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拆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27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3:53
一种防拆壳体。该防拆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件,包括一限位槽;一第二壳体件,嵌合该第一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包括一开口;一防拆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容置于该限位槽之中;一柱,该柱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该柱穿过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开口;一第二限位部,位于该柱的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端相反于该柱的该第一端,且该第二限位部抵顶该第二壳体件的一外表面;及一密码部,设于该柱之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以及该第二限位部之间;以及一密码盖,包括一抵扣部以及一密码孔,其中,该密码盖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件,该密码部适于穿过该密码孔,并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拆壳体提供了完整可靠的防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拆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拆壳体,特别涉及可应用于具备记录功能的电子装置的防拆壳体。
技术介绍
具备记录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电表或是网络路由器,需要具有防拆功能,以避免内部信息被窜改。在公知技术中,以防拆螺丝、铅封螺丝等方式提供防拆效果。然而,由于现今市面上,容易取得拆卸防拆螺丝以及铅封螺丝的手工具,因此上述手段的防拆能力已下降。公知也存在电子传感器或易碎贴纸等防拆手段,然而,电子传感器及易碎贴纸仅能留下被拆卸的痕迹,无法具体防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拆壳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为了欲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防拆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件,该第一壳体件包括一限位槽;一第二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嵌合该第一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包括一开口;一防拆件,该防拆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容置于该限位槽之中;一柱,该柱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该柱穿过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开口;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位于该柱的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端相反于该柱的该第一端,且该第二限位部抵顶该第二壳体件的一外表面;及一密码部,该密码部设于该柱之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以及该第二限位部之间;以及一密码盖;该密码盖包括一抵扣部以及一密码孔,其中,该密码盖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件,该密码部适于穿过该密码孔,并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槽包括一槽口以及一缺口,该柱穿过该缺口,该第一限位部位于该槽口之中,该限位槽限制该防拆件在一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部为盘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该密码部包括至少一叶,该叶的位置以及形状对应该密码孔,以适于穿过该密码孔。在一实施例中,该密码部为扇形叶,该密码孔包括扇形开孔。在一实施例中,该密码盖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件的一内表面。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限位部以热熔的方式形成于该柱的一端并抵顶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该开口在该外表面具有一外口径,该开口在该内表面具有一内口径,该外口径大于该内口径。在一实施例中,该叶包括一凸部,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内表面包括一凹部,该凸部适于对应卡合该凹部。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件还包括一第一嵌合部,该第二壳体件包括一第二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嵌合该第二嵌合部,以限制该第二壳体件相对该第一壳体件在该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三方向上的移动,该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二方向。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拆壳体提供了完整可靠的防拆效果,此外,当壳体被强力破坏后,亦能留下被拆卸的痕迹。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防拆壳体的分解图。图2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拆件以及密码盖的细部结构(热熔组装前)。图3A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置入于该限位槽之前的情形。图3B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置入于该限位槽之后的情形。图4A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拆壳体的局部剖面图(热熔组装前)。图4B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拆壳体的局部剖面图(热熔组装后)。图5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密码部经过旋转后抵顶抵扣部的情形。图6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件嵌合第二壳体件的情形。图7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叶的凸部以及内表面的凹部。主要组件符号说明:H~防拆壳体1~第一壳体件11~限位槽111~槽口112~缺口14~第一嵌合部2~第二壳体件21~开口22~外表面23~内表面231~凹部24~第二嵌合部3~防拆件31~第一限位部32~第二限位部33~柱34~密码部341~叶342~凸部4~密码盖41~抵扣部42~密码孔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外口径~内口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防拆壳体H的分解图,包括一第一壳体件1、一第二壳体件2、一防拆件3以及密码盖4。第一壳体件1包括一限位槽11。第二壳体件2嵌合该第一壳体件1。第二壳体件2包括一开口21,该开口21对应该限位槽11。参照图2,其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拆件3以及密码盖4的细部结构(热熔组装前)。