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499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所述输送闭环回路包括储料斗,储料斗通过送料管道向左与捕集器A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A的底端开口与干燥桶的顶端开口连接,干燥桶的底端开口连接有一带有气阀的容器,带有气阀的容器的右侧开口通过输送系统分别与捕集器A的顶端开口、捕集器B的顶端开口连接,捕集器B的右侧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与带有气阀的容器的左侧开口连接,干燥桶的顶端右侧开口与干燥桶的右侧开口之间具有除湿干燥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干燥桶的底端开口设有带有气阀的容器,整个原料输送过程通过带有气阀的容器的调节保持了原料最大程度的干燥性,也避免了原料在输送系统中产生阻塞的问题。

Conveying closed loop circuit of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onveying loop, the conveying loop includes storage hopper, hopper through the feed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or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A open collector A top and bottom opening drying barrel connected, drying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rrel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iner with a valve, the top container with a val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opening end of the convey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or A, open collector B open collector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B opening by right of the pipeline and container with valve opening is connected o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the left, drying barrel opening and drying barrel the right side has openings between the dehumidifying and dr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drying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ntainer with a valve, the raw material conveying process keep the dry ingredients to the maximum extent by adjusting the container with a valve, but also to avoid the congestion problem in the raw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干燥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
技术介绍
现有除湿干燥系统中在原料经除湿干燥后送入注塑机的过程中,由于原料直接从干燥桶的底端向下,没有控制原料流速的部件会导致原料堵塞在干燥桶的底部或者在管道中没有输送的动力而停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所述输送闭环回路包括储料斗、捕集器A、干燥桶、带有气阀的容器、捕集器B、输送系统和除湿干燥系统;其中,储料斗通过送料管道向左与捕集器A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A的底端开口与干燥桶的顶端开口连接,干燥桶的底端开口连接有一带有气阀的容器,带有气阀的容器的左侧开口通过向左的管道与捕集器B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的顶端开口、捕集器A的顶端开口通过输送系统与带有气阀的容器的右侧开口连接,干燥桶的顶端右侧开口与干燥桶的右侧开口之间具有除湿干燥系统。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带有气阀的容器以倾斜45度连接在干燥桶的底端开口上。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在干燥桶的底端开口向外延伸有一弯管,所述弯管插入带有气阀的容器的顶端开口内,带有气阀的容器的顶端开口与底端开口相对应,所述底端开口处连接有一气阀,气阀的伸缩杆上具有一螺柱,螺柱上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一盖板。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盖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弯管管口的直径。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输送系统包括阀门A、过滤器A、风机A、阀门B;其中,捕集器A的顶端开口通过垂直向下的管道与阀门A的右侧开口连接,阀门A的底端开口与过滤器A的顶端开口连接,过滤器A的右侧开口通过一段向右的管道与风机A连接,过滤器A和风机A之间的管道向上延伸连接有阀门B,阀门B的左侧开口通过向上的管道与带有气阀的容器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的顶端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与阀门A的左侧开口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除湿干燥系统包括过滤器B、冷却器、风机B、蜂巢转轮、再生加热器A、再生加热器B、风机C、过滤器C;其中,干燥桶的顶端右侧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连接在过滤器B底端开口,过滤器B的右侧开口连接在冷却器顶端的右侧开口处,冷却器顶端的左侧开口与风机B连接,风机B连接一管道A穿过蜂巢转轮延伸至再生加热器A的底端开口,再生加热器A的顶端开口设有从干燥桶的右侧开口穿入并朝向干燥桶的底端开口的倒三角型开口;过滤器B和冷却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支出一条管道B,所述管道B穿设于蜂巢转轮并连接在风机B和再生加热器A之间的管道上;蜂巢转轮上还设有与再生加热器B顶端开口连接的管道C,再生加热器B底端开口与风机C连接,风机C向右与过滤器C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管道A穿设于蜂巢转轮内的扇区A,所述管道B穿设于蜂巢转轮内的扇区B,所述管道C穿设于蜂巢转轮内的扇区C。