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11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壳体制作方法、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壳体包括承载部、辐射部和遮盖部,所述辐射部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所述辐射部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所述遮盖部遮盖所述辐射部。所述承载部对所述辐射部承载,所述辐射部可以提高辐射性能,而所述遮盖部对所述辐射部进行遮盖,实现对所述辐射部进行保护,防止辐射部受损,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天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常为了提高天线的辐射性能,将天线的辐射体设置于手机的壳体。然而此种结构下,辐射体在壳体的外侧暴露,辐射体容易受到损坏,进而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承载部、辐射部和遮盖部,所述辐射部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朝向用户一侧,所述辐射部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所述遮盖部遮盖所述辐射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在承载部上成型出辐射部,所述辐射部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在所述承载部上成型出覆盖所述辐射部的遮盖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装置包括上述的壳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电连接所述辐射部的馈电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馈电源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本技术提供的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承载部对所述辐射部承载,所述辐射部可以提高辐射性能,而所述遮盖部对所述辐射部进行遮盖,实现对所述辐射部进行保护,防止辐射部受损,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中框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壳体的中框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壳体的中框的俯视图;图10是图7的壳体的中框的仰视图;图11是图8的壳体的中框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8的壳体的中框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8的壳体的中框的II部分的另一放大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壳体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承载部10、辐射部20和遮盖部30,所述辐射部20固定于所述承载部10朝向用户一侧,所述辐射部20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所述遮盖部30遮盖所述辐射部2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所述壳体100可以是手机的外壳,也可以是手机的内部壳体,也可以是手机的装饰壳体。通过所述承载部10对所述辐射部20承载,所述辐射部20可以提高辐射性能,而所述遮盖部30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遮盖,实现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保护,防止辐射部20受损,提高了用户体验。请参阅如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可以是手机前盖、手机中框、或者是手机背盖。所述承载部10可以是手机前盖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中框的一部分,或者是手机背盖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承载部10具有非金属属性,所述承载部10对所述辐射部20的电磁信号不会屏蔽。所述承载部10相对所述辐射部20靠近所述壳体100的内侧,使得所述辐射部20远离所述壳体100的内侧,所述辐射部20可以有效对所述壳体100的外侧辐射电磁信号,以提高辐射性能。由于所述辐射部20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00,避免所述辐射部20占用所述壳体100的内侧空间,使得所述壳体100的内侧可以容纳更多的元器件,提高用户体验。所述承载部10可以采用塑胶材质成型。所述辐射部20可以按照预设线路一体成型于所述承载部10。所述辐射部20通过穿过所述承载部10的导电体21电连接馈电源。所述导电体21一端电连接所述辐射部20,另一端经弹片电连接主板上的馈电源。所述遮盖部30采用非信号屏蔽材质成型。所述遮盖部30遮盖所述辐射部20,并可以让所述辐射部20的电磁信号穿过。所述遮盖部30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保护,使得所述辐射部20可以被隐藏,不被用户直接观察到,提高了用户体验。所述承载部10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复杂结构处,所述遮盖部30与所述承载部10结合稳固,有效保护所述辐射部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10具有支撑面10a。所述辐射部20成型于所述支撑面10a上。所述辐射部20覆盖所述支撑面10a的一部分。所述支撑面10a的其他部分与所述遮盖部30相结合。所述支撑面1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所述遮盖部30也固定于所述支撑面11上,并对所述辐射部20包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部10的材质还可以是陶瓷、硅胶等。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遮盖部30包括第一保护层31,所述第一保护层31固定于所述承载部10并覆盖所述辐射部20,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防护。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31采用注射工艺成型于所述承载部10的支撑面11上。所述第一保护层31与所述承载部10紧密结合,所述第一保护层31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覆盖。所述第一保护层31与所述承载部10及所述辐射部20的结构稳固。在所述壳体100受外力冲击时,所述第一保护层31不易轻易脱离所述承载部10,并且所述第一保护层31可以吸收外界损伤力,使得所述辐射部20不会收到损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31采用聚氨酯材质。所述第一保护层31经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承载部10的支撑面11上。由于聚氨酯在热熔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聚氨酯在热熔状态下可以与所述承载部10充分结合,使得所述第一保护层31可以覆盖到所述承载部10的任意位置,并且与所述承载部10结合稳固。所述第一保护层31对所述辐射部20进行有效保护,并且所述第一保护层31对所述辐射部20的电磁信号不会屏蔽。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30还包颜色层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承载部、辐射部和遮盖部,所述辐射部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朝向用户一侧,所述辐射部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所述遮盖部遮盖所述辐射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承载部、辐射部和遮盖部,所述辐射部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朝向用户一侧,所述辐射部用以电连接馈电源并辐射电磁信号,所述遮盖部遮盖所述辐射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固定于所述承载部并覆盖所述辐射部,对所述辐射部进行防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聚氨酯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还包括颜色层,所述颜色层覆盖所述第一保护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部的金属部,所述颜色层的外观视觉与所述金属部的外观视觉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颜色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底漆层。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所述颜色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还包括层叠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颜色层之间的装饰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为高光镀膜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设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使得部分所述颜色层可见。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杨光明丁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