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329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体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井或注汽井在排液时排液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Drain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tank includes a first liquid inlet and the first outlet; the fluid delivery device, fluid delivery device includes second liquid inlet and second outlet second, a liquid inlet and a liquid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high liquid drain cost and large labor intensity when the oil well or the steam injection well in the prior art is in the liquid discharg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排放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SAGD技术开采的油井或注汽井,由于长期注入蒸汽,油层高温高压,在修井作业时需要长时间进行排液降低井下压力,排液初期由于井口压力高,井下液体可以排入本井的集油线,当井口压力低于集油线时,就无法进行利用本井集油线排液,通常采用油罐车或者油罐连接管线进行降压排液,再通过油罐车运往处理站。由于SAGD井排液量大,排液时间长,利用油罐车排液费用高,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在装油过程容易造成原油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井或注汽井在排液时排液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体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相连。进一步地,流体输送设备包括泵和与泵相连的电机,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均设置在泵上。进一步地,排液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和液位计,控制结构与液位计相连,控制结构和流体输送设备相连。进一步地,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外部相连,第二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进一步地,排液装置还包括换热结构,换热结构设置在罐体内。进一步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包括进汽端和出汽端,进汽端和出汽端均设置在罐体上。进一步地,罐体包括侧壁和设置在侧壁上方的顶盖,顶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进液口的垂直上部。进一步地,排液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防喷罩,进液管设置在第一进液口处,防喷罩设置在进液管的出液口。进一步地,防喷罩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向远离进液管的出液口的方向突出,防喷罩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油井或者注汽井中排出的液体进入罐体内,再通过流体输送设备将罐体内的液体输送至排放处,这样大大地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油罐车的排液费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井或注汽井在排液时排液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排液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罐体;11、第一进液口;12、第一出液口;20、流体输送设备;21、第二进液口;22、第二出液口;30、换热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液装置包括:罐体10和流体输送设备20。罐体10包括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流体输送设备20包括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第二进液口21和第一出液口12相连。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油井或者注汽井中排出的液体进入罐体内,再通过流体输送设备将罐体内的液体输送至排放处,这样大大地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油罐车的排液费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井或注汽井在排液时排液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流体输送设备20包括泵和与泵相连的电机,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22均设置在泵上。上述结构的加工成本较低。具体地,泵为螺杆泵。螺杆泵比较适用于油类的粘稠介质,螺杆泵具有对粘性不敏感,能够输送高粘度介质、噪声较低等优点。这样更有利于油井的液体的排出。进一步具体地,螺杆泵为变频螺杆泵,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螺杆泵的转速。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泵为齿轮泵也是可以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12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当需要排液的时候把阀门打开,当不需要排液的时候把阀门关闭,这样能够避免罐体内的液体靠压力进入泵内,引起泄露而造成环境污染。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出液口22通过第二管道与外部相连,第二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这样从螺杆泵中出来的液体经过过滤器后使得液体的颗粒状杂质过滤在过滤器内。具体地,第二管道与油田上的集输系统相连接,这样从油井出来的液体还能够重复利用,这样有利于节省能源。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液装置还包括换热结构30,换热结构30设置在罐体10内。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罐体10内的液体能够保持在一定的粘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油井出来的液体浓度较大,这样液体在输送时比较困难,通过换热结构30的加热可以降低罐体10内液体的粘度。具体地,换热结构30包括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包括进汽端和出汽端,进汽端和出汽端均设置在罐体10上。上述结构使得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蒸汽对罐体1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蒸汽不会被罐体10内的液体污染,上述设置加热方便,不会污染环境。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罐体10包括侧壁和设置在侧壁上方的顶盖,顶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进液口11的垂直上部。由于油井内出来的液体带有一定的压力,顶盖的设置使得油井排入罐体10内不会飞溅到罐体10的外部,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液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防喷罩,进液管设置在第一进液口11处,防喷罩设置在进液管的出液口。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油井内出来的液体不会到处飞溅。具体地,防喷罩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向远离进液管的出液口的方向突出,防喷罩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结构。伞状结构的防喷罩使得油井喷出的液体受到的阻力会慢慢地降低,这样有利于降低油井内喷出的液体的飞溅量。进一步具体地,进液管还可以设置朝向下方略倾斜,这样也能减小油井喷出的液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排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所述罐体(10)包括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流体输送设备(20),所述流体输送设备(20)包括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所述第二进液口(21)和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所述罐体(10)包括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流体输送设备(20),所述流体输送设备(20)包括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液口(22),所述第二进液口(21)和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送设备(20)包括泵和与所述泵相连的电机,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22)均设置在所述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和液位计,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液位计相连,所述控制结构和所述流体输送设备(20)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12)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口(22)通过第二管道与外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朱峰马鑫高俊冯卫刚郭建马占全杨树波王亮亮麦合苏提·麦麦提图尔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