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86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所述端盖内部圆周上环绕设有弧形侧板,且两个弧形侧板上均匀设有废液进口,所述集水管上设有膜本体,所述膜本体是由抗菌隔离网、第一膜生物反应层、第二膜生物反应层和进料液隔离网组成,所述抗菌隔离网位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层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位于第二膜生物反应层的上方,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层位于进料液隔离网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内置微生物载体。本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通过第一膜生物反应层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上的微生物载体可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减少膜本体堆积污垢,从而使得原水进化效果好,其中抗菌隔离网起到很好的抗菌。

A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attached to microorganism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attachment of microorganisms,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around the inner circumferential side, and the two arc-shaped side plate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imported waste, the water coll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lm body, the film body is composed of antibacterial isolation network, the first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ion layer, second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ion layer and the feed liquid isolation network, the network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isolated antibacterial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ion layer above the first layer of membrane bioreactor membrane bioreactor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layer, the second layer is located in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feed liquid separation net above the first laye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second layer built-in microbial carrier membrane bioreactor. The attachment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icrobial membrane bioreactor,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membrane bioreactor on microbial carrier can effectively decompose harmful impurities in sewage,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dirt film body, so that the raw water evolution effect, which have antibacterial antibacterial isolation net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
本技术涉及为微生物
,具体为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反渗透膜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其表面会凝结各种污垢,这些污垢的形成严重影响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减缓这些污垢的形成成为了现有技术中有待攻克的难题。这些污垢主要包括碳酸钙垢、金属氧化物污垢、胶体沉积污垢、自然或合成的有机物污垢以及生物质污垢,这其中碳酸钙垢和金属氧化物污垢可以通过前置滤水器过滤掉,但是胶体沉积污垢、自然或合成的有机物污垢以及生物质污垢都是前置滤水器通过简单的物理吸附无法去除掉的。研究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及脱氮副球菌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有效的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尿素等等,减少其结垢的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包括膜壳体,所述膜壳体内中部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设有均匀设有引流孔,所述膜壳体左右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端盖内部圆周上环绕设有弧形侧板,且两个弧形侧板上均匀设有废液进口,所述集水管上设有膜本体,所述膜本体是由抗菌隔离网、第一膜生物反应层、第二膜生物反应层和进料液隔离网组成,所述抗菌隔离网位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层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位于第二膜生物反应层的上方,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层位于进料液隔离网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内置微生物载体。优选的,所述端盖和膜壳体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层。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左侧端面为实心结构。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长度大于膜壳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进料液隔离网下方设有阻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通过第一膜生物反应层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上的微生物载体可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减少膜本体堆积污垢,从而使得原水进化效果好,其中抗菌隔离网起到很好的抗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膜本体内部构示意图。图中:1膜壳体、2端盖、3膜本体、4集水管、5引流孔、6弧形侧板、7废液进口、8抗菌隔离网、9第二膜生物反应层、10微生物载体、11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2进料液隔离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包括膜壳体1,所述膜壳体1内中部设有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均匀设有引流孔5,所述膜壳体1左右两端均设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端盖2内部圆周上环绕设有弧形侧板6,且两个弧形侧板6上均匀设有废液进口7,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膜本体3,所述膜本体3是由抗菌隔离网8、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和进料液隔离网12组成,所述抗菌隔离网8位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位于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的上方,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位于进料液隔离网12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内置微生物载体10,所述端盖2和膜壳体1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层,所述集水管4的左侧端面为实心结构,所述集水管4的长度大于膜壳体1的长度,所述进料液隔离网12下方设有阻垢层。工作原理:通过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上的微生物载体10可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减少膜本体1堆积污垢,从而使得原水进化效果好,其中抗菌隔离网起8到很好的抗菌。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包括膜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体(1)内中部设有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均匀设有引流孔(5),所述膜壳体(1)左右两端均设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端盖(2)内部圆周上环绕设有弧形侧板(6),且两个弧形侧板(6)上均匀设有废液进口(7),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膜本体(3),所述膜本体(3)是由抗菌隔离网(8)、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和进料液隔离网(12)组成,所述抗菌隔离网(8)位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位于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的上方,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位于进料液隔离网(12)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内置微生物载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微生物的反渗透膜,包括膜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体(1)内中部设有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均匀设有引流孔(5),所述膜壳体(1)左右两端均设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端盖(2)内部圆周上环绕设有弧形侧板(6),且两个弧形侧板(6)上均匀设有废液进口(7),所述集水管(4)上设有膜本体(3),所述膜本体(3)是由抗菌隔离网(8)、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第二膜生物反应层(9)和进料液隔离网(12)组成,所述抗菌隔离网(8)位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上方,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层(11)位于第二膜生物反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贝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