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和柔性聚烯烃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70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2:29
一种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焓ΔHfus为7J/g至30J/g的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A)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78%的丁烯‑1与乙烯的共聚物,其共聚乙烯含量高达按摩尔计18%,并且在第二加热扫描下在DSC下没有可检测的熔融峰;B)从按重量计22%至按重量计37%的(i)丙烯均聚物,或(ii)丙烯共聚物,或(iii)两种或多种(i)和(ii)的混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为从130℃至165℃;其中A)和B)的量基于A)+B)的总重量。

Soft and flexible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A measured by DSC in second heating scan under the melting enthalpy of Hfus for the 7J/g to 30J/g polyolef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copolymer by weight from 63% to 78% by weight of 1 butene with ethylene, the polyethylene content is as high as 18% Moore, melting peak and in second plus thermal scanning in DSC without detectable; B) from 22% by weight to 37% by weight of the propylene homopolymer (I), or (II) propylene copolymer (III), or two or more (I) and (II) a mixture of the second heating scan through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m measured by DSC from 130 to 165 DEG C; A) and B) based on the amount of the total weight of A) +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软和柔性聚烯烃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涉及具有低的肖氏硬度值以及良好的拉伸和弹性性能的柔性和热塑性聚烯烃组合物。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公开了具有高柔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热塑性行为的聚烯烃组合物。由于聚烯烃的典型的有价值的性能(例如,化学惰性、机械性能和无毒性),它们已经被用于许多领域。它们通常包括以各种相对量的结晶部分和非晶部分。这样的结晶部分和非晶部分可以存在于相同的聚合物链和/或不同的相中。取决于这样的部分的化学组成,它们的相对量以及它们在聚烯烃组合物中的组合方式,获得不同的性能组。然而,总是难以实现柔性、软度和热塑性行为的良好平衡。在PCT公开号WO2009080485中提供了柔性和热塑性组合物的示例,其中通过将丙烯和己烯-1的结晶共聚物与高度可溶的因此高度非晶的乙烯共聚物组合来获得低的挠曲模量和肖氏硬度值。现在已经发现,通过将特定的丁烯-1聚合物与减少量的丙烯聚合物组合,可以获得具有优异且不寻常的性能组的柔性聚烯烃组合物。这样的性能使得可以使用该组合物来制备用于封闭件的衬料,从而提供密闭和耐用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的熔融焓ΔHfus为从7J/g至30J/g,优选为从8J/g至28J/g的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A)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78%,优选地从按重量计64%至按重量计76%的丁烯-1与乙烯的共聚物,其共聚乙烯含量高达按摩尔计18%,并且在第二加热扫描下在DSC下没有可检测的熔融峰;B)从按重量计22%至按重量计37%,优选地从按重量计24%至按重量计36%的(i)丙烯均聚物,或(ii)丙烯共聚物,或(iii)两种或多种(i)和(ii)的混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为从130℃至165℃,优选为从131℃至165℃,更优选为从131℃至160℃;其中A)和B)的量基于A)+B)的总重量,并且以10℃每分钟的加热速率进行DSC第二加热扫描。本文提供的组合物具有高软度(肖氏A小于90)、良好的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为900%-1000%)和弹性性能(压缩变形在22℃下小于50),同时由于存在结晶成分而仍保持热塑性行为,如通过熔融焓值所显示。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所提供的聚烯烃组合物具有低的挠曲模量值,优选地等于或小于150MPa,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100MPa,特别是从150MPa或从100MPa至20MPa。由于实现的低压缩变形值,先前定义的聚合物组分A)和B)的特别优选的相对量基于A)+B)的总重量为按重量计69%或更低的A)和按重量计31%或更高的B),因此为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69%的A)和从按重量计31%至按重量计37%的B),或从按重量计64%至按重量计69%的A)和从按重量计31%至按重量计36%的B),基于A)+B)的总重量甚至更优选地为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68%的A)和从按重量计32%至按重量计37%的B),或从按重量计64%至按重量计68%的A)和从按重量计32%至按重量计36%的B)。结合这样的优选的量,组分B)最优选地为丙烯共聚物(i)或丙烯均聚物和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iii)。基于A)+B)的总重量,包含从按重量计70%至按重量计78%、优选从按重量计70%至按重量计76%的A)和从按重量计22%至按重量计30%、优选从按重量计24%至按重量计30%的B)的聚烯烃组合物在挤出制品并且特别是用于封闭件的衬料的制备中还特别有价值。此外,本文所提供的聚烯烃组合物的熔融温度Tm等于或接近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组分B)的熔融温度Tm,即从130℃至165℃,优选为从132℃至165℃,更优选为从132℃至160℃。