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73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客车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主要由扶手柄总成和安装在座椅底骨架上的扶手下部总成组成;扶手柄总成包括扶手柄、棘轮和扶手基座,扶手下部总成包括扶手下部和安装在扶手下部上的按钮组件;扶手柄的底部铰接在扶手基座上,棘轮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扶手基座上;扶手下部安装在扶手基座上;扶手柄、扶手基座、扶手下部和按钮组件均由玻纤增强尼龙制成,棘轮由金属材料制成。该下压式扶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自身重量。

Lower pressure armrest for passenge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s seat, especially under the pressure of a bus seat armres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handle assembly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seat and the lower arm on the skeleton assembly; handle assembly includes a handle, a ratchet wheel and a handrail base, armrest armrest lower and lower assembly includes a button component installed on the handrail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handle; the bottom hinged on the armrest base, ratchet pin fixed on the handrail base through a cylindrical handrail; lower part is installed in the armrest base; handle, handrail base, armrest and lower button component by glass fiber reinforced nylon, the ratchet wheel is made of metal materials. Under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strength, the lower pressure armrest greatly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
本技术涉及客车座椅的
,尤其是一种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下压式扶手应强度要求,大部分采用铝制结构,或者采用内部金属骨架及外部塑料材质的结构,这样就会导致扶手重量过大,重量通常在1970g~2000g。然而,现在很多车型都在往新能源动力转变,这就要求轻量化的座椅,传统的扶手材料和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自身重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主要由扶手柄总成和安装在座椅底骨架上的扶手下部总成组成;扶手柄总成包括扶手柄、棘轮和扶手基座,扶手下部总成包括扶手下部和安装在扶手下部上的按钮组件;扶手柄的底部铰接在扶手基座上,棘轮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扶手基座上;扶手下部安装在扶手基座上;扶手柄、扶手基座、扶手下部和按钮组件均由玻纤增强尼龙制成,棘轮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钮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基座、第二按钮基座、第一按钮弹簧、第二按钮弹簧、靠背调节按钮盖和横移调节按钮盖;第一按钮弹簧和第一按钮基座依次安装在扶手基座的第一导槽内,第二按钮弹簧和第二按钮基座依次安装在扶手基座的第二导槽内;靠背调节按钮盖安装在第一按钮基座上,横移调节按钮盖安装在第二按钮基座上。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按钮基座沿着扶手基座的第一导槽内上下移动并由第一按钮弹簧的作用自动回位,第二按钮基座沿着扶手基座的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并由第二按钮弹簧的作用自动回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采用了玻纤增强尼龙的高强度工程塑料为主要结构材料,少量的金属部件进行强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自身重量,为座椅的轻量化做出巨大贡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图1是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处于最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正视图;图5是图2的正视图;图6是图4的剖视图;图7是图5的剖视图;图8是扶手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扶手柄;2、棘轮;3、扶手基座;4、扶手下部;5、第一按钮基座;6、第二按钮基座;7、第一按钮弹簧;8、第二按钮弹簧;9、靠背调节按钮盖;10、横移调节按钮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见图1~8,本技术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主要由扶手柄总成和安装在座椅底骨架上的扶手下部总成组成;扶手柄总成包括扶手柄1、棘轮2和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总成包括扶手下部4和安装在扶手下部4上的按钮组件;扶手柄1的底部铰接在扶手基座3上,棘轮2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下部4安装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柄1、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4和按钮组件均由玻纤增强尼龙制成,棘轮2由3mm厚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采用了玻纤增强尼龙的高强度工程塑料为主要结构材料,少量的金属部件进行强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自身重量,重量在1550g左右,为座椅的轻量化做出巨大贡献。其中,按钮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基座5、第二按钮基座6、第一按钮弹簧7、第二按钮弹簧8、靠背调节按钮盖9和横移调节按钮盖10;第一按钮弹簧7和第一按钮基座5依次安装在扶手基座3的第一导槽内,第二按钮弹簧8和第二按钮基座6依次安装在扶手基座3的第二导槽内;靠背调节按钮盖9安装在第一按钮基座5上,横移调节按钮盖10安装在第二按钮基座6上。第一按钮基座5沿着扶手基座3的第一导槽内上下移动并由第一按钮弹簧7的作用自动回位,第二按钮基座6沿着扶手基座3的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并由第二按钮弹簧8的作用自动回位。该下压式扶手的打开过程是:在图2的收起状态下,拉动扶手柄1到图3的最高位置,再压下扶手柄1至图1的打开状态。该下压式扶手的收起过程是:在图1的打开状态下,拉动扶手柄1到图3的最高位置,再压下扶手柄1至图2的收起状态。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

【技术保护点】
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扶手柄总成和安装在座椅底骨架上的扶手下部总成组成;扶手柄总成包括扶手柄(1)、棘轮(2)和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总成包括扶手下部(4)和安装在扶手下部(4)上的按钮组件;扶手柄(1)的底部铰接在扶手基座(3)上,棘轮(2)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下部(4)安装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柄(1)、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4)和按钮组件均由玻纤增强尼龙制成,棘轮(2)由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扶手柄总成和安装在座椅底骨架上的扶手下部总成组成;扶手柄总成包括扶手柄(1)、棘轮(2)和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总成包括扶手下部(4)和安装在扶手下部(4)上的按钮组件;扶手柄(1)的底部铰接在扶手基座(3)上,棘轮(2)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下部(4)安装在扶手基座(3)上;扶手柄(1)、扶手基座(3)、扶手下部(4)和按钮组件均由玻纤增强尼龙制成,棘轮(2)由金属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座椅用下压式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基座(5)、第二按钮基座(6)、第一按钮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峰王飞闵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隆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