对应的挂杆插孔(12),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挂杆插孔中;加湿盒为敞口防水盒,设置于盒体底部;食物盒贴设于靠近出蜂口的盒体内侧壁上,食物盒上开有取食口(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的盒体(1)、与盒体适配的盒盖(2)、挂杆(3)、加湿盒(5)和食物盒(4);盒体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出蜂口(11),盒体的敞口上相对的两边开有对应的挂杆插孔(12),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挂杆插孔中;加湿盒为敞口防水盒,设置于盒体底部;食物盒贴设于靠近出蜂口的盒体内侧壁上,食物盒上开有取食口(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盒内铺垫花泥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丽蚜小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伶蒲德强刘旭张鸿吴斌陈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