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32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灯固定装置,具有灯具和钣金;所述灯具固定设置在钣金上;所述灯具包括灯壳、副反射镜、底座、固定座、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灯壳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左端;所述副反射镜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灯壳与底座之间;所述灯壳与副反射镜位于钣金的左侧,固定座位于钣金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右端;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配合并作用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压住钣金的右侧壁的压块;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顶住钣金的左侧壁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座上的压块与底座上的限位块通过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的配合压紧在钣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紧固效果好,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灯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具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尾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日益完善的交通条件,让更多的人选择汽车作为出行工具。这就促使了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销量逐年递增,同时也加剧了汽车行业间的竞争。而车灯造型模式既是车辆的功能件,也是其外观件,一辆车的车灯造型模式就像人的眼神,能传递它的精神和内涵,也是整车设计的点睛之笔,能体现汽车的品位,其造型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彰显汽车的气质和文化。汽车造型的日益复杂,使得灯具造型更加的多变,只有运用现代技术,积极开发新品,改进工艺及生产技术,才能够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其中尾灯的设计多种多样,也是彰显个性的标志。在尾灯的安装中,需要对尾灯进行固定和紧固,因此需要通过固定装置对尾灯进行固定。传统的尾灯固定装置采用单边支架,由于单边支架只能实现单边紧固,其紧固效果不佳,同时在紧固时,需要从钣金的外部进行固定,由于空间有限,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紧固效果好的尾灯固定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灯具和钣金;所述灯具固定设置在钣金上;所述灯具包括灯壳、副反射镜、底座、固定座、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灯壳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左端;所述副反射镜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灯壳与底座之间;所述灯壳与副反射镜位于钣金的左侧,固定座位于钣金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右端;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配合并作用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压住钣金的右侧壁的压块;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顶住钣金的左侧壁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座上的压块与底座上的限位块通过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的配合压紧在钣金上。上述固定座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支架、下部支架和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上设有导向孔;上部支架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的自由端均设有压块;底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上部支架上的压块和下部支架上的压块对应配合的限位块。上述钣金上设有穿行孔;所述固定座为弹性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当固定座向底座移动时用于引导上部支架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的自由端向外扩张的引导斜面;上部支架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的自由端不扩张时的间距小于穿行孔的直径。上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卡装固定螺母的卡槽;所述固定螺母卡装的卡槽内且可在卡槽内转动。上述固定座上沿导向孔圆周分布有多个卡扣;所述固定螺母上设有环形卡边;所述卡扣卡住固定螺母的环形卡边。上述穿行孔上包设有迫紧圈;所述压块和限位块均作用于迫紧圈。上述副反射镜上热铆有导光条。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座和底座的配合,将灯具紧固在钣金上,操作方便,且便于后期拆卸;(2)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座上的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实现了上、下两点的压紧,从而使得灯具紧固更加稳定牢固;(3)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座在紧固前由于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未受力扩张,因此固定座能很顺利地通过钣金上的穿行孔,从而使得固定座无需从底座上取下,大大提高组拆装效率;(4)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螺母通过卡槽配合,只需转动螺母即可实现固定座的紧固,操作方便有效;(5)本专利技术中穿行孔上的迫紧圈与压块、限位块的配合,进一步提高灯具的紧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紧固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卡扣与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具有灯具和钣金1;所述灯具固定设置在钣金1上;所述灯具包括灯壳2、副反射镜3、底座4、固定座5、固定螺栓6、固定螺母7和热铆有导光条9;所述灯壳2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左端;所述副反射镜3固定设置在底座4上且位于灯壳2与底座4之间;所述副反射镜3上热铆有导光条9;所述灯壳2与副反射镜3位于钣金1的左侧,固定座5位于钣金1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右端;所述固定座5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支架51、下部支架52和中间体53;所述中间体53上设有供固定螺栓6穿过的导向孔531;上部支架51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52的自由端均设有压块54;底座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上部支架51上的压块54和下部支架52上的压块54对应配合的限位块41;所述固定座5上的压块54与底座4上的限位块41通过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的配合压紧在钣金1上。所述钣金1上设有穿行孔;所述固定座5为弹性件;所述底座4上设有当固定座5向底座4移动时用于引导上部支架51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52的自由端向外扩张的引导斜面42;上部支架51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52的自由端不扩张时的间距小于穿行孔的直径。所述固定座5上沿导向孔531圆周分布有多个卡扣55;所述固定螺母7上设有环形卡边71;所述卡扣55卡住固定螺母7的环形卡边71。所述穿行孔上包设有迫紧圈8;所述压块54和限位块41均作用于迫紧圈8。本专利技术的紧固过程如下:首先,固定座5通过固定螺栓6和固定螺母7连接在底座4上,此时固定座5处于放松状态,其直径小于穿行孔的直径;接着,将固定座5从钣金1的穿行孔穿过;通过扭力扳手转动固定螺母7,固定螺母7促使固定座5向底座4移动;固定座5的上部支架51和下部支架52在移动过程中,受引导斜面42作用向外扩张;最后上部支架51的压块54和下部支架52的压块与底座上的限位块41配合压紧在钣金1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灯固定装置,具有灯具和钣金(1);所述灯具固定设置在钣金(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灯壳(2)、副反射镜(3)、底座(4)、固定座(5)、固定螺栓(6)和固定螺母(7);所述灯壳(2)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左端;所述副反射镜(3)固定设置在底座(4)上且位于灯壳(2)与底座(4)之间;所述灯壳(2)与副反射镜(3)位于钣金(1)的左侧,固定座(5)位于钣金(1)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右端;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供固定螺栓(6)穿过的导向孔(531);所述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配合并作用于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用于压住钣金(1)的右侧壁的压块(54);所述底座(4)上设有用于顶住钣金(1)的左侧壁的限位块(41);所述固定座(5)上的压块(54)与底座(4)上的限位块(41)通过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的配合压紧在钣金(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灯固定装置,具有灯具和钣金(1);所述灯具固定设置在钣金(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灯壳(2)、副反射镜(3)、底座(4)、固定座(5)、固定螺栓(6)和固定螺母(7);所述灯壳(2)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左端;所述副反射镜(3)固定设置在底座(4)上且位于灯壳(2)与底座(4)之间;所述灯壳(2)与副反射镜(3)位于钣金(1)的左侧,固定座(5)位于钣金(1)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右端;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供固定螺栓(6)穿过的导向孔(531);所述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配合并作用于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用于压住钣金(1)的右侧壁的压块(54);所述底座(4)上设有用于顶住钣金(1)的左侧壁的限位块(41);所述固定座(5)上的压块(54)与底座(4)上的限位块(41)通过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的配合压紧在钣金(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支架(51)、下部支架(52)和中间体(53);所述中间体(53)上设有导向孔(531);上部支架(51)的自由端和下部支架(52)的自由端均设有压块(54);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忠华陈菊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大茂伟瑞柯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