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73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中控扶手包括骨架和包覆于骨架上的表皮,复合包边机包括机架、升降系统、上吸附系统、下吸附系统、定位包边系统,下吸附系统、定位包边系统设置于机架上,下吸附系统设有用于吸附表皮的下吸附模具,定位包边系统设有多个用于将表皮包覆于骨架上的压块,多个压块绕下吸附模具的周向分布,上吸附系统位于下吸附系统的上方,上吸附系统通过升降系统与机架连接,上吸附系统设有用于吸附骨架的上吸附模具。该中间扶手的复合包边机,采用复合包边机自动包覆代替人工包覆,减少或避免了由于操作人员的差异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

Composite edge wrapping machine with central control ar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mming machine in the control arm, control arm comprises a frame and coated on the skeleton of the epidermis, the composite wrapping machine comprises a frame, a lifting system, adsorption system, adsorption system, edge positioning system, adsorption system, positioning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frame, adsorption mould under the adsorption system is us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epidermis, edge positioning syste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ressing block for epidermal coated on the framework,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blocks around the adsorption mould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is located above the adsorption system on the adsorption system, adsorption system through the lift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dsorption adsorption mould the system is used for adsorption on the skeleton. The middle armrest composite wrapping machine, automatic wrapping machine with composite coating instead of manual coating, reduce or avoid the quali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operator product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stabilit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细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内饰的包覆,如S3FL中间扶手的包覆,目前多为手动包覆,需要人工加热骨架、棉、皮,加热激活胶水后手动包覆真皮。采用人工手动包覆,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的操作人员的差异或同一操作人员在不同的阶段的差异都会对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S3FL中间扶手包覆后的产品质量不稳定;(2)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中控扶手需要手动包覆,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中控扶手包括骨架和包覆于骨架上的表皮,复合包边机包括机架、升降系统、上吸附系统、下吸附系统、定位包边系统,下吸附系统、定位包边系统设置于机架上,下吸附系统设有用于吸附表皮的下吸附模具,定位包边系统设有多个用于将表皮包覆于骨架上的压块,多个压块绕下吸附模具的周向分布,上吸附系统位于下吸附系统的上方,上吸附系统通过升降系统与机架连接,上吸附系统设有用于吸附骨架的上吸附模具。上述复合包边机,当骨架被运送至表皮处时,通过压块将表皮包覆于骨架上,采用复合包边机自动包覆代替人工包覆,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地,复合包边机还包括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与上吸附系统固定。加热系统对表皮的周缘需包边位置进行加热,可达到更好的包边效果,进一步地优选,加热系统包括鼓风机、加热器、导风管,导风管将鼓风机与热循环风道相连通,加热器位于导风管上。鼓风机产生的风经加热器加热升温后,经导风管进入热循环风道,对表皮的周缘进行加热。优选地,升降系统包括连接板和至少一个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竖直设置,连接板设置于升降气缸的下方,上吸附系统固定于连接板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固定。通过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连接板的升降,从而带动上吸附系统的升降。进一步地优选,升降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气缸分别设置于上吸附系统的两侧。两个升降气缸分别设置于上吸附系统的两侧,保持了连接板的平衡。优选地,定位包边系统还包括多个包边气缸,包边气缸的活塞杆与压块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包边气缸控制压块对骨架、表皮的压紧及复位。优选地,上吸附模具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和多个真空吸盘。通过定位孔和真空吸盘的作用,使得骨架可靠地固定于上吸附模具上。优选地,下吸附模具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吸附凹槽,表皮的缝线卡合于吸附凹槽中。通过吸气孔将表皮吸附于下吸附模具上,缝线卡合于吸附凹槽内,使得表皮能够在下吸附模具中可靠定位。优选地,机架上设有平台,下吸附系统、定位包边系统均固定于平台上,平台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下定位件,升降系统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上定位件,上定位件、下定位件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上定位件、下定位件能相互卡合。通过保证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的准确定位,便能可靠地保证骨架与表皮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了骨架与表皮包覆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中间扶手的质量。进一步地优选,上定位件、下定位件相对应的端部分别设有直线轴承和定位杆,定位杆能插入直线轴承中。