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81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3:33
一种变速机构,具备:复合链轮(5),其具有相对于输入输出动力的旋转轴(1)在径向上可动地被支承的小齿轮式链轮(20)、使小齿轮式链轮(20)一边维持距旋转轴(1)的轴心(C1)等距离一边同步地沿径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链条(6),其卷绕于两组复合链轮(5、5),通过变更包围小齿轮式链轮(20)且与之相切的圆的半径,来变更变速比。多个导杆(29)具有:第一导杆(291),其无论切圆(A)的半径大小如何,都总是引导链条(6);第二导杆(292),其至少在切圆(A)的半径最大时,引导链条(6),并且位于第一导杆(291)的径向内侧。由此,能够扩大传动比范围。

Gear change mechanism

With a speed change mechanism, compound (5), the sprocket shaft relative to the input and output power (1)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movable by small gear sprocket bearing (20), the small gear wheel (20) while maintaining distan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1) of the axis (C1) distance etc. while simultaneously moving along the radial movement of the chain mechanism; (6), the wound in the two groups (5, 5) composite sprocket, surrounded by changing the small gear sprocket (20) and tangent to the radius of the circle, to change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 plurality of guide rod (29) having a first guide rod (291), the circle (A) to the radius, always guide the chain (6); the guide rod (292), second (A) at least in the tangential radius of the maximum, the chain guide (6), an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guide (291) the radial inner rod. Thus, the drive ratio range can be enl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通过一边相对于旋转轴维持等距离一边沿径向可动地被支承并绕旋转轴的轴心公转(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pinionsprocket)和卷绕于该多个小齿轮式链轮的链条,来传递动力。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上卷绕有驱动带的变速器正在被实用化。在该变速器中,使用通过施加于各带轮的可动滑轮的推力而在各带轮和驱动带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在这种变速器中,在传递大的动力时,需要使推力增大来确保摩擦力。这时,驱动用于产生推力用的油压的油泵的驱动源(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负担就会增大,有可能导致与其相关的能量消耗量增加,另外,导致在构造性地产生打滑的部分产生摩擦损耗。因此,开发了一种不使用上述的推力或摩擦力,而是通过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和卷绕于这些小齿轮式链轮的链条来传递动力的变速机构。作为这种变速机构,可列举出在输入侧及输出侧分别设有外观上的大链轮(以下,称为“复合链轮”),且通过卷绕于这些复合链轮的链条来传递动力的变速机构,该外观上的大链轮是由一边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心维持等距离一边沿径向可动地且以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并绕旋转轴的轴心公转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各自以构成多边形的顶点的方式形成的。这种变速机构的链条通过与设置在小齿轮式链轮的圆周上的齿啮合来传递动力,并且通过导杆来引导。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如下变速机构,即,在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的轴向端部侧分别并列设置两种盘(主轴spindle),在各盘上设有放射状槽,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固定盘的放射状槽(以下,称为“固定放射状槽”)和相对于旋转轴可相对旋转的可动盘的放射状槽(以下,称为“可动放射状槽”)彼此以在轴向观察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固定放射状槽和可动放射状槽交叉的部位支承有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当变更固定盘和可动盘的相对角度(相位)时,固定放射状槽和可动放射状槽的交叉部位就沿径向移动。因此,支承于这种交叉部位的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分别通过两盘的相对旋转而沿径向移动。这样,通过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各自一边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心维持等距离一边同步地沿径向移动,多边形的大小相似性地发生变化,通过变更包围所有小齿轮式链轮且相切的圆(切圆)的半径,能够变更变速比。但是,扩大变速机构的传动比范围(变速比的可动范围)是有效的。例如,车辆的变速机构的传动比范围的扩大有助于车辆的加速性能或燃料消耗性能的提高。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变速机构中,因为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各自都位于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的位置,所以传动比范围的扩大会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各自有可能在规定的径向位置的内侧发生相互干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71315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大传动比范围的变速机构。此外,不局限于这里所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可实现通过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而导出的作用效果,即,无法通过现有技术而得到的作用效果。(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具备:具备:两组复合链轮,其具有输入或输出动力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沿径向可动地被支承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多个导杆、使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所述多个导杆各自一边维持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一边同步地沿径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链条,其卷绕于所述两组复合链轮,通过变更包围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且与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都相切的圆的半径即切圆的半径,来变更变速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杆具有:第一导杆,其无论所述切圆半径的大小如何,都总是引导所述链条;第二导杆,其至少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大时,引导所述链条,并且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径向内侧。