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80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针器,包括壳体,前杆,撞针,锥形压簧,顶芯,压簧和后帽,所述后帽设置在壳体后端,所述前杆设置在壳体内并穿出壳体,所述撞针一端与前杆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起部,所述锥形压簧设置在凸起部与撞针的凸缘之间,所述顶芯设置在凸起部上方,所述压簧设置在顶芯与后帽之间,所述前杆的一端设有压针帽,压针帽具有连接部和顶压部,顶压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斜面连接,顶压部中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针器在组装压力表时,能够使工人不必使用手指对指针进行安装,从而提升了安装效率;此外,在进行安装时,顶芯冲击撞针的冲击力固定,从而使指针安装时受到的冲击力一定,避免了人工安装造成的用力不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表组装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定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指针式压力表时,需要将指针固定在机芯轴上,从而使指针能够由机芯轴驱动。目前的安装手段主要采用人工通过手指按压组装,从而要求手指用力要适度,用力太大可能造成指针弯曲受损,用力太小会造成连接不紧,压力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遇到振动易造成指针脱落,从而使仪表损坏。因此,目前的压力表的指针安装方式导致压力表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工人手指操作,有效提升压力表指针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的定针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定针器,包括壳体,前杆,撞针,锥形压簧,顶芯,压簧和后帽,所述后帽设置在壳体后端,所述前杆设置在壳体内并穿出壳体,所述撞针一端与前杆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起部,所述锥形压簧设置在凸起部与撞针的凸缘之间,所述顶芯设置在凸起部上方,所述压簧设置在顶芯与后帽之间,所述前杆的一端设有压针帽,压针帽具有连接部和顶压部,顶压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斜面连接,顶压部中设有通孔。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筒套和前嘴,筒套两端分别与后帽和前嘴连接。作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杆,撞针,锥形压簧,顶芯,压簧和后帽,所述后帽设置在壳体后端,所述前杆设置在壳体内并穿出壳体,所述撞针一端与前杆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起部,所述锥形压簧设置在凸起部与撞针的凸缘之间,所述顶芯设置在凸起部上方,所述压簧设置在顶芯与后帽之间,所述前杆的一端设有压针帽,压针帽具有连接部和顶压部,顶压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斜面连接,顶压部中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杆,撞针,锥形压簧,顶芯,压簧和后帽,所述后帽设置在壳体后端,所述前杆设置在壳体内并穿出壳体,所述撞针一端与前杆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起部,所述锥形压簧设置在凸起部与撞针的凸缘之间,所述顶芯设置在凸起部上方,所述压簧设置在顶芯与后帽之间,所述前杆的一端设有压针帽,压针帽具有连接部和顶压部,顶压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斜面连接,顶压部中设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套和前嘴,筒套两端分别与后帽和前嘴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置在筒套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撞针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征明王小平谭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昆仑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