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425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汁机,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和滚筒Ⅱ,滚筒Ⅱ的内径大于滚筒Ⅰ,所述滚筒Ⅰ连接电机Ⅰ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形成磨豆内腔,所述滚筒Ⅱ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形成磨豆外腔,所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传统磨豆方式效果差、浪费人力、豆汁和豆渣无法分离的问题。

A soybean milk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shi machine, including setting two coaxial cylinder I and II drum, drum of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drum of the drum,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drum I, II with the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rough the gear II; the fil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an drum 1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and inner side wall of the drum, the drum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outer tube is formed on a side wall filter bean grinding chamber,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filter drum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cylinder forming grinding bean external cavity,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lter cylinder is bean filter, the filter net to filter juic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grinding effect is poor, waste of manpower, and not the problem of the separation of Douzhi soybean dre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汁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豆汁机。
技术介绍
豆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制作原料之一,豆汁可以用于制作豆浆、提炼豆粉等,豆汁在加工过程中,需将豆类进行浸泡,然后加水混合进行磨碎。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石磨采用上下两片磨盘的方式,上磨盘设有进料口,使用者一边旋转磨盘,一边添加豆子。该方式依靠人力进行磨豆,不仅浪费劳动力,加工量小,还会造成磨豆不均匀,豆类浪费严重;现有的机械磨豆也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磨豆,虽然节省的人力,但是其磨豆效果差,磨豆后的豆汁和豆渣需要人工过滤分离,依然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豆汁机,用以解决传统磨豆方式效果差、浪费人力、豆汁和豆渣无法分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豆汁机,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和滚筒Ⅱ,滚筒Ⅱ的内径大于滚筒Ⅰ,所述滚筒Ⅰ连接电机Ⅰ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形成磨豆内腔,所述滚筒Ⅱ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形成磨豆外腔,所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滤豆筒与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下部设有豆渣盒和豆汁盒。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滚筒Ⅱ侧壁内侧和滤豆筒侧壁内外侧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的每条弧形齿均设有数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滤豆筒侧壁的垂直距离小于弧形齿上其他任何位置与滤豆筒侧壁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地,还包括盛豆盒,所述盛豆盒进料口设有感应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盛豆盒上还设有进水管口。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可以阻挡豆渣通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两个旋转滚筒与中间的滤豆筒进行磨豆,两个滚筒同轴设置,滚筒和滤豆筒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弧形齿之间转动摩擦配合使豆子摩擦的同时向下移动,滤豆筒上设有过滤网和滤汁槽,豆子摩擦后与滤豆筒上的过滤网摩擦,豆子和水混合后的豆汁可以通过过滤网,从滤汁槽下落至豆汁盒内,豆渣在滚筒旋转下落入下面的豆渣盒内,为了进一步是装置带走豆渣内的豆汁,在弧形齿上设有凸起,凸起与滤豆筒距离较小,豆渣通过凸起的过程中,进行多次的脱汁。本技术具有很好的豆渣、豆汁分离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面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弧形齿的一个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支架、2-滚筒Ⅱ、3-滤豆筒、4-滚筒Ⅰ、5-豆汁盒、6-豆渣盒、7-盛豆盒、8-弧形齿、21-电机Ⅱ、31-过滤网、32-滤汁槽、41-电机Ⅰ、71-感应开关、72-进水管口、8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豆汁机,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4、滚筒Ⅱ2和支架1,滚筒Ⅰ和滚筒Ⅱ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滚筒Ⅰ连接电机Ⅰ41的输出轴,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21的输出轴,电机Ⅰ和电机Ⅱ带动滚筒Ⅰ和滚筒Ⅱ旋转,在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3,滤豆筒与支架固定连接,在滚筒Ⅰ旋转时,其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摩擦,形成磨豆内腔,在滚筒Ⅱ旋转时,其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摩擦,形成磨豆外腔。具体地,滚筒Ⅰ侧壁外侧、滚筒Ⅱ侧壁内侧和滤豆筒侧壁内外侧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8,数条弧形齿在其弧形方向上彼此平行设置,滚筒Ⅰ、滚筒Ⅱ和滤豆筒的弧形齿彼此摩擦,将豆子磨碎。优选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31,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32,滚筒Ⅰ和滚筒Ⅱ下部设有豆渣盒6和豆汁盒5;当豆子在磨碎过程中,豆渣与滤豆筒的过滤网不断碰撞和挤压,过滤网可以过滤豆渣中的豆汁,豆汁通过挤压进入过滤网里面的滤汁槽,滤汁槽连通豆汁盒,豆汁被分离到豆汁盒内;豆渣则在磨豆内腔和磨豆外腔中往下移动进入豆渣盒内,豆渣盒豆汁被完全分离。优选地,在每条弧形齿上均设有数个凸起81,该凸起使弧形齿之间的距离减小,在豆子摩擦下落的过程中,增加了其与过滤网挤压的程度和次数,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分离豆渣盒豆汁的效果。优选地,在滚筒Ⅰ和滚筒Ⅱ上部还设有盛豆盒7,盛豆盒为漏斗型,盛豆盒进料口设有感应开关71,该感应开关包括为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组合,当豆类第一次切断激光时,感应开关自动开启,开始磨豆;当激光再次接通,即激光接收器再次接收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时,感应开关关闭电机。优选地,在盛豆盒上还设有进水管口72,进水管口引入水流,水流与盛豆盒内的豆子一起进入滚筒内进行摩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和滚筒Ⅱ,滚筒Ⅱ的内径大于滚筒Ⅰ,所述滚筒Ⅰ连接电机Ⅰ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形成磨豆内腔,所述滚筒Ⅱ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形成磨豆外腔,所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和滚筒Ⅱ,滚筒Ⅱ的内径大于滚筒Ⅰ,所述滚筒Ⅰ连接电机Ⅰ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形成磨豆内腔,所述滚筒Ⅱ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形成磨豆外腔,所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滤豆筒与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下部设有豆渣盒和豆汁盒。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仕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