即,至少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大时,所述第一导杆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导杆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距离相等。(2)优选的是,在所述切圆的半径为规定半径以上时,所述第一导杆及所述第二导杆位于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的位置,在所述切圆的半径小于所述规定半径时,所述第二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径向内侧。(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杆及所述第二导杆沿着周向而交替地配置。(4)优选的是,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所述第二导杆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周面抵接。(5)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机构具备:固定盘,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并形成有多个固定放射状槽,所述多个固定放射状槽内插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的各支承部件,并且以随着朝向外周而相对于径向向滞后角侧及超前角侧中的任一侧位移的方式设置;可动盘,其相对于所述固定盘配置为同心且可相对旋转,并形成有多个可动放射状槽,所述可动放射状槽在轴向观察时在分别与所述固定放射状槽交叉的交叉部位存在有所述支承部件,所述小齿轮式链轮形成为扇形齿轮形状,该扇形齿轮形状具有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沿着所述切圆的圆周而配置并与所述链条啮合的齿部,所述齿部具有:以至少一个齿存在于所述固定放射状槽的槽宽内的方式配置的第一齿部、从所述第一齿部向所述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导杆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相对于所述第二齿部位于径向内侧的空间或所述空间的周边。(6)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具有不自转的一个固定小齿轮式链轮和其它的自转小齿轮式链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在切圆的半径最小时,能够避免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或小齿轮式链轮的干涉。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切圆的半径,作为结果,能够扩大传动比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着重于复合链轮及链条的主要部分的径向剖面图(横剖面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着重于复合链轮及链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图(纵剖面图);图3是着重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固定盘的侧面图,该图3对应于图2的向视A-A;图4是着重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可动盘的侧面图,该图4对应于图2的向视B-B;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中小齿轮式链轮等的径向移动用固定盘及可动盘、通过这两个固定盘及可动盘而移动的小齿轮式链轮及导杆,是对移动链轮机构及移动导杆机构进行说明的图,切圆的半径按(a)、(b)、(c)的顺序增大,此外,(a)表示最小的切圆半径,(c)表示的是最大的切圆半径;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径向剖面图,该图6是图2的C-C向视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径向剖面图,该图7是图2的D-D向视剖面图;图8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第一凸轮槽及第二凸轮槽的主要部分放大图,该图8是图2的E-E向视图;图9是示意地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着重于复合链轮的主要部分的径向剖面图(横剖面图);图10是取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一个小齿轮式链轮的立体图。图1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着重于复合链轮及链条的主要部分的径向剖面图(横剖面图),该图11表示对应于图1的部位;图12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着重于复合链轮及链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图(纵剖面图),该图12表示对应于图2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速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机构,具备:两组复合链轮,其具有输入或输出动力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沿径向可动地被支承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多个导杆、使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所述多个导杆各自一边维持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一边同步地沿径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链条,其卷绕于所述两组复合链轮,通过变更包围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且与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都相切的圆的半径即切圆的半径,来变更变速比,其中,所述多个导杆具有:第一导杆,其无论所述切圆半径的大小如何,都总是引导所述链条;第二导杆,其至少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大时,引导所述链条,并且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径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9 JP 2014-2493991.一种变速机构,具备:两组复合链轮,其具有输入或输出动力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沿径向可动地被支承的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多个导杆、使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及所述多个导杆各自一边维持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一边同步地沿径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链条,其卷绕于所述两组复合链轮,通过变更包围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且与所有所述多个小齿轮式链轮都相切的圆的半径即切圆的半径,来变更变速比,其中,所述多个导杆具有:第一导杆,其无论所述切圆半径的大小如何,都总是引导所述链条;第二导杆,其至少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大时,引导所述链条,并且在所述切圆的半径最小时,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径向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中,在所述切圆的半径为规定半径以上时,所述第一导杆及所述第二导杆位于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等距离的位置,在所述切圆的半径小于所述规定半径时,所述第二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径向内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导杆及所述第二导杆沿着周向而交替地配置。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下宏司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