通常,在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组分B)的第二DSC扫描中以及在所述温度范围内的聚烯烃组合物的第二DSC扫描中检测到单个熔融峰。如果在所述温度范围内的最强熔融峰的温度被作为组分B)和包含A)和B)的聚烯烃组合物两者的Tm值,则应当检测到多于一个峰。因此,本文所提供的聚烯烃组合物的ΔHfus值优选地通过在从130℃至160℃的DSC温度范围内的熔融峰面积或熔融峰的总面积(如果多于一个)给出。所述组合物的MIE的优选值为从0.5g/10min至8g/10min,其中MIE为根据ISO1133测定的在190℃、2.16kg的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所述组合物的优选肖氏A值小于90,特别是等于或小于88,下限为70。相应地,肖氏D值等于或小于20,特别是从20至5,更优选小于20,特别是从小于20至5。丁烯-1共聚物组分A)刚刚在其已经熔融和冷却之后在第二加热扫描下不显示熔融峰,然而它是可结晶的,即在其已经熔融约10天之后,聚合物显示出可测量的熔点和通过DSC测量的熔融焓。换句话说,根据本文中下面在实验部分中描述的DSC方法,丁烯-1共聚物不显示可归因于在取消样品的热经历之后测量的聚丁烯-1结晶度(TmII)DSC的熔融温度。此外,丁烯-1共聚物组分A)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特征中的至少一个:-MIE为从0.5g/10min至3g/10min;-共聚乙烯含量的下限为按摩尔计12%;-肖氏A值等于或小于80,更优选等于或小于70,特别是从80至40或从70至40;-肖氏D值等于或小于20,特别是从20至5,更优选小于20,特别是从小于20至5;-Mw/Mn值等于或小于3,特别是从3至1.5,其中Mw是重均摩尔质量,并且Mn是数均摩尔质量,两者均通过GPC测量;-在23℃(ISO2285)下100%变形时的拉伸变形小于30%,更优选等于或小于20%,其中下限为5;-全同立构五元组(mmmm%)形式的丁烯-1单元的百分比大于80%,优选等于或大于85%,甚至更优选等于或大于90%,其中上限为99%;-根据ISO527测量的断裂拉伸应力为从3MPa至20MPa,更优选为从4MPa至13MPa;-根据ISO527测量的断裂拉伸伸长率为从550%至1000%,更优选为从700%至1000%;-特性粘度(I.V.)等于或大于1dl/g,更优选等于或大于1.5dl/g,其中上限为3dl/g;-通过X射线测量的结晶度小于30%,更优选小于20%;-密度为0.895g/cm3或以下,更优选为0.875g/cm3或以下,其中下限为0.86g/cm3;-在0℃下二甲苯不可溶成分的含量小于按重量计15%,其中下限为0%。丁烯-1共聚物组分A)可以通过在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使单体聚合而获得,所述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可通过使以下接触获得:-立体刚性茂金属化合物;-铝氧烷或能够形成烷基茂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以及,可选地,-有机铝化合物。优选地,立体刚性茂金属化合物属于下面的通式(I):其中:M是选自属于组4的过渡金属的原子;优选地M为锆;X彼此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卤素原子、R、OR、OR’O、OSO2CF3、OCOR、SR、NR2或PR2基团,其中R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基芳基或C7-C20芳基烷基,可选地含有属于元素周期表第13-17族的杂原子;并且R’是C1-C20亚烷基、C6-C20亚芳基、C7-C20烷基亚芳基或C7-C20芳基亚烷基;优选地X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焓ΔHfus为从7J/g至30J/g,优选为从8J/g至28J/g,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包含:A)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78%,优选地从按重量计64%至按重量计76%的丁烯‑1与乙烯的共聚物,具有共聚乙烯含量高达按摩尔计18%,并且在第二加热扫描下在DSC下没有可检测的熔融峰;B)从按重量计22%至按重量计37%,优选地从按重量计24%至按重量计36%的(i)丙烯均聚物,或(ii)丙烯共聚物,或(iii)两种或多种(i)和(ii)的混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为从130℃至165℃,优选为从131℃至165℃,更优选为从131℃至160℃;其中A)和B)的量基于A)+B)的总重量,并且以10℃每分钟的加热速率进行DSC第二加热扫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9 EP 14199203.21.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焓ΔHfus为从7J/g至30J/g,优选为从8J/g至28J/g,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包含:A)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78%,优选地从按重量计64%至按重量计76%的丁烯-1与乙烯的共聚物,具有共聚乙烯含量高达按摩尔计18%,并且在第二加热扫描下在DSC下没有可检测的熔融峰;B)从按重量计22%至按重量计37%,优选地从按重量计24%至按重量计36%的(i)丙烯均聚物,或(ii)丙烯共聚物,或(iii)两种或多种(i)和(ii)的混合物,其在第二加热扫描下通过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为从130℃至165℃,优选为从131℃至165℃,更优选为从131℃至160℃;其中A)和B)的量基于A)+B)的总重量,并且以10℃每分钟的加热速率进行DSC第二加热扫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MIE为从0.5g/10min至3g/10min,其中MIE为根据ISO1133测定的在190℃、2.16kg的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挠曲模量等于或小于150MPa。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中所述丁烯-1共聚物组分A)的肖氏A等于或小于80。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包含从按重量计63%至按重量计69%的A)和从按重量计31%至按重量计37%的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其中所述丁烯-1共聚物组分A)具有以下附加特征中的至少一个:-MIE为从0.5g/10min至3g/10min;-所述共聚乙烯含量的下限为按摩尔计12%;-肖氏A值等于或小于80,特别是从80至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马尔基尼S·斯巴塔罗S·帕斯夸利G·穆萨奇奥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