通过直线轴承和定位杆的卡合,能够保证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的位置对应;另外,直线轴承的摩擦力小且比较稳定,使得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接触时摩擦力较小。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中间扶手的复合包边机,采用复合包边机自动包覆代替人工包覆,减少或避免了由于操作人员的差异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平台11升降系统2连接板21升降气缸22上吸附系统3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压块51包边气缸52加热系统6鼓风机61加热器62导风管63下定位件7上定位件8定位杆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中控扶手包括骨架和包覆于骨架上的表皮,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通过手工将表皮包覆在骨架上,这种包覆方式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用于自动包覆表皮,自动包覆的中控扶手,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如图1至图2所示,该复合包边机包括机架1、升降系统2、上吸附系统3、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设置于机架1上,下吸附系统4设有用于吸附表皮的下吸附模具,定位包边系统5设有多个用于将表皮包覆于骨架上的压块51,多个压块51绕下吸附模具的周向分布,上吸附系统3位于下吸附系统4的上方,上吸附系统3通过升降系统2与机架1连接,上吸附系统3设有用于吸附骨架的上吸附模具。中控扶手的骨架上粘有海绵中间层,表皮上需要包边的位置涂覆有胶,在采用复合包边机将骨架与表皮进行包覆时,首先,将骨架固定于上吸附模具上,将表皮固定于下吸附模具上;其次,启动升降系统2,使骨架朝着靠近表皮的方向运动;最后,当骨架到达指定位置后,定位包边系统5的压块51动作,将骨架与表皮压紧并进行包边,包覆结束后,取下中间扶手,升降系统2回到原点,一个循环结束。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包边效果,复合包边机还包括加热系统6,加热系统6与上吸附系统3固定。当骨架到达指定位置后,启动加热系统6,加热系统6对表皮的周缘需包边位置进行加热;加热系统6对表皮加热到设定时间结束后,定位包边系统5再将骨架与表皮压紧并进行包边。其中,加热系统6包括鼓风机61、加热器62、导风管63,导风管63将鼓风机61与热循环风道相连通,加热器62位于导风管63上。鼓风机61产生的风经加热器62加热升温后,经导风管63进入热循环风道,对表皮的周缘进行加热。如图1所示,升降系统2包括连接板21和至少一个升降气缸22,升降气缸22竖直设置,连接板21设置于升降气缸22的下方,上吸附系统3固定于连接板21上,升降气缸22的缸体固定于机架1上,升降气缸22的活塞杆与连接板21固定。通过升降气缸2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连接板21的升降,从而带动上吸附系统3的升降。若该复合包边机还包括加热系统6,加热系统6也固定在连接板21上,连接板21的升降,也带动加热系统6的升降。升降气缸22的数量可为两个,为了保持连接板21的平衡,两个升降气缸22分别设置于上吸附系统3的两侧。如图2所示,定位包边系统5还包括多个包边气缸52,包边气缸52的活塞杆与压块5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每一压块51上设有一定位钉(未示出),表皮上具有孔,定位钉对应孔,便于控制压块51与表皮的相对位置,便于保证定位包边系统5可靠地对骨架、表皮进行压紧和包边。包边气缸52控制定位钉的伸缩,以及压块51对骨架、表皮的压紧及复位。如图1所示,上吸附系统3连接于连接板21,用于吸附骨架。上吸附系统3的上吸附模具(未示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和多个真空吸盘。通过定位孔和真空吸盘的作用,使得骨架可靠地固定于上吸附模具上。下吸附系统4与上吸附系统3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所述中控扶手包括骨架和包覆于所述骨架上的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边机包括机架(1)、升降系统(2)、上吸附系统(3)、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所述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下吸附系统(4)设有用于吸附所述表皮的下吸附模具,所述定位包边系统(5)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表皮包覆于所述骨架上的压块(51),多个所述压块(51)绕所述下吸附模具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吸附系统(3)位于所述下吸附系统(4)的上方,所述上吸附系统(3)通过所述升降系统(2)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上吸附系统(3)设有用于吸附所述骨架的上吸附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所述中控扶手包括骨架和包覆于所述骨架上的表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边机包括机架(1)、升降系统(2)、上吸附系统(3)、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所述下吸附系统(4)、定位包边系统(5)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下吸附系统(4)设有用于吸附所述表皮的下吸附模具,所述定位包边系统(5)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表皮包覆于所述骨架上的压块(51),多个所述压块(51)绕所述下吸附模具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吸附系统(3)位于所述下吸附系统(4)的上方,所述上吸附系统(3)通过所述升降系统(2)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上吸附系统(3)设有用于吸附所述骨架的上吸附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边机还包括加热系统(6),所述加热系统(6)与所述上吸附系统(3)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6)包括鼓风机(61)、加热器(62)、导风管(63),所述导风管(63)将所述鼓风机(61)与热循环风道相连通,所述加热器(62)位于所述导风管(63)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扶手的复合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2)包括连接板(21)和至少一个升降气缸(22),所述升降气缸(22)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21)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22)的下方,所述上吸附系统(3)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1)上,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李银华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鑫汽车座椅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