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367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属于碳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与上油槽进出口连通的油剂循环系统。其中,油剂循环系统包括与上油槽入口连通的配制罐、与上油槽出口连通的溢出罐,以及连通配制罐和溢出罐的原液处理罐。上油槽内平行交替安装有多个花辊和光辊,花辊由中心辊和沿中心辊外周圆周均匀分布的外周辊组成。中心辊的直径为外周辊直径的7~15倍,外周辊的数量为8~25个。该上油装置,在上油槽中设置花辊,对上油槽中的油剂进行搅动,加大油剂与纤维丝束之间的相对运动,提高了油剂浸入纤维丝束的效果。同时,也使得上油槽中的油剂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属于碳纤维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碳含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除了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及导电导热等特性以外,还具有柔软可加工性、质量轻、比强度大等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到军事、纺织、体育器材、化工、医疗器械及机械加工等诸多领域。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碳纤维原丝必须进行表面上油或上浆,使纤维集束后,顺利通过后道工序,如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等。目前,碳纤维原丝的上油方式主要有浸泡式上油、油轮式上油和油嘴式上油。其中,浸泡式上油是通过导轮的引导将碳纤维原丝丝束引导到油槽中并完全浸泡到油中进行上油。在上油(或称上浆)过程中丝束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在浸程较短时,油剂或上浆剂不容易浸入到纤维原丝中。如增加浸程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占用更大空间。同时,纤维原丝在浸入上浆槽时会往往会沾染一些前一工序的油剂或试剂会对上浆槽造成污染,甚至使上浆槽出现分层现象,大大影响上浆效果。同时,现有的上油上浆设备中往往不能实现上浆剂的循环使用,循环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碳纤维原丝上油上浆过程中,油剂浸入纤维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油槽(1)进出口连通的油剂循环系统;所述油剂循环系统包括与上油槽(1)入口连通的配制罐(3)、与上油槽(1)出口连通的溢出罐(5),以及连通配制罐(3)和溢出罐(5)的原液处理罐(4);所述上油槽(1)内平行交替安装有多个花辊和光辊;所述花辊由中心辊和沿中心辊外周圆周均匀分布的外周辊组成;所述中心辊的直径为外周辊直径的7~15倍;所述外周辊的数量为8~25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上油槽(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油槽(1)进出口连通的油剂循环系统;所述油剂循环系统包括与上油槽(1)入口连通的配制罐(3)、与上油槽(1)出口连通的溢出罐(5),以及连通配制罐(3)和溢出罐(5)的原液处理罐(4);所述上油槽(1)内平行交替安装有多个花辊和光辊;所述花辊由中心辊和沿中心辊外周圆周均匀分布的外周辊组成;所述中心辊的直径为外周辊直径的7~15倍;所述外周辊的数量为8~25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油槽(1)内还包括位于丝束进入端和丝束引出端的挡板(1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辊的直径为上油槽(1)内油剂深度的0.5-0.9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油槽(1)、配制罐(3)和溢出罐(5)中设有油剂浓度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纺丝纤维生产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钧孟子顺张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