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拔型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533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拔型锚杆,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杆体端部的导向尖锥,体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拉拔块,第一拉拔块的直径要大于杆体的直径,在杆体与第一拉拔块之间形成一拉拔面;拉拔块在径向上还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助力绳,锚杆在被打入到待测试的土质层后,第一拉拔块由于直径要大于杆体的直径,两者所形成的呈阶梯状的拉拔面可以作为拉拔设备提供一个着力面,减少了杆体与拉拔设备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窜动,并且结合穿设在第一拉拔块上的第一助力绳,能进一步便于拔出锚杆,使得在测完拔出锚杆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拔型锚杆
本技术涉及对土层或者岩石层内部松软检测用工具,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锚杆除了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拔出法对土层/岩石层土质情况进行检测来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面塌陷情况。跟普通的锚杆拉拔试验一样,首先需要将锚杆打进到待检测土层或者岩石层内,再利用千斤顶/油泵将锚杆拔出,通过计量仪表对锚杆的拉拔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来判断土质情况,做下一步的操作。现有的对土层/岩石层进行检测的锚杆例如图1所示,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端部的导向尖锥,一般通过锤打将该锚杆打入,但检测完成后,需要对锚杆进行拔出收回,由于杆体部分为光轴,拉拔时的拉拔设备(一般为千斤定或者土质特别松弛的情况下可以人为进行)对于锚杆的作用方向同样为轴向,使得容易与杆体发生相对的轴向窜动,并且加上土质与锚杆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导致需要花上较大的劲才能将锚杆完全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拔型锚杆,通过在锚杆尾部设置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拔型锚杆,包括杆体(10)以及设置在杆体(10)端部的导向尖锥(2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0)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拉拔块(40),所述第一拉拔块(40)的直径要大于杆体(10)的直径,在杆体(10)与第一拉拔块(40)之间形成一拉拔面;所述拉拔块在径向上还开设有通孔(49),所述通孔(49)内穿设有第一助力绳(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拔型锚杆,包括杆体(10)以及设置在杆体(10)端部的导向尖锥(2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0)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拉拔块(40),所述第一拉拔块(40)的直径要大于杆体(10)的直径,在杆体(10)与第一拉拔块(40)之间形成一拉拔面;所述拉拔块在径向上还开设有通孔(49),所述通孔(49)内穿设有第一助力绳(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拔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还包括至少一根加长杆(60),所述加长杆(60)的一端与第一拉拔块(40)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拔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还包括至少一根加长杆(60),所述第一拉拔块(40)远离导向尖锥(20)的一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43),在容置槽(43)的外围连通开设有绕杆体(10)轴线均布的多个导入槽(48),相邻两导入槽(48)之间形成凸块(47),所述凸块(47)内开设有卡槽(46),所述卡槽(46)与导入槽(48)以及容置槽(43)均连通;所述加长杆(60)的端部外缘设置有与卡槽(46)数量相同且可互相卡接的卡块(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拔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6)的末端设置有挡块(462),所述卡槽(46)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楔形面(461),所述第一楔形面(461)从槽底往槽顶方向并逐步靠向容置槽(43)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卡块(61)上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