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它包括矩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两个钻机驱动机构,背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该钻机驱动机构两侧设有若干固定架,各固定架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通孔;该固定板设有若干竖排的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竖排的第二固定孔,两个钻机驱动机构的固定架的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固定设有滑轮固定支架,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设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多种桩径及间距的设计要求,从而实现装备购置费用的最少化,同时使装备的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深层搅拌钻机设备通常用于改良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地基,搅拌钻机驱动装置都由多个功能部分组成的搅拌钻单元。搅拌钻杆最下端的负载处安装搅拌钻头和搅拌叶片进行深层搅拌作业,在地基中将粉体(水泥粉等)或浆体固化剂(水泥等)与软土就地强制搅拌混合,固化剂与原质土发生一系列的物化反应,使其在硬化后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从而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通常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因技术问题导致搅拌钻机的两个搅拌钻以一定的距离固定在设备上,所以无法进行特定半径以外的钻孔工作。因不同的设计要求,面对不同的桩径和间距,需要更换不同的搅拌设备,因而需要储备大小不一的多个搅拌钻机设备,从而加大了施工成本,更换时还耗费时间和人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业界设计专利技术了两轴可调轴间距的搅拌钻机驱动装置。上述现有技术是利用装在本体内部的搅拌钻驱动单元来旋转钻杆的设备。本体前壁(后壁)与左(右)侧固定板一体化固定,而且本体前壁(后壁)上、中、下部位各有两排固定螺栓孔用于左(右)移动板的螺栓固定,本体内部装有两架搅拌钻驱动单元,把两架分开装在左(右)侧移动板上,再把左(右)侧移动板往左(右)移动后通过相应位置上的螺栓孔进行固定,以此达到钻杆中心距调节。上述现有技术可以往左右移动搅拌钻驱动单元的安装位置,这种结构对调节轴间距有利而有效。但需要在本体上端中央支架上安装悬架滑轮,而且两个相连的搅拌钻驱动单元与中央支架相连。当把钢索套在滑轮上向上牵拉本体时,钻杆和搅拌钻驱动单元的重量都集中到了本体和上端支架的连接部分,导致该部位承受的剪切力过大,使支架变形或断裂。可以用加强支架和本体之间的连接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加强固定法会干涉固定搅拌钻驱动单元的固定,所以始终无法进行加强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也有人提出其他的方案:在搅拌钻驱动单元的上端设置了外壳,滑轮安装到支架上再用滑销固定支架和外壳。但此结构当搅拌钻驱动单元的轴间距小的时候不存在问题,但扩大轴间距时滑轮处于两个钻杆的轴中间,滑销的两端连着承载搅拌钻驱动单元的外壳,当滑轮上有牵引力作用时滑销会以两侧与外壳的连接点为基准往牵引力方向弯曲,此情况经常在现实工作场所中发生,导致需要经常更换滑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可以满足多种桩径及间距的设计要求,从而实现装备购置费用的最少化,同时使装备的效率最大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它包括矩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两个钻机驱动机构,背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该钻机驱动机构两侧设有若干固定架,各固定架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通孔;该固定板设有若干竖排的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竖排的第二固定孔,两个钻机驱动机构的固定架的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固定设有滑轮固定支架,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设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固定支架顶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底部设有两个第二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该连接件顶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固定支架设有水平的通槽,该通槽的位置和竖向长度与最上方的所述固定架的位置和竖向长度对应。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架水平长度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背面设有若干对导向板,每对导向板内侧均具有凹部,两个对应的凹部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水平间距和相邻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水平间距均为50mm。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固定支架呈直角梯形,且该直角梯形的上底宽度大于下底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固定板上端的滑轮机构以崭新的紧固方法直接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且使两侧钻机驱动机构的安装状态更加紧固良好,通过改善滑轮机构解决了设备的缺陷,进而保证两轴搅拌钻组合无故障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固定架嵌入滑轮固定支架的通槽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折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它包括矩形的固定板1,该固定板1正面设有两个钻机驱动机构2,背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11。具体来说,该固定板1背面设有若干对导向板12,每对导向板内侧均具有凹部,两个对应的凹部之间形成该导向槽11,与钻孔单元上的导向杆结合,使固定板沿着导向杆滑动。该钻机驱动机构2两侧设有若干固定架21,各固定架21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通孔。该固定板1设有若干竖排的第一固定孔13和若干竖排的第二固定孔14,两个钻机驱动机构2的固定架21的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孔13与第二固定孔14之间固定设有滑轮固定支架3,该滑轮固定支架3顶端设有滑轮机构4。该滑轮固定支架3呈直角梯形,且该直角梯形的上底宽度大于下底宽度。该滑轮机构4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耳板41,该滑轮固定支架3顶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41之间,并通过第一销轴42固定,使滑轮机构4可以该第一销轴42为轴转动。本技术的相邻的该第一固定孔13的水平间距和相邻的该第二固定孔14的水平间距均为50mm,使得两个钻机驱动机构2之间的轴距L可调节为为900mm、1000mm、1100mm、1200mm、1300mm。如图3、图4所示,该滑轮固定支架3设有水平的通槽31,该通槽31的位置和竖向长度与最上方的该固定架21的位置和竖向长度对应。该通槽31的深度大于该固定架21水平长度的两倍,可以把钻机驱动机构2上端的固定架21以内嵌方式组装,以保证滑轮固定支架3不干涉钻机驱动机构2调节钻杆轴间距。换个方式讲,如果没有通槽31,搅拌钻轴间距最小时两侧的上端固定架21在固定板1中心与滑轮固定支架3会产生干涉,但因为有滑轮固定支架3上的通槽31,固定架21可以顺利固定到固定板1上,不会与其产生干涉。如图5-图7所示,该滑轮固定支架3顶部设有连接件5,该连接件5底部设有两个第二耳板51,该滑轮固定支架3顶端位于两个第二耳板51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52固定。该连接件5顶部位于该两个第一耳板41之间,并通过该第一销轴42固定。因此滑轮固定支架3和滑轮机构4的连接不在同一个轴上,可以把滑轮机构4折放在滑轮固定支架3前,不使用时可以避免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两个钻机驱动机构,背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该钻机驱动机构两侧设有若干固定架,各固定架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通孔;该固定板设有若干竖排的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竖排的第二固定孔,两个钻机驱动机构的固定架的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固定设有滑轮固定支架,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设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两个钻机驱动机构,背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该钻机驱动机构两侧设有若干固定架,各固定架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通孔;该固定板设有若干竖排的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竖排的第二固定孔,两个钻机驱动机构的固定架的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固定设有滑轮固定支架,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设有滑轮机构;该滑轮机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距可调的两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固定支架顶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底部设有两个第二耳板,该滑轮固定支架顶端位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该连接件顶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耳板之间,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平,黄宏庆,焦洋洋,刘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