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度控制电路、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59592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7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方法和移动终端,该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去耦模块、以及与第一天线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耳机,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耳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去耦模块选择性接通;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天线工作时,接通所述去耦模块;以及,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所述去耦模块,被配置为消除所述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隔离度控制电路,改善了移动终端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隔离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度控制电路、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隔离度控制电路、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通过手机可以进行语音通话、网络聊天、购物、订票等等,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目前的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不同制式的天线,由于移动终端内部的空间限制,经常会出现频段接近但不完全重合的两个天线距离较近,因此,容易出现天线隔离度不够的问题,导致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方法和移动终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开关模块、去耦模块、以及与第一天线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耳机,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耳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去耦模块选择性接通;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天线工作时,接通所述去耦模块;以及,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所述去耦模块,被配置为消除所述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天线工作时,开关模块接通去耦模块,消除耳机对第一天线的耦合影响,在第二天线工作时,开关模块不接通去耦模块以控制耳机正常工作,进而对第一天线产生耦合影响,从而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使得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引脚为非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去耦模块为设置在第一通路上的电感,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并联;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电感与后端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后端电路直连,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选择性接通。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对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进行选择性接通,从而使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隔离度得到改善,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电路设计简单,降低了隔离度控制的成本。。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引脚为非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单掷开关,所述去耦模块为设置在第一通路上的电容,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并联;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并通过所述电容接地,所述第二通路与后端电路直连。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单刀单掷开关对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进行选择性接通,从而使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隔离度得到改善,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电路设计简单,降低了隔离度控制的成本。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引脚为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去耦模块为设置在第一通路上的电感,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并联;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电感接地,所述第二通路直接接地,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选择性接通。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为长期演进LTE分集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无线保真WIFI天线。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对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进行选择性接通,从而使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隔离度得到改善,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电路设计简单,降低了隔离度控制的成本。。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隔离度控制方法,包括:在当前工作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控制开关模块接通去耦模块,消除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在所述当前工作天线为第二天线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去耦模块包括电感或者电容,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或者单刀单掷开关。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为长期演进LTE分集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无线保真WIFI天线。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天线工作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接通去耦模块,以消除耳机对第一天线的耦合影响,在第二天线工作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不接通去耦模块以控制耳机正常工作,进而对第一天线产生耦合影响,从而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使得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开关模块;去耦模块;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当前工作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接通去耦模块,消除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在所述当前工作天线为第二天线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天线工作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开关模块接通去耦模块,以消除耳机对第一天线的耦合影响,在第二天线工作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开关模块不接通去耦模块以控制耳机正常工作,进而对第一天线产生耦合影响,从而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使得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的框图;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的框图;图3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的框图;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的框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实体的框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1300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0:隔离度控制电路;11:开关模块;12:去耦模块;13: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5:耳机;151:第一引脚;16:第一通路;17:第二通路;18:后端电路。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隔离度控制电路10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本实施例涉及的是通过该隔离度控制电路10中的开关模块11和去耦模块12控制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天线13和第二天线14之间的隔离度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该隔离度控制电路10可以包括:开关模块11、去耦模块12、以及与第一天线13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耳机15,所述第一天线13与第二天线14的工作频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耳机15与所述开关模块11连接,所述开关模块11与所述去耦模块12选择性接通(图1中开关模块11和去耦模块12之间的虚线表示二者是选择性接通);所述开关模块11,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天线13工作时,接通所述去耦模块12;以及,在所述第二天线14工作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12,控制所述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模块、去耦模块、以及与第一天线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耳机,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耳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去耦模块选择性接通;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天线工作时,接通所述去耦模块;以及,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所述去耦模块,被配置为消除所述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模块、去耦模块、以及与第一天线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耳机,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耳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去耦模块选择性接通;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天线工作时,接通所述去耦模块;以及,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时,不接通所述去耦模块,控制所述耳机正常工作;所述去耦模块,被配置为消除所述耳机对所述第一天线的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为非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去耦模块为设置在第一通路上的电感,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并联;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电感与后端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后端电路直连,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选择性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为非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单掷开关,所述去耦模块为设置在第一通路上的电容,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并联;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并通过所述电容接地,所述第二通路与后端电路直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为接地引脚时,所述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霖川薛宗林熊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