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多元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694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2:20
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包含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在两端具有来自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的特定末端OH比例至少为1.0%,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之比为3.5~10.5,R

polycarbonate polyol

A polycarbonate polyol type (1), which contains at least 2 repeating units represented in, with glycol having hydroxyl groups from the end groups at both ends, said the type of end groups in the formation of glycol (2) specific terminal OH expressed by the ratio of glycol to at least 1% of cases. The type of end groups in the formation of glycol glycol (2)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3) with respect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glycol is 3.5 ~ 10.5, 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碳酸酯多元醇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多元醇和使用该聚碳酸酯多元醇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技术介绍
已知聚碳酸酯多元醇作为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原料是有用的,其中,将使1,6-己二醇和1,4-丁二醇或1,5-戊二醇共聚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作为原料,可得到富于柔软性、耐热性、耐水解性和粘接性优异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粘接剂(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06-145636号公报)。另一方面,为了改善用于制造聚氨酯等的反应中的聚合反应性等,提出了控制聚碳酸酯二醇的末端伯OH比例的技术(例如,参见国际公开2001/090213号、国际公开2009/063767号、国际公开2009/063768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45636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1/090213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063767号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9/06376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对于使用现有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来说,其具有粘度升高的倾向,处理性存在改善的余地。而且,即便提高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末端伯OH比例,在用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原料的情况下,有时也只能得到包含分子量的分散度(Mw/Mn)超过2.0的、分子量大幅偏离目标分子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该聚碳酸酯多元醇在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其粘度的升高,同时能够提供分子量的分散度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以特定的比例在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末端结构中导入来自特定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1>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在两端具有来自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的特定末端OH比例至少为1.0%,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之比为3.5~10.5,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是通过一边在0.4kPa以下的压力下搅拌聚碳酸酯多元醇一边以160℃~200℃的温度加热由此作为馏分得到的醇化合物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该比例是通过气相色谱对上述馏分进行分析得到的图表的面积百分数,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之比是通过一边在0.4kPa以下的压力下搅拌聚碳酸酯多元醇一边以160℃~200℃的温度加热由此作为馏分得到的醇化合物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该比例是通过气相色谱对上述馏分进行分析得到的图表的面积百分数,R1中的至少一种是碳原子数为5的二价直链脂肪族烃基。[化1](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2~12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基。)<2>如<1>所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其中,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伯二醇的比例的末端伯OH比例小于97%。<3>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其中,R2为甲基。<4>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其包含来自<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的部分结构。<5>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存在下使下述式(1a)所表示的二醇和脂肪族碳酸酯反应的工序,R1中的至少一种是碳原子数为5的二价直链脂肪族烃基。[化2](式(1a)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2~12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该聚碳酸酯多元醇在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其粘度的升高,同时能够提供分子量的分散度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特定末端OH比例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用语“工序”不仅包括独立的工序,即使在无法与其它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若能够达到该工序的预期目的,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使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包含在“~”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此外,关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在组合物中存在两种以上与各成分对应的物质时,只要不特别声明,则是指在组合物中存在的该两种以上物质的总量。<聚碳酸酯多元醇>本实施方式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在两端具有来自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的特定末端OH比例至少为1.0%,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式(3)所表示的二醇(1,4-环己二醇)之比(式(2)/式(3)、下文中也称为“H/C比”)为3.5~10.5。关于特定末端OH比例和H/C比的计算方法如后所述。另外,对聚碳酸酯多元醇中包含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每一分子为2个。[化3]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2~12的二价脂肪族烃基,R1中的至少一种是碳原子数为5的二价直链脂肪族烃基。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基。通过以特定的比例在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末端导入来自特定结构的二醇的末端基团,从而在使用其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时,可抑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度升高。此外,具有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布至基材时的流平性提高的倾向,具有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形成的涂膜强度提高的倾向。聚碳酸酯多元醇包含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通式(1)中R1所表示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各自独立地碳原子数为2~12,优选为2~10、更优选为3~8、进一步优选为4~6、特别优选为5或6。另外,R1所表示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和环状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包含脂环式结构的脂肪族烃基。在R1所表示的二价脂肪族烃基中,作为直链状的基团,例如可以举出亚乙基、1,3-亚丙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七亚甲基、八亚甲基、九亚甲基、十亚甲基、十一亚甲基、十二亚甲基等。作为支链状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举出2-甲基八亚甲基、2-乙基六亚甲基、2-甲基三亚甲基、3-甲基五亚甲基、2,4-二甲基五亚甲基、2,4-二乙基五亚甲基、2-丁基-2-乙基三亚甲基、2,2-二甲基三亚甲基等。作为环状或包含脂环结构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举出亚环戊基、1,4-亚环己基、1,2-二亚甲基环戊基、1,3-二亚甲基环戊基、1,2-二亚甲基环己基、1,3-二亚甲基环己基、1,4-二亚甲基环己基、1,4-二亚乙基环己基、2,7-降冰片烯二基等包含碳原子数为3~8、优选碳原子数为5~6的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为3~12的脂肪族烃基。在聚碳酸酯多元醇中包含的R1所表示的二价脂肪族烃基中,优选至少一种是碳原子数为4~6的二价脂肪族烃基,更优选至少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碳酸酯多元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在两端具有来自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的特定末端OH比例至少为1.0%,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之比为3.5~10.5,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1 JP 2014-2290061.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2种,在两端具有来自二醇的具有羟基的末端基团,表示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的比例的特定末端OH比例至少为1.0%,形成末端基团的二醇中的下述式(2)所表示的二醇相对于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醇之比为3.5~10.5,R1中的至少一种是碳原子数为5的二价直链脂肪族烃基,[化1]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2~12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基。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川贵文赤尾清隆金子幸夫西田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