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型咽鼓管扩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146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张患者的咽鼓管的系统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护套、柔性内窥镜和球囊扩张导管。所述护套包括内窥镜管腔和球囊扩张导管管腔。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所述球囊为尤其适用于扩张所述咽鼓管,并且具体地讲,儿科患者的所述咽鼓管的小外型球囊。所述方法涉及推进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穿过所述患者的鼻腔通道以扩张所述咽鼓管的一部分。

Small external eustachian tube dilatation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anding the eustachian tube of a patien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heath, a flexible endoscope and a balloon dilating catheter. The sheath comprises an endoscope lumen and a balloon dilating catheter lumen. The saccule of the balloon dilating catheter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dilating the eustachian tube and, in particular, the small external saccule of the eustachian tube of a paediatric patient. The method involves advancing the balloon dilating catheter through the nasal passage of the patient to dilate a por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小外型咽鼓管扩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近和治疗中耳内目标组织区域和咽鼓管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参考图1-图2,耳朵10分为三部分:外耳12、中耳14和内耳16。外耳12由收集声音并将其朝向位于耳道20的内端24处的鼓膜22(也称作耳膜)指引的耳廓18和耳道20组成。中耳14位于外耳12和内耳16之间并且通过咽鼓管26与喉咙的后部连接,该咽鼓管用作耳朵10和鼻窦之间的均压阀。咽鼓管26终止于喉咙32的鼻咽区域30中的远侧开口或口28。除耳膜22之外,中耳14还由三个小耳骨(听小骨)组成:锤骨34(锤)、砧骨36(砧)和镫骨38(镫)。这些骨34-38将声振动传递至内耳16,并且从而充当转换器,将外耳12的耳道20中的声振动转换成内耳16中的液体波。这些液体波刺激多个神经末梢40,神经末梢继而将声能传递至大脑,在大脑中该声能被理解。从口28测量至骨峡部29,咽鼓管26为2厘米至2.5厘米长的狭窄通道,将中耳14与鼻咽30连接,该鼻咽是鼻子的后部中上颚正上方的上部喉咙区。咽鼓管26用作常填充有空气的中耳14的均压阀。当正常运作时,咽鼓管26响应于吞咽或打呵欠周期性地(约每三分钟一次)打开几分之一秒。这样,其允许空气进入中耳14以替换已被中耳内衬(粘膜)吸收的空气,或以均衡高度改变时发生的压力变化。妨碍咽鼓管26的这种周期性打开和闭合的任何事均可导致听力损伤或其它耳部症状。咽鼓管26的栓塞或堵塞导致负中耳14压,耳膜22回缩(内陷)。在成人中,这通常伴有一些耳部不适、闷胀或压力感,并且可导致轻微听力损伤和头部噪音(耳鸣)。儿童可能没有症状。如果栓塞持续很久,可从中耳14的粘膜吸到流体,从而引起被称为浆液性中耳炎(中耳中的流体)的病症。这频繁发生于结合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并且是由与该病症相关联的听力损伤造成的。中耳14和咽鼓管26的内衬膜(粘膜)与鼻子42、鼻窦44和喉咙32的膜相连,并且与鼻子、鼻窦和喉咙的膜相同。这些区的感染导致粘膜肿胀,继而可导致咽鼓管26的栓塞。这被称为浆液性中耳炎,即,实质上为中耳14中的一些流体的集合,其可为急性或慢性的,通常由咽鼓管26的远侧开口28堵塞导致,使流体在中耳14中积累。在细菌的存在下,这种流体可被感染,从而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感染或脓肿)。当感染未发展时,流体保留到咽鼓管26再次开始正常运作前,正常运作时流体被吸收,或流到管下面通过咽鼓管开口28进入到喉咙32中。慢性浆液性中耳炎可由长时间咽鼓管堵塞引起,或由于流体增稠使得其不能被吸收或流到咽鼓管26下面引起。这种慢性病症通常与听力损伤相关联。可存在复发性耳痛,尤其是当个体感冒时。