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插端子及母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13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母插端子及母插,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母插端子包括容插部、衔接部及铆线段,所述衔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容插部与所述铆线段;所述铆线段用于与导线接通;所述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还提供了一种母插,包括如上所述的母插端子,还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孔道;母插端子位于壳体的孔道内。通过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解决了母插端子与壳体连接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母插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松动,进而给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也避免了手工操作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企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

Mother insert terminal and mother inse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ther inserted terminal and a female insert,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plug. The female insertion terminal comprises a containing inserting part, a connecting part and a riveting line segment, wherein the connecting part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containing inserting part and the riveted line segment; the riveting lin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conducting wire; and the mother inserting terminal and the shell are integrally forme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female plug, which comprises a female inserting terminal as described above, and also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perture; the female insertion terminal is positioned in the pore passage of the casing. Integrated terminal and shell inserted through the parent, solves the female plugging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is not strong,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mother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terminal and the shell easy to loose, and then to use th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problem, in addition, also avoid th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existing in manual operatio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插端子及母插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母插端子及母插。
技术介绍
一般日常用以及工业用的电流主要由插头接收及电线传递而来,因此电力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供应端(插座)与接收端(插头),而由于供应端的插座都固定设于壁面或固定位置,对于电线长度有限的插头,实属不便。因此设计者又有将插头的电源以延长型态,设计为所谓“延长线插座”(即母插)型态供应插头插入导电,因此成为插座的延长段。现有技术中,母插包括有壳体和母插端子,公插的插头端子插入母插的母插端子内实现导电功能。上述的母插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母插端子与壳体连接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母插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松动,进而给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再者,加工过程中,需要手工将母插端子与壳体进行安装固定,由于手工操作存在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企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插端子及母插,以缓解了现有的母插端子与壳体连接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母插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给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再者,加工过程中,需要手工将母插端子与壳体进行安装固定,由于手工操作存在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企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插端子,所述母插端子包括容插部、衔接部及铆线段,所述衔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容插部与所述铆线段;所述铆线段用于与导线接通;所述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铆线段的纵截面为“U”字型。进一步的,所述铆线段的纵截面为圆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母插,包括如上所述的母插端子,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孔道;所述母插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孔道内。进一步的,所述孔道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的,所述孔道的分布与插入所述容插部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分布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两个孔,所述孔与所述孔道相通,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轴,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轴配合的孔,所述孔与所述轴配合,用于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本技术提供的母插端子,包括容插部、衔接部及铆线段,所述衔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容插部与所述铆线段;所述铆线段用于与导线接通;所述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通过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解决了母插端子与壳体连接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母插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松动,进而给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也避免了手工操作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企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本技术提供的母插,包括母插端子,还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孔道;母插端子位于壳体的孔道内,解决了母插端子与壳体连接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母插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松动,进而给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也避免了手工操作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企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母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母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母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母插端子;10-容插部;11-衔接部;12-铆线段;2-壳体;20-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母插端子1,并给出其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母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在母插端子1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母插端子1包括容插部10、衔接部11及铆线段12,衔接部11用于连接容插部10与铆线段12;铆线段12用于与导线接通;母插端子1与壳体2一体成型。母插端子1与壳体2一体成型,壳体2为一体式平整光滑的整体,这样可以通过模具一次冲压成型,相比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母插端子1与壳体2连接更加牢固,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使用方便、安全。铆线段12的纵截面为“U”字型。铆线段12用于夹持导线,保证公插的插头端子插入母插端子1的容插部10后,实现导线的导通,当导线沿母插端子1的轴向方向插入时,通过按压“U”字型的两个翼片便可以实现铆线段12中导线的夹紧,用力方便,按压快捷。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母插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母插,母插包括如上所述的母插端子1,母插还包括壳体2,壳体2上设置有孔道20,母插端子1位于壳体2的孔道20内。优选地,孔道20的数量为多个。当所插入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数量为3个时,孔道20的数量也为3;当所插入的公插为二角插头时,孔道20的数量设置为2个,根据所需插入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个数决定孔道20的数量。优选地,孔道20的分布与插入母插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分布相同。当插入母插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分布为“品”字型时,母插壳体上的孔道20布置为“品”字型;当插入母插的公插的插头端子的分布为米奇头型时,母插壳体上的孔道20布置米奇头型。只要保证公插插入母插时能完全插入完全配合即可。具体地,壳体2还包括上盖,上盖盖合于壳体2上,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孔,孔与孔道20相通,上盖与壳体2可转动连接。上盖的设置,保证母插端子1不使用时,异物不至于进入。上盖上设置有两个孔,使得当所插入的电器的功率较小,只需使用两个孔时,直接利用盖体上的两个孔即可。具体地,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轴,上盖上设置有与轴配合的孔,孔与轴配合,用于上盖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母插端子及母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端子包括容插部、衔接部及铆线段,所述衔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容插部与所述铆线段;所述铆线段用于与导线接通;所述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端子包括容插部、衔接部及铆线段,所述衔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容插部与所述铆线段;所述铆线段用于与导线接通;所述母插端子与壳体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线段的纵截面为“U”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线段的纵截面为圆形。4.一种母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母插端子,所述母插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孔道;所述母插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孔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科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