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840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申请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铜合金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其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申请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铜合金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其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专利说明】一种柔性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膜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膜。
技术介绍
玻璃窗膜是一种多功能化的聚酯复合薄膜材料,贴在玻璃表面能够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强度。按照应用的领域不同,玻璃窗膜可分为:建筑玻璃窗膜、汽车玻璃窗膜与安全玻璃窗膜。其中贴在汽车玻璃内外表面的汽车玻璃窗膜,具有节能隔热、隔紫外线、安全防盗等作用;同时其对窗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可见光反射率要求也很高。 纯银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与传热性是所有金属中最高的。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纳米结构的银是一种厚度仅10nm?40nm的纳米岛状导体材料,由于其中的纳米岛状间隙使其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过性,而对红外光有较高的阻隔性,因此,银是玻璃窗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透明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窗膜的制作可以采用物理真空的方法先将Ag沉积在基材(玻璃或PET)表面制成薄膜,然后根据需要利用高折射率与纳米厚度的其他材料与Ag层相干涉,从而使制备的窗膜达到增透效果。Ag薄膜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以达到99%,但是银的表面易被氧化,氧化后的Ag表面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仅为80%左右;同时在以PET为基材的窗膜中,由于Ag类薄膜中需要插入粘结膜,因此窗膜结构中的多个极薄的金属粘结膜使材料结构变得复杂,且增加了制作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透过率高、红外线透过率低且成本较低的柔性膜。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 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 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 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层光学薄膜的折射率均为2.0?2.1。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折射率为0.01?0.02。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树脂。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为0.025mm?0.050mm。 优选的,所述铜合金膜中的铜合金为CuN1、CuSn或CuZn。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7?2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15nm。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25nm。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15nm。 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为9nm?25nm。 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7nm?24nm。 优选的,所述柔性膜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红外透过率小于2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申请通过在PET基材表面依次复合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第二光学薄膜铜合金层以及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其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铜合金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从而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以及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薄膜的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柔性膜仅包括三层光学薄膜,从而降低了柔性膜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 %,红外透过率小于25 %。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膜,包括: 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 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 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本申请通过在柔性PET基材上依次复合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第二光学薄膜Cu合金层与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并通过限定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PET基材,2为第一光学薄膜,3为第二光学薄膜,4为第三光学薄膜。 本申请中所述基材为柔性基底,其可以为单面加硬柔性基底也可以为双面加硬柔性基材,即所述基材的单面或双面经过硬化处理。所述柔性基材优选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树脂,更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优选为0.025mm?0.050mm,更优选为0.030mm?0.040mm。 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为高折射率电解质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用来修饰第二光学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所述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NiCr层的折射率为2.0?2.1。在光学薄膜
,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材料的折射率也就是确定的。本申请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比值为1.3?1.8。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20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9nm?25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0?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7?24nm。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15mm,同时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7?24nm。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其光学曲线跑偏,即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柔性膜的可见光与红外线的透过率受到影响。 本申请中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材质为铜合金。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即铜合金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春王平阮国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