幸运的是,浆液性中耳炎可持续许多年而不对中耳机构产生任何永久损害。然而,中耳14中的流体的存在使其极易受复发性急性感染的影响。这些复发性感染可导致对中耳的损害。当咽鼓管26含有积聚的流体时,将发生很多事。首先,身体从中耳14吸收空气,从而引起易于向内牵拉内衬膜和耳膜22的真空形成,从而引起疼痛。接下来,身体以更多流体代替真空,这趋于缓解疼痛,但患者可体验到耳朵10中的闷胀感。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该病症可需要好几星期才完全见效。最后,流体可被感染,所述感染是痛苦的并让患者感到不适,并且可使患者不能听清楚。如果内耳14被感染,患者可感觉到头晕感或旋转感(眩晕)。感染通常用抗生素治疗。然而,即使使用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和抗生素治疗感染或流体积聚在中耳14中的其它原因,这些治疗将通常不会立刻解决中耳14中流体的积聚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即,如果能从咽鼓管26去除流体,患者将感到最及时的缓解。对中耳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通常在三至四周内导致正常的中耳功能。在愈合期间,患者可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耳压、爆音、咔哒声和听力波动,耳朵中偶尔伴有闪痛。对感染的消退偶尔在患者的中耳14中留下未感染的流体,位于咽鼓管26中。过去通过外科治疗这些类型的感染引起的流体积聚。外科治疗慢性浆液性中耳炎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建立中耳的通风,将听力保持在正常水平并防止可能损害耳膜膜和中耳骨的复发性感染。例如,如图3所示,可执行鼓膜切开术以释放中耳14中的流体。鼓膜切开术是在耳膜22中的切口42,其被执行以去除中耳14中的流体。将被称为通风管的中空塑料管44插入并驻留在切口42中以防止切口42愈合并确保中耳14通风。通风管44临时代替咽鼓管26来均衡中耳14中的压力。通风管44通常保留在适当位置三至九个月,这段时间期间咽鼓管26堵塞消退。当移走管44时,耳膜22愈合;然后咽鼓管26恢复其正常均压功能。缓解中耳14中的压力的另一个方法示于图4中,其中皮下注射针46被驱动穿过耳膜22,任何积累的流体可通过它从通常咽鼓管26的仅上部部分抽出。图3和图4的方法涉及使耳膜22破裂以缓解中耳中的流体积累和压力增加。除有时在耳膜22中创建的永久穿刺之外,这些方法在去除咽鼓管26中的所有流体方面都不是特别有效,因为咽鼓管下端28通常是堵塞的并堵有流体。结合以上图3和图4的外科治疗,还采用了咽鼓管26充胀以缓解压力积聚和流体累积,如图5所示。皮下注射器46(示出具有柔性末端48)被插入到鼻孔或口中,直到末端48定位成与喉咙32的鼻咽区域30中的咽鼓管26的远侧开口28相邻。空气通过末端48经由注射器46被吹入到栓塞的咽鼓管26中,并因此进入到中耳14中以帮助缓解拥塞并重新建立中耳通风。这个规程通常被称为中耳吹气法。当一个鼻孔被压紧关闭(如图6所示)而同时患者吞咽时,中耳吹气法最有效。该规程迫使空气进入到咽鼓管26和中耳14中。该技巧有利于打开咽鼓管26,但它不清除累积的流体。清理中耳14(至少临时地)的另一个方法被称为“瓦耳萨耳瓦”手法,通过在捏着鼻子的同时用力将空气吹进中耳14中(通常称为使耳朵爆音)来实现。该方法同样有利于打开咽鼓管26,但它也不清除累积的流体。与中耳和咽鼓管相关联的典型的疾病包括耳膜穿孔、鼓膜硬化、砧骨糜烂、中耳炎、胆脂瘤、乳突炎、咽鼓管扩张、以及传导性听力丧失。要治疗这些疾病中的一些,可执行耳部外科。大多数耳部外科是用手术显微镜执行的显微外科。耳部外科的类型包括镫骨切除术、中耳整复术、鼓膜切开术和耳管外科。一个最简单的耳部外科是鼓膜切开术或切开耳膜。然而,耳部外科还可需要移除鼓膜,用于中耳空间的可视化。外科医生通常将尝试通过在耳道的皮肤中形成切口并作为完整单元移除鼓膜来维持膜的完整性。另选地,经由乳突实现对中耳的接近。该方法从耳朵后面接近中耳空间,并穿过乳突气房钻孔至中耳。是否移除外耳道和乳突之间的骨分隔物取决于疾病的程度。经管壁下(Canal-wall-down)是指移除该骨分隔物。经管壁上(Canal-wall-up)是指使该骨分隔物保持完整。术语改良的乳突根治术是指这样的手术:其中该骨分隔物被移除并重建了耳膜和听小骨。乳突根治术是这样的手术:其中该骨分隔物被移除,并且耳膜、锤骨和砧骨的骨头被永久移除,使得较大的胆脂瘤囊的内衬可被安全清除。当遇到大面积胆脂瘤或胆脂瘤粘附至内耳或面部神经时,进行该手术。中耳和咽鼓管病痛是非常普遍且严重的医学问题,困扰着数百万人并引起疼痛、不适、甚至听力丧失或永久耳损害。