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417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其中,供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系统、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供电线路、第二供电线路以及第三供电线路通过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检测器用于检测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电能质量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电系统,可以使得供电系统切换到离网状态,或者切换到并网的状态时,提供给用户负载的电能为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从而满足用户负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能量转换系统(PowerConversionSystem;简称:PCS)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例如:在用户侧负载用电低谷期,PCS将电网侧富余的电能储存在PCS内;在用户侧负载用电高峰期,PCS将存储在PCS内部的电能提供给用户侧负载,缓解电网侧可能出现的供电不足问题。另外,PCS内部设有的电池设备不仅具有储存来自电网的电能的功能,自身也具有释放电能的作用。现有的PCS、电网侧以及用户侧负载之间的拓扑结构中,用户侧负载既可以接收来自电网侧的电能,也可以接收来自PCS内部存储和/或释放的电能。然而,现有的PCS、电网侧以及用户侧负载之间的拓扑结构,当发生并网状态与离网状态之间的状态转换时,向用户侧负载提供的电能会出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上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不能满足用户侧对电能变化敏感的负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供电系统向用户负载提供的电能会出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而上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不能满足用户侧对电能变化敏感的负载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系统PCS、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上述PCS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上述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上述第一供电线路和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以及上述第三供电线路通过上述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上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上述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上述电能质量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可选的,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或第三控制开关;上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上述第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第三供电线路与上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可选的,上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其中,上述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的幅值和/或电压的频率;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可选的,上述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包括:若上述检测器检测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和上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后,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与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可选的,上述PCS与上述电网供电系统之间包括电能交换线路,上述电能交换线路通过上述控制系统连接上述PCS与上述电网供电系统;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开关;上述第四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上述电能交换线路的连接与断开。可选的,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内,上述检测器具体用于检测上述电网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功率;上述检测器具体检测到上述电网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功率小于上述用户负载所需功率时,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和上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一供电线路和上述第三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可选的,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内,上述检测器具体用于检测上述电网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功率;上述检测器具体检测到上述电网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功率大于上述用户负载所需功率时,上述第二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和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二控制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以使上述第三供电线路为上述用户负载供电。可选的,若上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上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内,上述检测器具体检测到上述电网供电系统提供电能的功率大于上述用户负载所需功率时,上述检测器具体用于检测上述PCS的电池是否处于未充满电状态;若上述PCS的电池处于未充满电的状态,通过第一变流器充电给电池。可选的,若上述PCS处于故障状态,则上述第一变流器控制上述第四控制开关断开。可选的,上述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的幅值和/或电压的频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供电处理方法,应用于供电系统,上述供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系统PCS、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上述PCS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上述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上述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上述第一供电线路和上述第二供电线路以及上述第三供电线路通过上述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上述PCS与上述电网供电系统之间包括电能交换线路,上述电能交换线路通过上述控制系统连接上述PCS与上述电网供电系统;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和/或第四控制开关;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上述电能质量,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其中,上述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的幅值和/或电压的频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其中,供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系统、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供电线路、第二供电线路以及第三供电线路通过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检测器用于检测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电能质量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电系统通过设置第二供电线路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使得供电系统切换到离网状态,或者,切换到并网的状态转换时,提供给用户负载的电能为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从而满足用户负载的要求。进而,解决了现有供电系统向用户负载提供的电能会出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而上述不完全平滑的电能转换过程不能满足用户侧对电能变化敏感的负载的要求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电系统中,PCS的每条供电线路中均设置变流器,通过设置多个变流器,从而可以快速转换为PCS为用户负载提供电能,满足用户负载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供电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供电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供电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供电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系统;2:第一控制开关;3:检测器;4:第一供电线路;5:第二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电系统和供电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转换系统PCS、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PCS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所述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供电线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以及所述第三供电线路通过所述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所述第二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转换系统PCS、电网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PCS包括电池、第一供电线路和第二供电线路,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串联第一变流器,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串联第二变流器,所述电网供电系统包括第三供电线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器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供电线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以及所述第三供电线路通过所述控制系统与用户负载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网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所述第二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或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所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三供电线路与所述用户负载之间的连接与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其中,所述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的幅值和/或电压的频率;若所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所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为所述用户负载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所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则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与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包括:若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第三供电线路的电能质量在所述用户负载所承受的电能质量范围外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后,所述第一变流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为所述用户负载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S与所述电网供电系统之间包括电能交换线路,所述电能交换线路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PCS与所述电网供电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能交换线路的连接与断开。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冀生刘亚峰钱金亮刘德明崔英刚马凯张伟郭清国
申请(专利权)人: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