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地装置和电力电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055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接地装置和电力电缆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接地装置。该电缆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部件,待接地的电缆的金属护套轴向对接至所述接地部件;以及电连接构件,所述电连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件电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金属护套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第二端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避免安装现场的焊接操作的同时确保电缆接地装置的接地连接结构的可靠电气及机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接地装置和电力电缆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力电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电缆接地装置和包括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力电缆(例如高压电力电缆)中,通常采用波纹状铝或铅护套金属屏蔽层。目前,电缆铝护套的接地方式主要通过电缆终端或电缆中间接头产品(即所谓的电缆附件)的接地部件与铝护套相焊接的方式来实现。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铝护套进行加热(例如使用明火),加热过程往往时间较长、温度较高(例如可达300多度)。如果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未能很好地控制,将会对电缆的导电层或电缆的绝缘层造成损伤,从而对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需要由专业的焊接人员进行焊接处理,这增大了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在这方面,如图1(图1为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纵剖图)所示,在根据相关技术的电缆接地装置10'中,通过围绕整个周向的焊接部SP将电缆20的金属护套25电连接至电缆接地装置(例如铜胆或尾管)10'的接地部件600。由此,在本领域中,存在对无焊接处理方式的需求以便在实现接地的同时避免因现场安装的焊接过程而对电缆造成损伤。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公开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公开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公开完全范围或本公开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在安装现场无需焊接的电缆接地装置。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安装现场的焊接操作的同时改进接地连接结构的电气及机械连接的电缆接地装置。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安装现场的焊接操作的同时改进接地连接结构的防水密封性的电缆接地装置。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现场操作和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的电缆接地装置。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接地装置。所述电缆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部件,待接地的电缆的金属护套轴向对接至所述接地部件;以及电连接构件,所述电连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件电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金属护套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第二端部。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电连接构件接触以便增强接地导电性的导电构件。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接地部件之间的导电构件和/或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金属护套之间的导电构件。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往回弯折而交叠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本体部上,并且/或者,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往回弯折而交叠在所述第二端部的本体部上。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本体部与第一弯折部之间的导电构件和/或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的本体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导电构件。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还包括适于将所述电连接构件紧固至所述接地部件的紧固件,并且/或者,还包括适于将所述电连接构件紧固至所述金属护套的紧固件。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还包括适于紧固所述电连接构件和所述导电构件的紧固件,其中,所述紧固件定位在与所述导电构件轴向相对应的位置处。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紧固件为卡箍。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由片状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导电构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构造成具有凹凸结构。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凹凸结构构造成具有尖锐突起。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呈完全或部分环形。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导电构件为镀银的铍青铜导电构件。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电连接构件为沿所述电缆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金属编织带、金属条、金属绞线或金属网。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金属编织带为沿所述电缆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电缆的周向方向相互接触或间隔开的多个铜编织带。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电连接构件与所述接地部件通过焊接而制成为一体。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电连接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密封层。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所述密封层包括浸渍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带。在上述电缆接地装置中,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密封层的径向外侧的热缩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力电缆系统。所述电力电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根据本公开,一方面,与采用焊接的相关方案相比,通过各个材料层之间的巧妙结合来实现电缆的无焊接接地,从而能够解决传统焊接方式中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和电缆铝护套间隙过小而引起的电缆损伤,进而能够减少因安装过程中焊接不当而造成的产品故障、能够方便现场操作、并且能够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通过实施为金属编织带等的电连接构件来将轴向对接的接地部件与金属护套电连接在一起(特别是电连接构件的第二端部与金属护套可拆卸地电连接),因此能够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增强电连接构件与金属护套之间的导电性,从而能够为轴向对接式电缆接地装置提供具有可靠电气及机械连接的接地连接方式。特别地,在电连接构件与金属护套和接地部件直接地接触并且在电连接构件与金属护套之间布置有导电构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增强电连接构件与金属护套之间的导电性从而更可靠地增强电缆接地装置的接地导电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纵剖图;图2为示出应用有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的纵剖图;图3A至图3C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处于不同安装状态的一系列示意图;图4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的导电构件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紧固件的示意图;图6为示出应用有根据本公开变型例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的纵剖图;以及图7为示出应用有根据本公开另一变型例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的纵剖图。附图标记清单10'、10、10A、电缆接地装200导电构件10B置20电缆200a、200b、导电构件200c、200d23绝缘层300卡箍24绝缘层用半导电屏蔽层400密封层25金属护套500热缩管26外护套600接地部件100电连接构件A轴向方向120第一端部C周向方向125第一弯折部CS电力电缆系统140第二端部SP焊接部145第二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参照图2(图2为示出应用有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的纵剖图),应用有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电力电缆系统CS可以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以及铜胆(或者例如铝胆并且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电缆接地装置)1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仅示出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中的一者(即电缆20,而另一者在结构上与电缆20基本相同并且位于图2左侧)。铜胆10布置在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之间并且允许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在铜胆10中经由连接组件(未示出)而电连接。如下文将做进一步描述,铜胆10可以具有接地连接结构从而实现电力电缆系统CS的无焊接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部件,待接地的电缆的金属护套轴向对接至所述接地部件;以及电连接构件,所述电连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件电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金属护套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第二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部件,待接地的电缆的金属护套轴向对接至所述接地部件;以及电连接构件,所述电连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件电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金属护套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第二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电连接构件接触以便增强接地导电性的导电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接地部件之间的导电构件和/或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金属护套之间的导电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往回弯折而交叠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本体部上,并且/或者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往回弯折而交叠在所述第二端部的本体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本体部与第一弯折部之间的导电构件和/或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的本体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导电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适于将所述电连接构件紧固至所述接地部件的紧固件,并且/或者,还包括适于将所述电连接构件紧固至所述金属护套的紧固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适于紧固所述电连接构件和所述导电构件的紧固件,其中,所述紧固件定位在与所述导电构件轴向相对应的位置处。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中,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争张鸣杨进全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