防拆件3包括一第一限位部31、一柱33、一密码部34以及一第二限位部32(热熔前仅为柱33的一端)。图3A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31置入于该限位槽11之前的情形。图3B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31置入于该限位槽11之后的情形。参照图3A、图3B,该第一限位部31容置于该限位槽11之中,该第一限位部31以及该第二限位部32分别位于该柱33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密码部34设于该柱33之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部31以及该第二限位部3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限位部32以热熔的方式形成于该柱33的第二端并抵顶该第二壳体件2的一外表面22。图4A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拆壳体H的局部剖面图(热熔组装前),图4B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拆壳体H的局部剖面图(热熔组装后)。参照图4A、图4B,该柱33穿过该开口21,该第二限位部32抵顶该第二壳体件2的该外表面22。参照图2、图4A、图4B,密码盖4包括一抵扣部41以及一密码孔42,其中,该密码盖4固定于该第二壳体件2,该密码部34适于穿过该密码孔42,并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41。图5显示密码部34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41的情形。搭配参照图1、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槽11包括一槽口111以及一缺口112,该柱33穿过该缺口112,该第一限位部31位于该槽口111之中,该限位槽11限制该防拆件3在一第一方向X以及一第二方向Y上的移动,该第一方向X垂直于该第二方向Y。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部31为盘状结构。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技术,该第一限位部31亦可能为球状结构,或其他适当结构。参照图2、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密码部34包括至少一叶341,该叶341的位置以及形状对应该密码孔42,以适于穿过该密码孔42。在一实施例中,该密码部34为扇形叶,该密码孔42包括扇形开孔。该密码部34的形状、叶片数量、以及排列方式可以适度变化,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技术。参照图4A、图4B,在此实施例中,该密码盖4固定于该第二壳体件2的一内表面23。该密码盖4可以锁固、热熔等方式,被固定于该第二壳体件2的该内表面23。参照图1、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件1还包括一第一嵌合部14,该第二壳体件2包括一第二嵌合部24,该第一嵌合部14嵌合该第二嵌合部24,以限制该第二壳体件2相对该第一壳体件1在该第一方向X以及一第三方向Z上的移动,该第三方向Z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X以及该第二方向Y。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嵌合部14以及该第二嵌合部24包括沟槽以及凸肋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嵌合部14以及该第二嵌合部24可以为环状或是U字形,而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件1以及该第二壳体件2的边缘。然而,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技术,该第一嵌合部14以及该第二嵌合部24亦可以为简单的对插凹凸结构,例如圆柱及插槽,主要是要能限制该第二壳体件2相对该第一壳体件1在该第一方向X以及一第三方向Z上的移动。以下略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拆壳体H的组装步骤。首先,参照图3A、图3B,该第一限位部31被置入该限位槽11之中抵顶。接着,参照图2、图4A,该柱33穿过该开口21,同时该密码部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拆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拆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防拆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件,该第一壳体件包括一限位槽;一第二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嵌合该第一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包括一开口;一防拆件,该防拆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容置于该限位槽之中;一柱,该柱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该柱穿过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开口;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位于该柱的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端相反于该柱的该第一端,且该第二限位部抵顶该第二壳体件的一外表面;及一密码部,该密码部设于该柱之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以及该第二限位部之间;以及一密码盖,该密码盖包括一抵扣部以及一密码孔,其中,该密码盖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件,该密码部适于穿过该密码孔,并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拆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防拆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件,该第一壳体件包括一限位槽;一第二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嵌合该第一壳体件,该第二壳体件包括一开口;一防拆件,该防拆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容置于该限位槽之中;一柱,该柱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该柱穿过该第二壳体件的该开口;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位于该柱的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端相反于该柱的该第一端,且该第二限位部抵顶该第二壳体件的一外表面;及一密码部,该密码部设于该柱之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以及该第二限位部之间;以及一密码盖,该密码盖包括一抵扣部以及一密码孔,其中,该密码盖设置于该第二壳体件,该密码部适于穿过该密码孔,并经过旋转后抵顶该抵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槽包括一槽口以及一缺口,该柱穿过该缺口,该第一限位部位于该槽口之中,该限位槽限制该防拆件在一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为盘状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勇洪天均蔡虢城
申请(专利权)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