本技术在干燥桶的底端开口设有带有气阀的容器,原料在干燥桶内经过充分的除湿后进入带有气阀的容器,带有气阀的容器是一个小型的存放容器,其中设有气阀,用于控制干燥桶底部的闭合,当容器内没有原料时,气阀会控制干燥桶进行原料补充,同时将原料吹送到捕集器B内,最终进入到注塑机内,整个原料输送过程通过带有气阀的容器的调节保持了原料最大程度的干燥性,也避免了原料在输送系统中产生阻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送闭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有气阀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输送闭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输送闭环回路包括储料斗1、捕集器A2、干燥桶3、带有气阀的容器4、捕集器B5、输送系统6和除湿干燥系统7;其中,储料斗1通过送料管道向左与捕集器A2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A2的底端开口与干燥桶3的顶端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连接有一带有气阀的容器4,优选地,带有气阀的容器4以倾斜45度连接在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上,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左侧开口通过向左的管道与捕集器B5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5的顶端开口、捕集器A2的顶端开口通过输送系统6与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右侧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顶端右侧开口与干燥桶3的右侧开口之间具有除湿干燥系统7。所述输送系统6包括阀门A61、过滤器A62、风机A63、阀门B64;其中,捕集器A2的顶端开口通过垂直向下的管道与阀门A61的右侧开口连接,阀门A61的底端开口与过滤器A62的顶端开口连接,过滤器A62的右侧开口通过一段向右的管道与风机A63连接,过滤器A62和风机A63之间的管道向上延伸连接有阀门B64,阀门B64的左侧开口通过向上的管道与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5的顶端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与阀门A61的左侧开口连接;输送系统6的风机63启动,从过滤器A62将新风抽入,通过控制阀门B64进而控制带有气阀的容器4内的原料,并将原料吹送到捕集器B5内,最终进入到注塑机内,避免了原料阻塞管道,也使管道内原料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干燥,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左侧开口通过向左的管道与捕集器B5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5的顶端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与阀门A61的左侧开口连接,当新风抽入时,会使捕集器B5内的气压会变小,从而使原料能更顺利地从带有气阀的容器4进入到捕集器B5内。所述除湿干燥系统7包括过滤器B71、冷却器72、风机B73、蜂巢转轮74、再生加热器A75、再生加热器B76、风机C77、过滤器C78;其中,干燥桶3的顶端右侧开口通过向右的管道连接在过滤器B71底端开口,过滤器B71的右侧开口连接在冷却器72顶端的右侧开口处,冷却器72顶端的左侧开口与风机B73连接,风机B73连接一管道A穿过蜂巢转轮74延伸至再生加热器A75的底端开口,再生加热器A75的顶端开口设有从干燥桶3的右侧开口穿入并朝向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的倒三角型开口751,增加了与干燥桶3内原料的接触面积,过滤器B71和冷却器7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支出一条管道B,所述管道B穿设于蜂巢转轮74并连接在风机B73和再生加热器A75之间的管道上,风机B73启动,新风从过滤器B71和冷却器72进入到除湿干燥系统的循环管道内,并通过蜂巢转轮74进入到再生加热器A75内,最后进入到干燥桶3内对原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蜂巢转轮74上还设有与再生加热器B76顶端开口连接的管道C,再生加热器B76底端开口与风机C77连接,风机C77向右与过滤器C78连接,风机C77启动,新风从过滤器C78进入到循环管道中,被抽送到再生加热器B76内,然后进入到蜂巢转轮74内,使整个蜂巢转轮74保持均匀的温度,达到更好的除湿干燥效果,优选地,所述管道A穿设于蜂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闭环回路包括储料斗(1)、捕集器A(2)、干燥桶(3)、带有气阀的容器(4)、捕集器B(5)、输送系统(6)和除湿干燥系统(7);其中,储料斗(1)通过送料管道向左与捕集器A(2)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A(2)的底端开口与干燥桶(3)的顶端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连接有一带有气阀的容器(4),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左侧开口通过向左的管道与捕集器B(5)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5)的顶端开口、捕集器A(2)的顶端开口通过输送系统(6)与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右侧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顶端右侧开口与干燥桶(3)的右侧开口之间具有除湿干燥系统(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闭环回路包括储料斗(1)、捕集器A(2)、干燥桶(3)、带有气阀的容器(4)、捕集器B(5)、输送系统(6)和除湿干燥系统(7);其中,储料斗(1)通过送料管道向左与捕集器A(2)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A(2)的底端开口与干燥桶(3)的顶端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连接有一带有气阀的容器(4),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左侧开口通过向左的管道与捕集器B(5)的右侧开口连接,捕集器B(5)的顶端开口、捕集器A(2)的顶端开口通过输送系统(6)与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右侧开口连接,干燥桶(3)的顶端右侧开口与干燥桶(3)的右侧开口之间具有除湿干燥系统(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带有气阀的容器(4)以倾斜45度连接在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在干燥桶(3)的底端开口向外延伸有一弯管,所述弯管插入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顶端开口内,带有气阀的容器(4)的顶端开口与底端开口相对应,所述底端开口处连接有一气阀(41),气阀(41)的伸缩杆上具有一螺柱(42),螺柱(42)上通过螺母(43)固定连接一盖板(4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盖板(4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弯管管口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干燥系统输送闭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6)包括阀门A(61)、过滤器A(62)、风机A(63)、阀门B(64);其中,捕集器A(2)的顶端开口通过垂直向下的管道与阀门A(61)的右侧开口连接,阀门A(61)的底端开口与过滤器A(62)的顶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为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