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Ungerboeck模型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超奈奎斯特FTN信号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超奈奎斯特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超奈奎斯特FTN传输技术被看做是下一代通信系统5G中用来提高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效率的方式之一。它将信号以超奈奎斯特速率进行传输,使系统达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但正因为FTN信号传输速率超过了传统的速率极限Nyquist速率,因而一定会带来码间串扰,而如何消除FTN信号中固有的码间串扰的影响成为设计FTN传输系统的关键,这也为低复杂度接收端译码算法的实现带来了挑战。为了克服FTN信号中码间串扰的影响,人们研究了多种方法,主要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思路是通过采用均衡算法来克服FTN信号中存在的码间串扰,但这种均衡算法在用于FTN系统时复杂度过高。第二种思路是将码间串扰看成普通噪声,如YongJin,DanielKim和JanBajcsy在"BinaryFasterthanNyquistOpticalTransmissionviaNon-uniformPowerAllocation"(InformationThe ...
【技术保护点】
基于Ungerboeck模型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随机产生的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并进行符号映射,产生映射后符号流x;(2)对映射后的符号流x进行符号收尾:设LISI为单边的对当前发送的符号造成干扰的符号个数,其数值等于实际FTN系统干扰矩阵g的长度;根据Ungerboeck模型定义发送第n个映射后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Ungerboeck模型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随机产生的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并进行符号映射,产生映射后符号流x;(2)对映射后的符号流x进行符号收尾:设LISI为单边的对当前发送的符号造成干扰的符号个数,其数值等于实际FTN系统干扰矩阵g的长度;根据Ungerboeck模型定义发送第n个映射后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为其中xn-i为第n个映射后符号的前第i个符号,0≤i<LISI,在映射后的符号流首尾两端分别添加LISI个0符号用来收尾,产生待发送符号流;(3)采用脉冲成型函数h(t)对待发送符号流依次进行脉冲成型操作,将经过脉冲成型的符号流按照1/τ倍的奈奎斯特传输速率发送,即符号间时间间隔为τT,其中T为奈奎斯特速率下的符号间时间间隔,τ为FTN系统的时间加速因子,0<τ<1;(4)将发送端的脉冲成型函数h(t)作为滤波器函数,对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并将匹配滤波后的信号以1/τ倍的奈奎斯特传输速率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序列y;(5)用采样序列y计算每一位符号所应保留的码间串扰状态及对应状态的概率:(5a)利用采样序列y分别计算状态转移概率γ(s′,s),第n个符号的过去状态度量αn(s)和第n个符号的未来状态度量βn(s),其中s′为第n-1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s为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5b)根据(5a)计算得到的αn(s),βn(s),计算第n个符号的码间串扰状态为s的概率N为采样序列y的长度:(5c)对于不同的码间串扰状态s,将得到的不同的与之对应的在所有的中选出M个最大值,将M个最大的对应的s存在sn(i)中,sn(i)为第n个符号保留的第i个码间串扰状态,i=1,2,...,M;(6)重复(5)步骤,将sn(i)和对应的αn(sn(i))用于下一个符号的遍历,直到遍历完所有符号,得到所有符号所保留的M个最大可能码间串扰状态和对应概率;(7)根据每个符号保留的M个状态sn(i)和各状态概率得出对发送符号的估计等于+1的概率及等于-1的概率完成对超奈奎斯特信号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李双洋,白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