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适应干扰抵消器的干扰抵消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抗干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可用于自适应干扰抵消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增加,空间无线信道的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使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无线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在车载、机载、舰载电台中,常常希望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工作,但因收发天线隔离度受空间限制,尤其在军事领域,同一个通信平台上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接收和发射设备,发射机在工作时的发射信号常常对同台的接收机造成干扰,使得接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解决同址干扰的问题上,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颇为引人注目。现有在模拟域干扰抑制中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幅相控制实现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的参考信号是干扰信号的相关信号,通过调整参考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使之与干扰信号等幅反相,将调整后的参考信号和接收信号一起通过合并器后完成抵消。但在实际的模拟域自干扰抑制工程中,由于移相器需达到0.1度以下或比0.1度低几个量级,因而成本高、控制算法复杂,且稳定性差。第二种是等效移相器的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常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适应干扰抵消器的干扰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设置初始温度T=T1,终止温度T0,接受概率系数K,温度衰减系数K0,初始步长μ,膨胀因子K1,步长收缩因子K2;(2)随机选取正交IQ两路的控制值,将此时两路控制值形成的点记为当前最优点,计算得到该最优点的误差自相关值为E[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适应干扰抵消器的干扰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设置初始温度T=T1,终止温度T0,接受概率系数K,温度衰减系数K0,初始步长μ,膨胀因子K1,步长收缩因子K2;(2)随机选取正交IQ两路的控制值,将此时两路控制值形成的点记为当前最优点,计算得到该最优点的误差自相关值为E[ε2];(3)根据当前步长调整正交IQ两路的控制值,得出当前最优点周围四个点的误差自相关值,将这些误差自相关值最小的点作为新点,同时将该新点的误差自相关值记为E'[ε2],并计算判决依据;(4)计算新点误差自相关值与当前最优点误差自相关值的差值ΔE,并根据该差值ΔE更新当前的最优点:如果ΔE<0,则接受新点作为当前最优点,同时将步长膨胀为μk=K1*μk-1,将温度下降为Tk=K0*Tk-1,其中μk-1、μk为第k-1次和第k次搜索新点时的步长,Tk-1、Tk为第k-1次降温和第k次降温后的温度;如果ΔE>0,则计算同时在0到1之间取一个随机数rand(0,1),再根据Metropolis准则判断是否要接受该新点为当前最优点:若P>rand(0,1),则接受新点作为当前最优点,且步长不变μk=μk-1,温度下降为Tk=K0*Tk-1;若P<rand(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易运晖,李政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