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069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包括:插座,其包括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第六插孔,第七插孔,第八插孔以及第九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布置在内侧,且第七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八插孔位于第三插孔与第四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九插孔位于第五插孔与第六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插头,其包括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本接头可以确保正常状态、厅门旁路状态、轿门旁路状态只能同时处于其中之一,安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涉及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
技术介绍
电梯控制线路中为了实现不同的连接模式,需要接头实现对应连接,以实现正常状态、厅门旁路状态、轿门旁路状态只能同时处于其中之一,现有的接头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以实现正常状态、厅门旁路状态、轿门旁路状态只能同时处于其中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包括:插座,其包括作为检修回路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作为厅门旁路的第三插孔、第四插孔,作为轿门旁路的第五插孔、第六插孔,作为COM公共线的第七插孔,作为门锁旁路反馈信号的第八插孔以及第九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布置在内侧,且第七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八插孔位于第三插孔与第四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九插孔位于第五插孔与第六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插头,其包括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第六插孔,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的位置对应。作为优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内侧。作为优选,插座外周等间距设置三个第一指示部,插头外周设置第二指示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接头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旋转插头不同的角度以实现与插座不同插孔的对位连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较好。(2)本接头可以确保正常状态、厅门旁路状态、轿门旁路状态只能同时处于其中之一,大大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中插座示意图。图2为插座插孔接线示意图。图3为电梯处于正常状态时,插头插座所在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电梯处于轿门旁路时,插头插座所在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电梯处于厅门旁路时,插头插座所在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5,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包括插座,其包括作为检修回路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作为厅门旁路的第三插孔、第四插孔,作为轿门旁路的第五插孔、第六插孔,作为COM公共线的第七插孔,作为门锁旁路反馈信号的第八插孔以及第九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布置在内侧,且第七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八插孔位于第三插孔与第四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九插孔位于第五插孔与第六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插头包括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第六插孔,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的位置对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内侧。插座外周等间距设置三个第一指示部,插头外周设置第二指示部(豁口结构,优选豁口结构处设置荧光涂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其包括作为检修回路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作为厅门旁路的第三插孔、第四插孔,作为轿门旁路的第五插孔、第六插孔,作为COM公共线的第七插孔,作为门锁旁路反馈信号的第八插孔以及第九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布置在内侧,且第七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八插孔位于第三插孔与第四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九插孔位于第五插孔与第六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插头,其包括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七针脚,第八针脚及第九针脚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第六插孔,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的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厅门/轿门旁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其包括作为检修回路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作为厅门旁路的第三插孔、第四插孔,作为轿门旁路的第五插孔、第六插孔,作为COM公共线的第七插孔,作为门锁旁路反馈信号的第八插孔以及第九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及第六插孔周向布置在外侧,第七插孔、第八插孔及第九插孔周向布置在内侧,且第七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八插孔位于第三插孔与第四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第九插孔位于第五插孔与第六插孔所在弧线的内侧;插头,其包括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玖玖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