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PS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充电支架及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18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激活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的充电支架和包含其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终端机外壳,其设置有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连接的连接器,在背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的图案电极部,并且在所述图案电极部周围安装有多个磁铁;充电支架,其在和所述终端机外壳接触的面安装有用于和所述图案电极接触的针端子以及用于和所述磁铁进行磁耦合的磁铁。所述充电支架的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所述终端机外壳的接触;控制部,其用于对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传送控制,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结合于所述终端机外壳的移动终端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支架及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激活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的充电支架和包含其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类似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C)的移动终端机移动性较好,并且携带方便,是广泛被使用的IT产品。移动终端机的技术开发动向除了小型轻量化、数据存取速度的高速化外,还可以说集中于电池充电的便利性、使用时间的延长、和周围设备的联动、是否适用可穿戴式等。通常,移动终端机通过像适配器一样的供电电源获得直流电源的供给或给内置的电池充电。适配器是一种将输入的常用交流电源转换为设置的直流电压的装置。为了获得直流电源的供给,移动终端机的连接插座(femaleconnector)和适配器的插头(maleconnector)连接使用。所述方式在连接器的连接过程中可能诱发连接器的损伤,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虽然记载有在连接器上利用磁铁的事例(美国公开专利第2010-0080563号,韩国登记专利第1116159号),与之类似的连接装置也无法以想要的角度固定第一连接母体,同时在第二连接母体上形成有多个图案形成部,从而存在尺寸变大的问题。近来,介绍有作为用于提供充电便利性的技术的利用无线充电方式的充电器,无线充电方式的无触点充电器设计复杂的同时,具有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为了克服所述缺点,有本案申请人之前申请授权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韩国登记专利第10-1204510号)。例示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提供一种利用磁铁将终端机和充电支架进行磁耦合的同时,将电气端子相互匹配,由此,可以给移动终端机便利地充电的装置。所述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主要包括终端机外壳和充电支架,充电支架根据移动终端机使用者的需要附着于车辆、客厅、厨房、书桌等使用。换句话说,由本案申请人开发的充电装置的充电支架,充电时单纯支持移动终端机的同时,作为提供电源供给通道的用途受到限制,因而本案申请人研究出用于增大移动终端机使用上的便利性和扩充充电支架用途的新方案。【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登记专利公报10-12045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作为研究增大移动终端机使用者的便利性的同时扩充上述充电装置支架的用途的方案中创造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在为了充电而结合或接触移动终端机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运行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进一步而言,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支架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支架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在为了充电而结合或接触移动终端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移动终端机使用者的位置信息自动运行有必要必须激活的软件。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支架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支架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在为了充电而结合或接触移动终端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移动终端机使用者的位置信息通过有线频道或无线频道自动运行有必要必须激活的软件。更进一步而言,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获得结合或接触的移动终端机的识别信息,通过物联网将其传送至服务提供服务器,由此,为了使移动终端机使用者在其所在的空间获得最优服务或可以控制使用者所在空间的事物而进行支援。根据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电支架,作为和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case)结合或接触从而供给充电电源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的结合或接触;控制部,其用于对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传送控制,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其另一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感知部是霍尔传感器、物体感知传感器、可通过供给至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的电源线来检查电源供给与否的电源延迟电路部中任何一个。进一步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为用于近距离无线传送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外壳,其具有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连接的连接器,背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的图案电极部,并且所述图案电极部周围安装有多个磁铁;和充电支架,其在和所述终端机外壳接触的面安装有针端子及磁铁,所述针端子用于和所述图案电极接触,所述磁铁用于和所述磁铁进行磁耦合;所述充电支架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所述终端机外壳的接触;控制部,其用于传送控制软件活性化信息,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结合于所述终端机外壳的移动终端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与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的结合或接触;控制部,其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请求移动终端机识别信息的传送,并且将对所述请求应答并接收到的移动终端机识别信息和充电支架识别信息一起通过物联网传送控制至指定服务器;一个以上的通信部,其用于将请求所述移动终端机识别信息的传送的信号发送至结合或接触于充电支架的移动终端机,并接收从移动终端机传送出的移动终端机识别信息,同时将接收到的移动终端机识别信息和充电支架识别信息通过物联网发送;其另一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或根据互不相同的通信方式的多个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根据上述课题解决方法,本技术具有的便利性在于,由于在移动终端机结合或接触于充电支架的情况下,通过有线或无线将可自动运行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移动终端机方向,或根据移动终端机的请求通过有线或无线传送,因此无需其他操作便可激活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进一步而言,由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充电装置作为自动激活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的装置使用,所述充电装置将移动终端机外壳和充电支架通过磁耦合从而实现终端机充电,因而具有可使充电装置的用途扩大的优点。另外,本技术获得结合或接触于充电支架的移动终端机的识别信息,通过物联网将其和充电支架识别信息一起传送至指定服务提供服务器,由此,具有使移动终端机使用者在其所在的空间获得特殊服务的提供或便于使用者控制其所在空间的事物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充电装置的构成例示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充电支架上移动终端机的旋转状态例示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机外壳分离构成例示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支架的分离构成例示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支架的块状构成例示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延迟电路部构成例示图。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设置于移动终端机的软件活性化过程的流程图。图9是可以和物联网联结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支架的周边网络构成例示图。图10是图9示出的充电支架200的另一块状构成例示图。图11是用于说明图9示出的充电支架200的操作的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充电支架及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支架,其与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结合或接触从而提供充电电源,所述充电支架的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与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的结合或接触;控制部,其用于对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传送控制,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30 KR 10-2015-01376371.一种充电支架,其与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结合或接触从而提供充电电源,所述充电支架的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与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的结合或接触;控制部,其用于对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传送控制,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移动终端机或移动终端机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感知部是霍尔传感器、物体感知传感器、可通过供给至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的电源线来检查电源供给与否的电源延迟电路部中任何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为用于近距离无线传送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通过构成针端子的数据端口传送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所述针端子结合于充电端子或接触于图案电极部,所述充电端子形成于移动终端机,所述图案电极形成于移动终端机外壳。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为非活性软件的识别信息、充电支架识别信息、移动终端机的位置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并存储于所述控制部的存储装置。6.一种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外壳,其具有和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连接的连接器,背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的图案电极部,并且所述图案电极部周围安装有多个磁铁;充电支架,在和所述终端机外壳接触的面安装有针端子及磁铁,所述针端子用于和所述图案电极接触,所述磁铁用于和所述磁铁进行磁耦合;所述充电支架包括:终端机感知部,其用于感知所述终端机外壳的接触;控制部,其用于对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传送控制,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用于根据终端机感知结果激活设置于终端机的特定软件;通信部,其用于将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送的软件活性化信息传送至结合于所述终端机外壳的移动终端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感知部是霍尔传感器、物体感知传感器、可通过供给至移动终端机的充电端子的电源线来检查电源供给与否的电源延迟电路部中任何一个。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为用于对所述软件活性化信息进行近距离无线传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机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通过构成针端子的数据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显峻
申请(专利权)人:SPS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