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体材料复合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700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该囊体材料复合层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第一TPU胶粘层、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由于该囊体材料复合层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第一TPU胶粘层、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从而通过将具有不同功能性的软性热塑性聚氨酯分别应用于耐候层、阻隔层和胶黏层,不仅能够使囊体材料复合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阻隔性,还能够提高囊体材料复合层的耐磨和耐揉搓性,进而使由囊体材料复合层形成的产品能够维持原有的性能,保证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Composite layer of bladder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layer of a bladder body material. The bladder material composite layer comprises a loading layer sequentially arranged in series, a first TPU adhesive layer, a TPU barrier layer and a TPU weather resistant layer. Because the bag body composite layer includes sequential stacked bearing layer,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 barrier layer of TPU TPU and TPU weathering layer, and through the soft heat will have different functional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were applied to the weathering layer, barrier layer and adhesive layer, not only can make the envelope materials with composite layer good weather resistance and barrier propertie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nvelope material composite layer of abrasion resistant and rubbing, which comprises a bag body composite layer formed products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the products are not damaged during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体材料复合层
本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
技术介绍
传统的囊体材料复合层通常在在纤维表面复合一层软质薄膜,使其具备一定的阻隔效果,该材料性能比较单一,耐候、隔热等性能不好,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而硬质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则由多层复合而成,通常包含硬质的阻隔和耐候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差的耐揉搓性,从而容易起折痕,且易损坏。现有技术中采用耐候层-阻隔层-热封层-承力层的结构设计了一中超轻耐候高强平流层蒙皮材料,性能优越,但存在硬质且不耐揉搓的问题,加工搬运不便;在另外的现有技术中中采用耐候层-阻隔层-承力层的复合结构制备了一种高空浮空器蒙皮材料,但同样存在硬质易损坏的问题;又或者采用大量的软质材料,其中阻隔层采用了EVOH,耐候层采用了TPU,产品软质耐揉搓,然而,上述EVOH易吸水,且层间复合的相容性也存在一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材料复合层的耐揉搓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第一TPU胶粘层、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进一步地,TPU阻隔层为硬度大于85A的芳香族聚酯TPU层。进一步地,芳香族聚酯TPU层为聚ε-己内酯多元醇和/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和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反应得到的聚氨酯层。进一步地,TPU耐候层为脂肪族聚醚TPU层、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的芳香族聚酯TPU层或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的芳香族聚醚TPU层。进一步地,脂肪族聚醚TPU层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和/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或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层。进一步地,第一TPU胶粘层为TPU热熔胶层或聚氨酯胶黏层。进一步地,TPU阻隔层的厚度为10~80μm,优选TPU耐候层的厚度为10~80μm,更优选第一TPU胶粘层的厚度小于40μm。进一步地,囊体材料复合层包括设置于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之间的第二TPU胶粘层,第二TPU胶粘层为TPU热熔胶层或聚氨酯胶黏层。进一步地,第二TPU胶粘层的厚度小于40μm。进一步地,承力层为芳纶织物层、Vectran纤维织物层、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织物层或聚乙烯纤维织物层。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由于该囊体材料复合层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第一TPU胶粘层、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从而通过将具有不同功能性的软性热塑性聚氨酯分别应用于耐候层、阻隔层和胶黏层,不仅能够使囊体材料复合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阻隔性,还能够提高囊体材料复合层的耐磨和耐揉搓性,进而使由囊体材料复合层形成的产品能够维持原有的性能,保证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承力层;20、第一TPU胶粘层;30、TPU阻隔层;40、TPU耐候层;50、第二TPU胶粘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硬质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则由多层复合而成,通常包含硬质的阻隔和耐候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差的耐揉搓性,从而容易起折痕,且易损坏。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如图1和2所示,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10、第一TPU胶粘层20、TPU阻隔层30和TPU耐候层40。本技术的囊体材料复合层中由于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第一TPU胶粘层、TPU阻隔层和TPU耐候层,从而通过将具有不同功能性的软性热塑性聚氨酯分别应用于耐候层、阻隔层和胶黏层,不仅能够使囊体材料复合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阻隔性,还能够提高囊体材料复合层的耐磨和耐揉搓性,进而使由囊体材料复合层形成的产品能够维持原有的性能,保证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在本技术上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中,为了使TPU阻隔层30在具有阻隔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大的弹性,优选地,上述TPU阻隔层30为芳香族聚酯TPU层;为了进一步提高囊体材料复合层的耐揉搓性,更为优选地,上述芳香族聚酯层的硬度大于85A,该芳香族聚酯层可以从市售产品中得到。并且,优选地,TPU阻隔层30的厚度为10~80μm。将为10~80μm的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能够在保证TPU阻隔层30的阻隔性能和弹性的同时,降低囊体材料复合层的厚度,从而也降低了TPU阻隔层30的厚度对囊体材料复合层的柔韧性的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形成芳香族聚酯TPU层的材料进行合理选取,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芳香族聚酯TPU层为聚ε-己内酯多元醇和/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和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聚合反应得到的聚氨酯层,上述聚合反应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聚合反应,各反应条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上述材料能够使TPU阻隔层30具有更好的阻隔效果,但并不局限于优选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选取其他材料。在本技术上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中,为了使TPU耐候层40在具有耐候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大的弹性,TPU耐候层40为脂肪族聚醚TPU层、芳香族聚酯TPU层或芳香族聚醚TPU层,且芳香族聚酯TPU层的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芳香族聚醚TPU层的和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但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的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选取其他材料。并且,优选地,TPU耐候层40的厚度为10~80μm。将TPU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囊体材料复合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10)、第一TPU胶粘层(20)、TPU阻隔层(30)和TPU耐候层(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承力层(10)、第一TPU胶粘层(20)、TPU阻隔层(30)和TPU耐候层(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PU阻隔层(30)为硬度大于85A的芳香族聚酯TPU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酯TPU层为聚ε-己内酯多元醇和/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和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反应得到的聚氨酯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耐候层(40)为脂肪族聚醚TPU层、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的芳香族聚酯TPU层或耐黄变等级大于等于4的芳香族聚醚TPU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囊体材料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醚TPU层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和/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或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