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如上所述这些方法中的每个方法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外型咽鼓管扩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扩张患者的咽鼓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包括内窥镜管腔和球囊扩张导管管腔的护套;用于在所述内窥镜管腔内可视化所述患者的所述咽鼓管的柔性内窥镜;用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管腔接近和治疗所述咽鼓管的球囊扩张导管,其中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伸长轴,所述伸长轴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两者之间的充胀管腔;定位在所述伸长轴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小外型可充胀的球囊;其中所述伸长轴包括从所述伸长轴的所述近侧端部延伸至所述可充胀的球囊的中空轴,以及延伸超过所述可充胀的球囊的实心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11 US 62/0492671.一种用于扩张患者的咽鼓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包括内窥镜管腔和球囊扩张导管管腔的护套;用于在所述内窥镜管腔内可视化所述患者的所述咽鼓管的柔性内窥镜;用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管腔接近和治疗所述咽鼓管的球囊扩张导管,其中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伸长轴,所述伸长轴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两者之间的充胀管腔;定位在所述伸长轴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小外型可充胀的球囊;其中所述伸长轴包括从所述伸长轴的所述近侧端部延伸至所述可充胀的球囊的中空轴,以及延伸超过所述可充胀的球囊的实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空轴包括形状记忆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中空轴包括聚合物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实心管进一步包括从所述伸长轴近侧端部延伸的芯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并且所述芯线为渐缩的,使得所述近侧具有比所述远侧端部大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护套进一步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内窥镜和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柄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柄部进一步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侧端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侧端口定位在所述柔性轴上,用于将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直接插入到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管腔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围绕所述护套的所述伸长轴的加强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小外型球囊包括球囊,该球囊当收缩时具有小于1.5mm的外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小外型球囊包括球囊,该球囊当充胀时具有小于4.0mm的外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小外型球囊包括球囊,该球囊当收缩时具有介于1.0mm和1.5mm之间的外径而当充胀时具有介于2.0mm和3.5mm之间的外径。12.一种用于扩张患者的咽鼓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咽鼓管扩张系统推进到所述患者的鼻孔中并穿过鼻腔,以将所述咽鼓管扩张系统的远侧端部定位在进入所述咽鼓管的开口处、中或附近,所述咽鼓管扩张系统包括:包括内窥镜管腔和球囊扩张导管管腔的护套;用于在所述内窥镜管腔内可视化所述患者的所述咽鼓管的柔性内窥镜;用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管腔接近和治疗所述咽鼓管的球囊扩张导管,其中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伸长轴,所述伸长轴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两者之间的充胀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V哈KP穆尼A阮SK德赛RK穆尼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拉伦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